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阿婆和蘇鑒也擔憂楊氏此胎有兇險,商量再三,決定帶著她去慧寶寺上香。

  石泉村離慧寶寺稍遠,坐了板車去,也足要半天功夫。

  他們收拾了東西,於早上帶了楊氏坐車往慧寶寺。

  臨中午才至寺中,蘇阿婆和蘇鑒扶了楊氏進寺上香,待上畢香,楊氏卻嚷肚子痛,道是似乎要生了。

  蘇阿婆和蘇鑒嚇壞了,無奈何只好求寺中的僧人給個靜室,蘇阿婆看護著楊氏,蘇鑒回頭去鎮上找產婆。

  蘇鑒把產婆找來時,天已黑了,他才要帶產婆進寺,卻被兩個護院模樣的人攔住了。

  他詫異,忙表明身份,說自己家娘子在寺中。

  很快的,出來一個婆子,問得蘇鑒帶來的人是產婆,不由驚喜道:「果然天神保佑,送來一個產婆。」說著便招手喊產婆跟她進寺。

  蘇鑒忙攔住,道是自己娘子將生產,現在寺中,產婆是自己請來給娘子接生的。

  那婆子正著急,一聽這話,顧不得許多,只道:「我家夫人也待產,可只有一個產婆……,這樣,我們把你家娘子挪到我家夫人的室中,讓產婆一道接生。你放心,我們人手多,幫著一起照應,比你自己妥當多了。」

  婆子說著,不由分說就拉了產婆走。

  產婆見對方衣著富貴,心知若幫著對方的夫人接生,定有厚賞,自是拋下蘇鑒,雙足不停跟著婆子走了。

  蘇鑒攔不住產婆,沒辦法只好聽從婆子的安排,由對方的人把楊氏挪到貴夫人室中。

  楊氏生產時,蘇鑒一個男子不便進去,只有蘇阿婆進去照應。

  下半夜,室中傳出兩個嬰兒的啼哭聲,丫鬟出來跟蘇鑒報喜道:「你家娘子跟我家夫人同時產下一位姐兒,現嬤嬤們正抱了娃兒放在盆中洗浴,爺只管放心,我家夫人感念你及時請了產婆前來,自會關照你家娘子和姐兒,看你們沒備襁褓,還把我家姐兒的一套襁褓拿出來,準備給你家姐兒穿上。」

  蘇鑒忙道謝。

  待天亮,蘇阿婆抱了小嬰兒出來給蘇鑒瞧,笑著道:「可是奇了,兩個娃兒穿著一樣的襁褓,都是皺巴巴的小臉兒,猛一瞧,卻是一模一樣,適才差點抱錯。」

  蘇鑒看了看小娃兒,怕她著涼,忙讓蘇阿婆抱進去。

  蘇阿婆把小娃兒抱進去放楊氏懷中餵奶,又出來跟蘇鑒悄聲說貴夫人一行人的事。

  道是聽得他們說話,猜測他們一行人上京,途中碰著什麼事,耽擱了行程,到得這處,貴夫人又臨產,虧得產婆來得及時……

  楊氏是農婦,身體壯健,在寺中休息半天,便說寺中一切不方便,想要及早回家。

  貴夫人身邊的婆子便喊了車夫,讓他用馬車送楊氏一行人回家。

  這些年過去了,憶起當年的事,楊氏諸人猶覺驚險。

  因著娃兒是立秋當日出生的,蘇鑒便給娃兒起名蘇立秋。

  蘇立秋三歲前身體嬌弱,極是難帶,四歲之後,楊氏每年的年關會帶她到慧寶寺上一回香,祈福一回,自此後,疾病漸少,且看著活潑可愛。

  至今年,楊氏也是打算擇日帶蘇立秋到慧寶寺上香的。

  現下羅太太相邀,楊氏自然答應。

  胡氏見楊氏應了,便道:「正好當家的要到鎮上去,便讓他回復了羅太太,明兒羅太太自會派車子來接你們。」

  楊氏忙擺手道:「我們娘倆起個大早,坐了板車去就行,不必派車子,那得多貴啊。」

  胡氏笑了,「羅太太既然相邀,定是會派車子來,你且放心,這車錢不會叫你出。」

  楊氏微急道:「不是怕出這錢,是覺得不必費這錢。」

  胡氏拿眼看一下她,「大冬天的,坐著車子,暖暖和和上香不好麼?坐著板車,四處透風,到得寺中,臉青唇紫的,不好看。」

  楊氏一聽,便不再推辭。

  羅家早前有意說親,現羅太太一心一意要約她一道上香,她娘倆一臉狼狽出現,確實不好看。

  第二日,楊氏起了一個大早,又喊醒蘇立秋,仔細打扮了她一番,交代了幾句話,這才去收拾祭品諸物。

  到得天大亮時,羅家派的車子果然來了 。

  楊氏便提著籃子,帶了蘇立秋上馬車。

  近午的時候,車子到了慧寶寺,才下馬車,便見一位披了灰狐毛斗蓬的婦人迎上來笑道:「是蘇太太罷!」說著又含笑朝蘇立秋道:「秋姐兒今兒可俊。」

  蘇立秋忙福一福,喊了一聲伯母好。

  楊氏便知道,這位是羅太太了,當下也含笑問好。

  進了寺,上香畢,羅太太瞧瞧四周,做神秘狀和楊氏道:「我們來得早,那會下馬車時,恰好碰見知縣夫人帶著姐兒也來上香,便上前問了好,結果你道怎麼著……」

  她說著,停下看看楊氏。

  楊氏一聽知縣夫人,馬上肅然,小聲問道:「怎麼著?」

  羅太太笑眯眯道:「原來知縣夫人也聽聞你家秋姐兒識好多字的事,說若來了,可得帶去給她瞧瞧。」

  楊氏驚喜道:「知縣夫人怎知道秋姐兒識許多字?」

  羅太太道:「秋姐兒那日念禮單的事,可是傳了出去,這一來二去的,就傳到知縣夫人耳中了。

  知縣夫人是一個愛才的,聽見娃兒認字多又聰慧,就說想見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