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秦雪歌原本就是太子跟前的心腹,得了官職的事也不是什麼秘密, 季念然大大方方地接下了這聲恭喜,又掃了一眼屋內,反過來問季初然,「怎麼不見小外甥、小外甥女?」
提到兩個孩子,季初然臉上的笑意切實了幾分,「大郎正帶著弟弟妹妹們在那邊屋裡玩呢。」
林氏也笑,「別看大郎只比好哥兒大了不到一歲,但是卻比好哥兒懂事多了。」她又給丫鬟使了個眼色,「去把少爺小姐們都叫來,四姑來了,哪有不過來請安的道理。」
季念然見那丫鬟得了命令出了小花廳,又笑著說道:「給我請不請安的原沒什麼打緊,不過我第一次見大姐家的小外甥、小外甥女,給他們帶了見面禮來,怕等下忘了,那可就真的失禮了。」
「四妹家的好東西多,就算你不給,我也會提醒你的。」季初然掩嘴笑著,也同妹妹說笑起來。
出嫁後,季初然似乎比做姑娘時更活潑了一些,季念然就和姐姐你來我往地說起俏皮話來,逗得老太太和大太太連連大笑,「可見是姐妹情深,念丫頭以前回娘家,陪著我們這幾個老骨頭,哪有這樣歡快的時候。」
這話卻讓林氏有些不開心,她嘴唇微動了一下,正要說什麼,幾個孩子卻由各自的奶娘領著進了小花廳。
好哥兒和珍姐兒都同季念然很熟悉,一進小花廳就撲到了季念然面前,連聲叫著:「四姑姑。」
「好哥兒乖,珍姐兒乖。」季念然摟了摟兩個孩子,又從自己隨身帶著的小荷包里拿出自家做的水果糖出來——她也只有在回娘家的時候才會帶上放著糖的荷包,餵給兩個小孩子吃。
林氏又招手,讓奶娘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領到自己身邊,這才輪到季初然的孩子給四姨行禮請安。
季初然的孩子也恰好是一男一女,長子被稱作大郎,大名叫范永潼,女兒被稱作大姐兒,大名也走的永字輩,名叫范永瓏。
兩個小孩子規規矩矩地給季念然磕過頭,季念然忙讓奶娘把他們兩個抱起來,又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見面禮——每人一個金項圈,一塊赤金琺瑯長命鎖,另有一個荷包,上面繡著可愛的花樣,荷包里各有兩個吉祥樣式的小銀錁子。
同樣的,她也餵了兩個小孩子一人一塊水果糖。又問大姐兒,「這糖好吃不好吃?」
「好吃。」大姐兒奶聲奶氣地回答。
此時,珍姐兒也已經吃完了嘴裡的糖,小跑著又撲回了季念然懷裡,「四姨,還要糖糖!」
長輩們又被逗得大笑起來,林氏也搖頭笑著,「四妹就是孩子緣好,好哥兒珍姐兒見到四姑姑,可比見到爹媽都親。」
季初然也笑,「四妹什麼時候也生個孩子?到時候才熱鬧呢。」
聽到這話,季念然頓時就不好意思起來,紅著臉忸怩地道:「這種事我哪裡說得准。」
還是老太太笑著為季念然解圍,「我看他們小夫妻感情很好,怕是就快要有好消息了。」季念然被說得愈發不好意思直視大家,她扭過頭去,卻剛好捕捉到季初然臉上表情一瞬間的僵硬,她不免怔了一下,連害羞都忘了。
既然說到懷孕生子,那就自然提到了季慧然。大太太又滿面春風地給屋裡的人介紹季慧然的近況,「問過太醫了,說是不是這月底就是下月初,東宮和宮裡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從太后開始,皇上、皇后、太子、太子妃,都重視得不得了!」
眾人自然又紛紛恭喜大太太和季慧然,大太太反而擺著手謙遜起來,「那是皇家福氣大呢,只盼著慧兒這次能一舉得男,才真的能放心了!」
若是季慧然生了男孩,皇上和太子倒是能放心了,但是太子妃卻是再也放不下心了才對。季念然忍不住在心底吐槽,但是表面上卻還是要裝作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季初然和林氏卻不會考慮到這些,連聲奉承老太太和大太太。這些話林氏是聽熟了的,奉承話也說得多了,季初然卻還新鮮著。到了最後,老太太和大太太都有些聽累了,她還依然孜孜不倦地說著。「三妹福氣大,我這次來,也是想帶著大哥兒和大姐兒來沾沾三姨的福氣,娘若有什麼事忙不開的,不如我幫娘分擔一些。」
大太太愣了一下,才笑道:「你是出嫁了的女兒,是嬌客,哪有麻煩你的道理。」雖然親生女兒在聽說季初然要在這個時候進京省親的事情之後,也說過讓季初然幫她分擔一些事的話,但是她卻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娘這句話可就見外了,咱們母女間還有什麼好客氣的。」季初然一手攬著大哥兒,又逗兒子,「想不想在外祖家裡多住些日子?」
「想!」大哥兒看了看母親的臉色,高聲附和著。
老太太臉上的神色也變得玄妙起來,「這些事也不急在一時。」她突然開口,把大太太險些鬆口答應的話又盡數堵了回去,「若到時真的忙不過來,自然有用得到初丫頭的時候。」
「是啊。」大太太也忙改口,「別說初丫頭,就是念丫頭,怕是也要叫過來幫忙呢!」
「女兒不過給母親和嫂子打打下手罷了。」季念然笑了笑,轉而又同娘家人說起別的事來。
