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韻:......

  太子站穩了身子後,也沒往回看,一步跨了出去。

  外面的攆橋已經備好了,此時日頭已經落了西。

  今日早上,幾人一離開鳳棲殿,皇上便同皇后商討了太子的婚事。

  原本寧侯爺一家子從西戎回來後,皇上聽了太子的建議,同寧侯爺曾問過話,可惜寧侯爺給的答覆,是唐家姑娘性子野,不願進宮。

  那樣的由頭,皇上自然不信,倒也沒去想過,是唐家姑娘不願意,知道是寧家並不想高攀。

  皇上沒去勉強,太子妃人選多的是,令他滿意的也不只是唐家姑娘。

  如今見太子主動提起同那唐家姑娘的糾葛,且唐家姑娘似乎也芳心暗許,皇上又不得不再次去考慮。

  寧家如今的勢頭,確實越來越好。

  皇上最近本想著將安陽許給寧家大公子,她喜歡西域,寧家大公子又常年駐守在西域,且身後還有個寧侯府,安陽嫁過去,是得償所願。

  自己也試著卻又探了一下兩人的口風,卻見兩人均沒有此意。

  一個說暫無成親的打算。

  一個說想招個駙馬爺,搬進公主府去。

  安陽和寧大公子的親事不成,皇上心頭正愁著,到底該以什麼法子,將寧家綁在他周家這條船上。

  如今太子和唐韻,正好解了他心頭的愁緒。

  從上回寧侯爺拒絕他的賜婚一事上,皇上便瞧了出來,寧家對這位表姑娘,極為的維護,待唐家姑娘做了太子妃,他寧家自然也就同周家綁在了一起。

  皇后同皇上的想法倒是不一樣。

  太子的那番話,騙得了皇上,騙不了她,上回唐韻出宮時,態度堅決,太子一瞬之間,精神氣兒都沒了,整個人失魂落魄。

  三天兩頭地往外跑,去了哪裡,見了誰,皇后一打聽便知。

  太子貿然去西域,上蜀中,到底是為何,皇后心頭也跟明鏡似得,聽說兩人遇襲之後,皇后一時也不知道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是錯。

  唐韻離宮之前,她只要出面將那唐姑娘留下來,唐姑娘必然無法拒絕,皇家想要人,寧侯府不想給也得給。

  只不過皇后做不成那等勉強人之事,婚姻雖是父母之言,可也講究你情我願,強迫而來的東西,也不一定會有好結果。

  但太子明擺著是陷進去了。

  那番不顧太子的身份,擅自出宮追人,皇后心頭實則也沒了底,出於母親對兒子的疼愛,無論是用什麼法子,她當也將那唐姑娘留下來。

  皇后同樣在愁著這場糾葛,倒是該如何收藏,如今見太子又尋回了唐姑娘,兩人一言一語,明顯是情投意合了,皇后終於鬆了一口氣。

  皇上同皇后的想法雖不一樣,但心頭的決定都是一樣。

  「今日太子剛回來,先歇息一日,明兒朕再下旨到寧侯府,什麼高不高攀,寧家已經碾壓了江陵的不少高門大戶,他寧侯爺這回要是再敢說推辭,便是老糊塗了,朕定要將他的侯爺之位撤了,給他那位大孫子。」

  皇后:......

  「陛下放心。」他一道聖旨下去,寧侯爺還能抗旨不成,也不知道他這急脾氣,何時能改改。

  最近太子頗有些受他影響。

  皇上也沒再多說,「成吧,太子的婚事,你就多盯盯。」

  辰時後,皇上便回了乾武殿,今日沒有早朝,皇上昨日就宣見了寧家大公子,剛回到乾武殿不久,寧家大公子便來了。

  皇上依舊讓魏公公擺上了棋盤。

  兩人的棋藝不相上下,但每回到了關鍵時候,寧家大公子,都會『失誤』,皇上已經見怪不怪了。

  寧毅回來已經有好些日子了,兩人走過的棋局,不下十局,寧大公子依舊沒有給一句準話,到底要不要同朝廷一道練手攻打匈奴。

  見問不出結果來,皇上只好又放了人。

  寧大公子一走,皇上也不想管了,如今太子已回了宮,這事兒明日他還是交給太子。

  都是年輕人,也好說話。

  皇上已操勞了這幾個月,人都累得老了好幾歲,太子沒回來前,一身的勁兒繃著不敢鬆懈,太子一回來,一放鬆,身上的骨頭仿佛都鬆了下來。

  皇上招來了魏公公,「將朕沒批完的摺子分出來,餘下還未處理的都整理好,明日一早給太子提過去。」

  魏公公領命,「是。」

  東宮的小順子趕過來,替太子傳話時,皇上還在忙著批閱手頭的摺子。

  聽說太子要征戰的文書,皇上還愣了愣,又聽小順子稟報寧大公子正在東宮,皇上心頭不由又對自己的這位兒子,生了佩服。

  不愧是他培養起來的太子。

  這才剛回來,便主動攬下了一件大事。

  皇上趕緊將那文書交給了小順子,本也沒報什麼希望,想著以寧大公子那油鹽不進的脾性,怎麼著也得要個三五日,太子才能拿下來。

  誰知,這頭摺子還未清理完,小順子又急急忙忙地跑了回來。

  將蓋有寧大公子指印的征戰文書,交給了皇上,並傳達了太子的話,「殿下說,寧大公子已經同意了征戰匈奴,明日便能出去。」

  皇上:......

  皇上接過,翻開文書,確實多了一個清晰的、鮮紅的指印。

  皇上一陣驚愕。

  早知太子如此能幹,他還費個什麼勁兒,等太子回來不就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