第1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我點點頭:「時辰已到,拜堂成親吧!」

  第1041章 寒衣節

  過了兩天,我讓謝一鳴去鎮上買點祭祀用品回來。

  謝一鳴有些奇怪,說現在既不是清明,也不是七月半,幹嘛要去買祭祀用品。

  我敲了敲謝一鳴的腦袋說:「再過兩天是寒衣節,雖然寒衣節主要流行於北方,但作為一個道門弟子,你居然連寒衣節都記不得,實在是有些不應該!」

  謝一鳴拍了拍腦袋,吐著舌頭說;「師父教訓的是,我這就去鎮上,買些祭祀用品回來!」

  我點點頭,叮囑謝一鳴注意安全。

  傍晚的時候,謝一鳴回來了,大包小包提了不少祭祀用品,有紙錢,有壽衣,有香燭,還有天地銀行的冥鈔,金元寶都買了好幾盒。

  我說我就拜祭一下老爺子,幹嘛買這麼多東西。

  謝一鳴嘿嘿笑著說:「師父的爺爺,就是我的祖爺爺,我盡點孝心也是應該的嘛!」

  兩天後,寒衣節到了。

  寒衣節這天,我早早起了床,沐浴更衣,換上道袍,去找了一些無根水回來,沿著家裡走了一圈,用無根水祛除一些晦氣。

  老爺子生前最喜歡老媽做的燒雞,我讓老媽燒了一隻雞,然後老爸去村口,打了一壺老爺子生前最愛喝的酒。

  等到天色黑沉下來的時候,我在院子門口放上一個火盆,往盆里扔了些紙錢,然後擺上香燭,燒雞等東西,招呼上老爸老媽,一起給老爺子燒紙。

  謝一鳴把壽衣遞給我:「寒衣節寒衣節,最重要的就是衣服,師父,別忘記了衣服!」

  謝一鳴遞給我的壽衣,並不是普通的那種黑色壽衣,而是寒衣節專門燒給過世親人的「寒衣」,也就是所謂的「冥衣」。

  提到寒衣,就得先說一說寒衣節。

  其實吧,寒衣節算是咱們華夏的傳統節日,主要在北方比較流行,南方不是很流行,但也有人在過。

  像我們這樣的修道之人,更是要過的。

  國家沒有把寒衣節定為具有特別意義的節日,這也導致「寒衣節」在民間的知名度不太高,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只有放假的節日才叫節日,其他的都統稱為日子。

  寒衣節、清明節、以及中元節,合稱為華夏的三大「鬼節」。

  寒衣節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寒衣節這天,講究「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

  寒衣節其實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入冬了,給死去的親人燒去冬天的衣服,讓他們不會寒冷。

  所以,在祭祀的時候,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亦謂之「寒衣」。

  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燒給祖先,這就叫作「送寒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有了一些變化,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

  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

  這種包袱雖有寒衣之名,但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所以,再後來,寒衣節,人們既燒寒衣,又燒裝著紙錢的包袱,讓死去的親人吃飽穿暖,身上還有錢花。

  這些都是對過世親人的美好祝願。

  今天是寒衣節,老天爺也要出來應下景,前幾天還是秋意綿綿,今天一下子氣溫陡降,很多人披上大衣都覺得冷,天地間一片蕭瑟冷清景象,為寒衣節添加了不少氣氛。

  「爺,今天先給你捎幾件過冬的衣服,再給你捎點錢,我回來了,家裡挺好的,等明年清明的時候,我們再來給你掃墓!」我把冥衣放在火盆里,看著冥衣很快變成灰燼。

  一陣風吹過,冥衣燒出的飛灰,立馬就隨風飄走了。

  民間有種說法,在給過世親人燒紙送東西的時候,如果紙灰很快隨風飄走了,這就說明你的親人接納了你的東西,也很順利地收到了你的東西。如果你在燒紙的時候,紙灰原地盤旋,長時間無法飄走,那就得多注意了,說明過世的親人心裡有氣,不想收你的東西,或者他在下面發生了其他的一些事情,算是不好的徵兆。

  我送給老爺子的冥衣和紙錢,都很順利地飄走了,說明也很順利地送到了老爺子手裡。

  「師父,那還有兩件衣服呢,怎麼不一塊兒燒了呢?」謝一鳴問我。

  我拿著手裡的兩件衣服,苦笑了一下:「已經給老爺子燒了兩件了,過冬足夠了,這兩件衣服,寄給我一個好朋友吧!」

  我將剩下的一些「大鈔」包裹起來,用布包著,做成包裹,上面寫上收件人的名字:王保長,然後寫上王保長的生辰八字。

  我一邊寫一邊說:「我的這個朋友,生前最愛財了,多給他捎點錢去吧!」

  說這話的時候,沒有人看見,兩滴清淚從我的眼眶裡溢出,一滴清淚落在包袱上,一滴清淚落在火盆里,滋一聲,變成一縷白煙。

  這十年來,我從來沒有忘記王保長。

  我也永遠無法忘記,王保長為了開啟鎮魂碑封印,重新封住鬼界,而捨生取義,玉石俱焚的那一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