一家人湊到一起,又各懷心思,就算有再多的話,也到不了能聊一上午的地步。最後,林氏同季初然竟聊起了家裡男孩子們開蒙念書的事來。
提到兩個孩子,季初然臉上的笑意切實了幾分,「大郎正帶著弟弟妹妹們在那邊屋裡玩呢。」
林氏也笑,「別看大郎只比好哥兒大了不到一歲,但是卻比好哥兒懂事多了。」她又給丫鬟使了個眼色,「去把少爺小姐們都叫來,四姑來了,哪有不過來請安的道理。」
季念然見那丫鬟得了命令出了小花廳,又笑著說道:「給我請不請安的原沒什麼打緊,不過我第一次見大姐家的小外甥、小外甥女,給他們帶了見面禮來,怕等下忘了,那可就真的失禮了。」
「四妹家的好東西多,就算你不給,我也會提醒你的。」季初然掩嘴笑著,也同妹妹說笑起來。
出嫁後,季初然似乎比做姑娘時更活潑了一些,季念然就和姐姐你來我往地說起俏皮話來,逗得老太太和大太太連連大笑,「可見是姐妹情深,念丫頭以前回娘家,陪著我們這幾個老骨頭,哪有這樣歡快的時候。」
這話卻讓林氏有些不開心,她嘴唇微動了一下,正要說什麼,幾個孩子卻由各自的奶娘領著進了小花廳。
好哥兒和珍姐兒都同季念然很熟悉,一進小花廳就撲到了季念然面前,連聲叫著:「四姑姑。」
「好哥兒乖,珍姐兒乖。」季念然摟了摟兩個孩子,又從自己隨身帶著的小荷包里拿出自家做的水果糖出來——她也只有在回娘家的時候才會帶上放著糖的荷包,餵給兩個小孩子吃。
林氏又招手,讓奶娘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領到自己身邊,這才輪到季初然的孩子給四姨行禮請安。
季初然的孩子也恰好是一男一女,長子被稱作大郎,大名叫范永潼,女兒被稱作大姐兒,大名也走的永字輩,名叫范永瓏。
兩個小孩子規規矩矩地給季念然磕過頭,季念然忙讓奶娘把他們兩個抱起來,又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見面禮——每人一個金項圈,一塊赤金琺瑯長命鎖,另有一個荷包,上面繡著可愛的花樣,荷包里各有兩個吉祥樣式的小銀錁子。
同樣的,她也餵了兩個小孩子一人一塊水果糖。又問大姐兒,「這糖好吃不好吃?」
「好吃。」大姐兒奶聲奶氣地回答。
此時,珍姐兒也已經吃完了嘴裡的糖,小跑著又撲回了季念然懷裡,「四姨,還要糖糖!」
長輩們又被逗得大笑起來,林氏也搖頭笑著,「四妹就是孩子緣好,好哥兒珍姐兒見到四姑姑,可比見到爹媽都親。」
季初然也笑,「四妹什麼時候也生個孩子?到時候才熱鬧呢。」
聽到這話,季念然頓時就不好意思起來,紅著臉忸怩地道:「這種事我哪裡說得准。」
還是老太太笑著為季念然解圍,「我看他們小夫妻感情很好,怕是就快要有好消息了。」季念然被說得愈發不好意思直視大家,她扭過頭去,卻剛好捕捉到季初然臉上表情一瞬間的僵硬,她不免怔了一下,連害羞都忘了。
既然說到懷孕生子,那就自然提到了季慧然。大太太又滿面春風地給屋裡的人介紹季慧然的近況,「問過太醫了,說是不是這月底就是下月初,東宮和宮裡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從太后開始,皇上、皇后、太子、太子妃,都重視得不得了!」
眾人自然又紛紛恭喜大太太和季慧然,大太太反而擺著手謙遜起來,「那是皇家福氣大呢,只盼著慧兒這次能一舉得男,才真的能放心了!」
若是季慧然生了男孩,皇上和太子倒是能放心了,但是太子妃卻是再也放不下心了才對。季念然忍不住在心底吐槽,但是表面上卻還是要裝作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季初然和林氏卻不會考慮到這些,連聲奉承老太太和大太太。這些話林氏是聽熟了的,奉承話也說得多了,季初然卻還新鮮著。到了最後,老太太和大太太都有些聽累了,她還依然孜孜不倦地說著。「三妹福氣大,我這次來,也是想帶著大哥兒和大姐兒來沾沾三姨的福氣,娘若有什麼事忙不開的,不如我幫娘分擔一些。」
大太太愣了一下,才笑道:「你是出嫁了的女兒,是嬌客,哪有麻煩你的道理。」雖然親生女兒在聽說季初然要在這個時候進京省親的事情之後,也說過讓季初然幫她分擔一些事的話,但是她卻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娘這句話可就見外了,咱們母女間還有什麼好客氣的。」季初然一手攬著大哥兒,又逗兒子,「想不想在外祖家裡多住些日子?」
「想!」大哥兒看了看母親的臉色,高聲附和著。
老太太臉上的神色也變得玄妙起來,「這些事也不急在一時。」她突然開口,把大太太險些鬆口答應的話又盡數堵了回去,「若到時真的忙不過來,自然有用得到初丫頭的時候。」
「是啊。」大太太也忙改口,「別說初丫頭,就是念丫頭,怕是也要叫過來幫忙呢!」
「女兒不過給母親和嫂子打打下手罷了。」季念然笑了笑,轉而又同娘家人說起別的事來。
一家人湊到一起,又各懷心思,就算有再多的話,也到不了能聊一上午的地步。最後,林氏同季初然竟聊起了家裡男孩子們開蒙念書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