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忙起身,準備親去接待宋家的婆子,順道問幾句話。

  宋嘉木那日還討要秋姐兒來著,說不定秋姐兒的姻緣在他身上,倒不能怠慢他家的人,再說了,荔枝是稀罕物,難得他記著要送過來兩筐。

  宋嘉木這會,正和母親宋夫人提及當日捉逃犯,幸好蘇家的姐兒機敏,幫著拿板凳擋住逃犯,方才順利捉住逃犯的事。

  宋夫人點頭,「怪道你上了心,只得五筐荔枝,倒送了他家兩筐。」

  她說著,突然一愣,問道:「蘇家的姐兒嬌怯怯的,還有這等身手?」

  宋嘉木道:「瞧起來黑黑瘦瘦,一點不嬌怯。」

  宋夫人「呀」了一聲道:「蘇家就一個玉姐兒,和周錦年定了親那個,前些時日赴宴還見著,白白淨淨,哪裡黑瘦了?」

  宋嘉木也是一愣,想起蘇逸明當時提及蘇立秋是在鄉下長大的,便猜測道:「或者是養女?」

  宋夫人呵呵一笑道:「他家若多一個女兒,轉頭定要帶出來見人,到時自知道是怎麼回事。」

  說著瞅一眼宋嘉木,「當時既然唐突了人家,該當親自上門去賠罪才是。」

  宋嘉木點頭,「我瞅那黑瘦丫頭身手靈巧,度著學過武,正想著尋得一件女子防身物才上門,當是答謝那丫頭當日相助之情。」

  宋夫人一聽,心內大慰,啊呀,這是瞧中人家了?

  第26章 . 人靠衣裝 打扮起來了

  兩小筐荔枝上下墊著綠葉,撥開看,一顆一顆紅潤飽滿,一瞧就知道是千里策馬急送上京的,分外稀罕。

  蘇夫人忙吩咐,讓人敬獻一小筐到蘇老太太房中,另一筐拿碟分裝,自己房中留兩碟,送兩碟到二房那邊,余者分送到哥兒姐兒房中,看著還剩下一點,想著這東西也不能久放,便賞了兩碟給兩位有頭臉的管事。

  荔枝送到荷香院時,李嬤嬤忙端到蘇立秋跟前,悄聲道:「這是宋參將令人送來的。荔枝是稀罕物,平常人家吃不著。」

  蘇立秋:啊呀呀,好幾本秘笈描寫過荔枝,其中一本,女主還講了一個故事,說某皇帝寵愛貴妃,下面的人為了讓貴妃吃上新鮮荔枝,運送荔枝時跑死好多馬。後來貴妃喜吃的荔枝品種,被命名妃子笑。

  聞名已久,今兒第一次見到實物。

  李嬤嬤說著,淨手剝荔枝,剝好放到瑪瑙碟上,遞給蘇立秋,笑道:「姑娘嘗嘗。」

  蘇立秋連吃三顆,連呼好吃,眼睛又瞄向碟子。

  李嬤嬤這回不再剝,笑眯眯道:「聽聞這東西吃多了上火,不能再吃了。剩下的拿冰碗湃著,明兒再吃。」

  一碟十顆,她吃了三顆,還剩下七顆呢。

  蘇立秋道:「這東西不好久放,嬤嬤你吃一顆,讓柔菊和青竹也吃一顆,剩下的再留明天。」

  李嬤嬤驚喜,忙起身道謝,叨叨道:「沾姑娘的光了。」

  蘇飛玉那邊也吃著荔枝,一邊問杏雨道:「誰家送來的呢?去年是阿爹的門生送了一筐來,但核大了些,這次的核小,更嫩滑更甜。」

  杏雨早打聽過了,當下趨前,小聲道:「是宋參將家送的。我問了,說是上京時,宋參將捉逃犯,衝撞了老爺夫人和秋姑娘,特意送來賠罪的。」

  「原來如此。」蘇飛玉若有所思。

  至晚,蘇飛玉用了飯,打發丫鬟侍琴去稟蘇夫人,說她好多了,明兒就過去給蘇夫人請安,讓蘇夫人不必掛心她。

  蘇夫人正和潘嬤嬤在燈下擬禮單,因過幾日是鎮武侯夫人生辰,待要準備賀禮,這禮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頗費思量。

  她忙碌著,聽得侍琴來稟,說蘇飛玉好多了,一時鬆口氣,又問蘇飛玉可吃了荔枝。

  侍琴笑道:「姑娘吃了三顆,怕壞了腸胃,不敢再吃。只一徑夸,說這次的荔枝又甜又糯,比以往的都好吃。」

  蘇夫人點頭,「她愛吃就好。」

  待侍琴告退,潘嬤嬤方問蘇夫人道:「夫人,到時鎮武侯夫人生辰,是依往年那樣,帶玉姑娘前往嗎?還是連秋姑娘也帶著?」

  蘇夫人嘆了口氣,「正為這個苦惱呢,只帶玉姐兒,有些委屈了秋姐兒。不帶玉姐兒麼,又怕她多心。再有,若碰見周夫人,又有些……」

  她擺擺手,「先不提這個了,明兒要發放月銀,把秋姐兒的份例添上,另外,再催催針線娘,加緊把衣裳做出來。」

  第二日,發放到蘇立秋手上的月銀是四兩。

  蘇立秋問得這是每月的份例,大為震憾,那時節,她在知縣家當陪讀,一年得了五兩,已是讓全村人羨慕的事了,何況說是陪讀,其實相當於半個丫鬟,間中也要服侍馮婉和知縣夫人,跑腿打雜等。如今什麼也不干,每月就有四兩,一年下來,那是四十八兩了。

  四十八兩啊,鄉下人家省著嚼用,可以嚼兩年。

  李嬤嬤卻是過來道:「月例發了,姑娘若想另外買胭脂水粉,添些小玩意,買些吃食,盡可以吩咐小丫鬟去買。」

  蘇立秋道:「母親送來的胭脂水粉盡夠用了,暫時不用買。」

  李嬤嬤笑道:「那便存著,待姑娘有了手帕交,可以拿了私己出來請客。」

  蘇立秋跟李嬤嬤打聽道:「京城裡大戶人家的姑娘,每月都有這麼多的份例嗎?」

  李嬤嬤一聽,忙坐到蘇立秋下首,細細給她解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