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何人?是何人替你解的毒?」

  「是小女。」蘇敬中說。

  高神醫的目光生疑,看向一旁的蘇離。

  蘇離道:「小女無意中得到一本前人手札,上面記載著一種針灸排毒之法。」

  她這一世的醫術傳自高神醫,高神醫比誰都知道她的本事。

  「原來如此。」高神醫並不懷疑,這個丫頭從小就聰明,無論是記草藥還是學針灸都很快。可惜如此天賦奇才,他卻不能將之收為弟子,因為他不願把這個孩子拖進權利鬥爭的暗流之中。

  他猶豫再三,對蘇離道:「丫頭,老夫厚顏,不知可否借那手札一看?」

  蘇離早有準備,「先生隨我來。」

  她自然沒有所謂的前人手札,交給高神醫的是一份她自己寫的筆記。她給高神醫的解釋是手札破損嚴重,已不堪再閱。

  高神醫沒有多問,他看得很認真,一字一字,似乎生怕錯過哪個字。他緊皺的眉頭慢慢舒展,眼神越來越清明灼亮。或許是太過激動的緣故,他的手隱約有些顫抖。

  蘇離與他相識多年,兩人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他看似難以接近,實則性子隨性淡泊。能讓他如此之態,可見他對這解毒之法十分感興趣。

  他看了許久,才將筆記還給蘇離。

  蘇離知道他應是記下了,接過筆記。

  他深深地看著眼前的蘇離,重重地躹了一躬。

  蘇離連忙避過,「先生,你我之間何需如此?」

  「丫頭,我是替別人謝你。」

  若此法得用,這丫頭就是他們高家的大恩人。

  蘇離沒有問他那人是誰,先生是聲名遠揚的名醫,時常出入世家貴族的府邸。越是顯赫的高門大戶,越是有許多旁人無法探究的陰私。

  「先生不必謝我,要謝也是謝那位高人。」

  高神醫聞言,眼神微妙。幾個呼吸之後,他似是做了某種決定,小心翼翼地從懷中取出一物遞給蘇離。

  那是一封信,信紙泛黃年代久遠。

  開頭的幾字是吾兄台鑒。

  蘇離心中疑惑萬分,不知先生何意。

  高神醫問道:「那份手札上的字跡,可與此信的字跡相同?」

  第23章

  蘇離搖頭,她不認識信上的筆跡。這封信的字跡像是男人所書,一看就是先生珍藏之物。開頭稱呼收信人為吾兄,想來和高家有些淵源。別人家的私信,她當然不會往下看,略瞥一眼後又將東西還給高神醫。

  高神醫有些失望,長嘆一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世間不知有多少高人異士,隱居鄉野不為人知。若有生之年能尋覓其蹤,才算是不枉此生。」

  恐怕他窮盡一生也不能找到先人的蹤跡,無法告慰祖父的在天之靈。

  當年秦氏先祖起勢意欲奪取江山,殷氏王朝苦苦支撐風雨飄搖。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殷觴帝忽然中毒。眾太醫齊聚龍榻前,卻無一人能解君王所中之毒。祖父身為太醫之首,即使醫術在眾太醫之上,也是無計可施。

  殷觴帝毒發身亡後,殷朝上下潰不成軍,秦氏順勢一舉攻下聖都城建立順朝。秦氏問鼎江山之後,很是善待投誠的官員世家,包括一眾太醫侍官。只是祖父對自己沒能為觴帝解毒一事鬱鬱而終,深覺自己有愧。臨終前有遺言交待,凡他高家子孫及門下弟子,皆不能再以醫術出仕。

  蘇離安慰道:「先生不必如此,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想那些高人即便不問世,他們留下來的東西也會一代代地往下傳。先生所找之人,就算已經不在人世,總還有後人傳其遺志。」

  正如她和外婆,縱然她們不僅隔著陰陽,還隔著時空。天高雲闊總相似,斗轉星移不相逢。很多人或許不僅這輩子分離,便是真有來生也不一定會遇到。有時候她想如果真有轉世投胎一說,她和外婆還能不能再見。

  高神醫又是一聲長嘆,「但願如此。」

  即便是他有生之年能找到前人的後人,那人又是否能等得起?

  蘇離與他相識多年,還從未見過他如此惆悵模樣,只當他是為自己未能與前輩高人切磋醫術而生出的感嘆。

  她親自送高神醫出去,走的是東院自己開的側門。東西兩院隔閡多年,彼此都有自己通外的門庭。除非大事,否則並不會經由侯府正門出入。

  臨出門之時,高神醫似乎看了她一眼,頗有幾分欲言又止的意味。那個眼神太過複雜,有著她讀不懂的情緒。

  兩人實為師徒,能讓高神醫露出這樣的表情,可見他心中十分糾結,蘇離想或許和自己杜撰的手札有關。看來先生極其重視那位前輩,只是外婆真不是先生要找的人,甚至不屬於這個世間。

  她一路想著事,不知不覺走到祖母的院子。

  院門開著,鞏嬤嬤一臉凝重地守在外面,看到她後趕緊迎上前來,低語,「姑娘,侯爺在裡面。」

  好些年了,蘇離還是第一次聽到蘇洮來他們東院,這可真是新鮮。看來許氏在老渣男的心中地位仍在,居然能讓他破例登門。

  蘇洮之所以來見杜氏,是因為大孫女蘇蕊的一句話。

  許氏突然中風,城內但凡有名的大夫都來看過,皆是束手無策。他自詡身份,實則畏強欺弱,哪裡敢為了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女人遞帖子到太醫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