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穿插其中,人擠人,肩挨肩,這種感覺,沈清和與原主都好些年沒有體驗過了。

  風和日麗,老人還有放假的孩子們都上街來。

  走進主街到,兩邊林立著各種商鋪,有服裝店,有小吃店,也有老字鋪的麵食店。也有新舊各異的理髮店,乾貨水果店,一一齊全。

  寬敞的街面上還有各種木架搭起來的小攤,不少提前錄好音的喇叭一直重複的播放著叫賣GG。

  走過主街,有條岔路口,一條街道一分為三。正對面走過去是條新修的石橋。還有石橋不遠的兩旁,各自有一條岔路,一條是賣菜賣水果的街道,每次趕集時賣菜的,還有賣相關的商品都在這裡。

  另外一條則是竹器還有服裝毛線以及一些日雜的街道。

  穿過石橋,走過一條直街,向鎮外走,則是沈清和要去的騾馬市。

  這裡有騾子,馬,牛,還有豬,牲口都能在這裡買的到。

  走進重味道的騾馬市,到處都是各自散開買賣雙方。

  不少買賣雙方在看牛羊馬騾子,低聲交談著,沈清和從前面走進去,一一的打量。

  他是想再買一匹馬,如同烏雲一樣的健馬。

  兩匹馬一公一母,以後自家就不用再買馬,說不定還能有小馬賣出去。

  老三已經表態以後住在上崗,一個星期去鎮上住兩晚,陪伴孩子和妻子。其餘的時間都在家裡幫他做事。

  他請老三幫忙做事管事是最好的,老爺子還在,能幫忙也出謀劃策。也能提點老三一些。

  老三常年在家種地,熟悉農活,熟悉土地,也熟悉附近的農民們。

  請人也能知道哪些人做事賣力,哪些人喜歡磨洋工。

  下崗村有水源,有些壯年雖然也拿了鎮上的優惠房,但是他們還是願意住在下崗村。

  家裡地依然還打算種著,村里鎮上兩頭跑。

  “哎,老闆,看看我家的牛,壯實著。”一位賣牛的老哥拉著沈清和,推薦他賣的牛。

  周圍的樹上,拴住四頭牛。這人一看就是牛販子。

  “看看。”如今養牛,政府給補貼,還蠻豐厚的。

  沈清和倒不是為補貼,也不是打算大肆養牛,他就是想買頭牛回去過年的時候殺來吃,牛販子這裡有兩頭黃牛。

  一頭黃牛看著不大,等到過年的時候應該能養好。

  到處看了一遍,沈清和找到一位老爺子,是騾馬市的老行家。在老人手中買了一匹好馬一頭一歲多點的黃牛。

  爽快的付錢,牽著牛馬,離開騾馬市,買了一些家裡需要的東西。去到寄存騾馬車的地方,套好牛馬,然後趕著牛馬,離開了鎮上。

  滿滿一車的米麵糧油鹽姜醋,還有買好的牛羊豬肉。

  村里老人們托他帶了不少油鹽醬醋。

  這樣寧靜的生活,他已經慢慢適應過來。

  進村開始,也沒有直接回家,一家家的送他代買的油鹽醬醋。

  “喬大爺,您家的。”在路邊遇到背著手精神奕奕的老爺子。

  “謝啦,你大娘給你錢了沒?”

  老爺子接過沈清和遞來的舊布袋問道。

  “給了,多的錢在袋子裡。”

  “咋還買了一頭牛?”老爺子聽家裡的老婆子說過,和娃是去買馬的。

  “養半年,過年前殺來吃。”

  “嘖嘖嘖,和娃,你這日子過得硬是咱村所有人的都好。

  老旺家托你買了東西沒,我一併帶過去。”

  “買了,我遞給您。”

  又提著一袋遞給老爺子,等老爺子從岔路口下去以後,沈清和才駕著車離開。

  回到家裡,沈父聽說黃牛是年底要殺的。無語了,現在的孩子咋這樣,殺牛吃,真下得去手。

  可是老婆子早就警告他,不去干涉老二的任何決定。要不老婆子會抗議不做飯不打掃衛生,用此辦法自裁他。

  為了自己能做甩手掌柜,他只能嫌棄的撇撇嘴,不敢說老二。

  隔壁的牛棚,馬棚,羊棚早就蓋好的。牽進去拴好就行。

  家裡已經能住,沈清和回到自家。洗洗手,才到隔壁爸媽家。

  “老二,來的正好。上午,你喬大爺來說了一事,你聽聽。”

  “啥事兒?”老爺子還一本正經的樣子,有點嚴肅。

  “馬上要收割莊稼,你喬大爺的意思是咱請人能不能請咱村在鎮上的那些人。

  讓他們也掙點,反正這些人家的窯洞還能住人,家裡啥啥都有。”

  “行啊,請誰不是請。這種事,您就能做主,幹啥要問我。”

  “你出錢當然問你,不過我看地里的收成不錯。

  以後還是也能和今年一樣就好。”

  想起地里的種的莊稼,老爺子忍不住得意,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老二一直是兩頭跑。地里都是他總管,再就是老三再管。

  豐收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會的,我有拜過神,老天爺會一直保佑我,保佑咱上崗風調雨順。”

  “但願吧,種地和你做生意不同。不是光聰明就行,還得看天吃飯。”

  老爺子種了一輩子的地,是老把式,最是懂這些。

  種地雖然也需要兒子孫子說的什麼科學種地,可在科學種地也需要老天爺開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