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夫人煩愁道:「我也覺得秦王他……,可玉姐兒以死相脅, 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她死……」

  蘇逸明擺手道:「秦王外祖勢弱, 按理該當找一位娘家勢大的王妃, 但他卻找了玉姐兒,或者是藉此事向陛下表明,他無心大位……」

  蘇逸明說著, 沉思一下, 「待玉姐兒過門,便讓她勸秦王,早日自請就藩, 先離了京城再說。他們夫婦離京,總歸能保得平安,也免日後有什麼事連累蘇家。若有些事兒命中該有,總會有的。」

  夫婦商量一番,這才稍覺心安。

  蘇立秋這幾日,卻是足不出戶,帶著丫鬟們繡嫁妝,時間太倉促了,不抓緊點不行。

  丫鬟們怕她熬壞眼睛,一直勸說,讓她每件東西動第一針就放下,交由她們就好。

  蘇立秋繡了幾日,確實感覺眼睛有些不適,便不再強求,恢復看書寫字逛園子的習慣。

  這一日卻是收到馮婉的信,拆信一看,不由樂了,馮婉信中說,早前收到她的信及禮物,跟小姑子炫耀,果然打壓了小姑子的氣焰云云。

  蘇立秋憶起當年在知縣家當伴讀時,馮婉與她同進同出的日子,一時恍如隔世。

  她當即回信給馮婉,說及自己將要嫁人的事。

  待擱筆,她尋思一番,又再寫一封信給楊氏和蘇鑒,先問了他們健康情況,弟妹情況,再提及自己將要嫁人的事。

  本來想趁這幾日去一趟石泉村,探望一下養父母,再告訴他們自己將要嫁人了,但現下回心一想,若要去這一趟,只怕父親和母親不同意,也怕路上耽擱,一來一回的,沒準會誤了婚期,只得作罷。

  蘇立秋寫好信,卻見青竹跑進來道:「姑娘,外間有人抬了一架織機進來,說是夫人叫人備辦的嫁妝物品之一,瞧著可精緻。」

  蘇立秋一聽,便知道這是大戶人家嫁女專用的織機,為了表示女兒也會紡織,是一個賢惠的姑娘,至於這織機好不好用,並不是最重要的。

  她一下又想起楊氏和蘇阿婆在鄉下用的那架織機,老舊,織得慢,常斷線,她好幾次想幫著改良織機,但楊氏和蘇阿婆深怕她碰壞了,根本不讓她動手。

  蘇立秋想起當時迫切想要改良織機幫輕楊氏和蘇阿婆,卻一直沒能成功的事,不由發呆良久。

  稍遲,蘇立秋讓人幫她拿信出去寄,便開始磨墨鋪紙,執筆畫了一架改良織機圖,細細繪了尺寸和腳踏等構造。

  足足忙到晚上,方才繪完。

  待墨干,她便捲起,拿了圖去書房見蘇逸明。

  蘇立秋進得書房,行了禮,便展開織機繪圖給蘇逸明看,笑道:「這是女兒剛繪的織機改良圖,不易斷線,更省力,可織出繁複花紋,父親可拿去工部讓人造一架出來看看效果,若好用,再稟及陛下。」

  蘇逸明是文臣,看這些匠作圖,自然一頭霧水,要是擱以前,定然不會放在心上,但現下自不同,他到底還是細看一遍,方才收起道:「父親明兒就拿去工部。」

  蘇立秋點點頭,起身準備告辭。

  蘇逸明卻是示意她坐下,又讓人倒茶,一邊道:「秋姐兒,眼看婚期將到,你不日將嫁到周家,以後父女相聚,自不如現下便當……」

  他斟酌一下,「為父有幾句話先叮囑你。」

  蘇立秋恭順道:「父親請說!」

  蘇逸明便說及周家的家風,提到周錦年以後可能會有的前途,再細細叮囑道:「周錦年祖母是郡主,母親出身謝家,皆是規矩嚴的,你過了門,凡事謹慎,以長輩為依歸,勿自己獨出風頭。」

  蘇立秋點頭,一時也有些感觸,到京城的時日其實不多,卻發生了許多事,除去蘇飛玉的事外,父親和母親對自己也算愛護有加,自己若有事兒,相信他們也會出面撐腰。

  若沒有蘇飛玉,她也會戀家,也不捨得出嫁……

  蘇逸明又道:「秋姐兒,你母親親手養大玉姐兒,縱玉姐兒有些不對,到底十幾年的情份,一下也狠不下心來,你勿要怪她。」

  蘇立秋默然。

  蘇逸明說著,打開抽屜,拿出一隻匣子遞給蘇立秋道:「這是父親收藏的幾幅名畫,給你添妝用,玉姐兒是沒有的。」

  蘇立秋接過,打開看了看,忙收好,笑著道謝。

  第二日,蘇逸明捧著織機圖去找周錦年,把圖給了周錦年道:「這是秋姐兒繪製的改良織機圖,你且叫匠作監造兩架出來,宜在婚期前完成,若試著效果好,便要一架給秋姐兒當嫁妝,剩下一架織出布來看效果,再一道呈上。」

  周錦年馬上應下道:「我會親自監工,務必及早造出來,若成,自當請世伯並世妹一道往御前呈上。」

  蘇逸明一聽頗滿意,心道:若叫秋姐兒婚前再揚名一次,待進了周家,縱是郡主和謝氏,也不敢小看她,給她小鞋穿。

  周錦年拿了圖,果然親自監工,趕在十月初就造出兩架改良織布機來。

  次日,周錦年便去見蘇逸明,陳說經過,又道:「世伯,改良織機已成,現準備請兩位織布娘,用一樣的紗,叫她們織一樣的花紋,一位用普通織布機,一位用改良織布機,到時比較一下高下優劣。因這改良織布機是世妹繪的圖,想請世妹與世伯一道過去觀摩指導。」

  蘇逸明聞言,心道秋姐兒與他已是定下婚期,且有自己在側,縱一道去匠作監,也是無防的,便點了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