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靈也是。

  太實誠了,什麼都敢報,只要你不說我不說,太子能知道?

  「奴才明白。」

  明公公一走,就只剩下了趙靈。

  太子也沒讓他退下,也沒給吩咐,就那般讓他站著,讓他自個兒想錯在了哪兒。

  趙靈確實也在絞盡腦汁了反思,自己是哪兒錯了,如實稟報並沒錯,身為暗衛不能有一絲隱瞞,這是職責。

  若是韓靖......

  趙靈明白了,他錯在,從一開始就不該讓此事發生。

  「屬......」趙靈正要跪下請罪,太子便道,「退下吧。」

  「是。」趙靈走出去,迎面一股風吹來,方才察覺背心生了涼。

  趙靈剛退下,鳳棲殿皇后的人便上了門,是為端陽吳貴嬪登龍鱗寺祭祖的事。

  如今吳貴嬪已經身懷六甲,皇上緊張得很,在明春殿養得跟個菩薩似得,無數丫鬟婆子伺候著,平日裡鳳棲殿的請安都免了,她還能去一路顛簸到龍鱗寺,去祭祖?

  這要是半路出個事,太子豈能擔得了責。

  見太子來了,皇后直接問道,「祭祖的名單,太子莫不是搞錯了?」

  他做事一向謹慎,可從未犯過如此錯誤。

  前朝餘孽,並非小事。

  京兆府即便今兒已經受了案,也不敢隨意亂報,只會先將人控制下來,待各項證詞證人備好了,寫好了呈案,才能上報。

  最快也得明兒早上。

  「母后說的可是吳貴嬪?」太子倒也沒有瞞著,「前幾日兒臣去父皇那,恰好聽到國師說,今年大周的國運,缺火,吳貴嬪命格屬火,且腹中所懷皇子,推算下來也是屬火,是以,兒臣特意讓明公公加上了名冊,母后放心,兒臣定會安排妥當,不會出事。」

  皇后:......

  還有這事兒?

  見太子的面色認真,且也不會拿這事來同她開玩笑,皇后便也罷了,明日她多派幾個人盯著便是。

  皇后倒是還有一樁要問他,「太子最近經常出宮?」

  往日他就算出宮辦差,最多也就大半日,可昨兒一日都不在東宮,早上天一亮人就跑了,亥時後才回。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皇后不得不去懷疑,他到底是去幹什麼了。

  太子也沒否認,點了頭,端起木几上的茶盞,應道,「最近查帳,比較忙。」

  旁的事情,皇后或許看不透他的心思,可在這事上,太子心裡的那點心思,皇后一看一個準,瞥了他一眼,也沒去揭穿,只提醒道,「月底,太子便極弱冠了。」

  二十了。

  太子妃一波三折,耽擱到了如今,都沒個定奪,他可耽擱不得了。

  「嗯,弱冠之禮,還得讓母后費心了。」

  皇后:......

  她說的是這個嗎。

  皇后看了他一眼,便也罷了,自己這兒子,從小到大循規蹈矩,凡事都照著規矩來,如今好不容易有個能讓他願意打破規矩去堅持的事兒,她這個做母后的,又怎會去攔著他。

  但願他能如願以償。

  那丫頭回到寧家,寧侯爺心頭必定也生了想法,八成是想將其留在寧家。

  寧家如今有三位公子,除了最小的那個十四,其餘兩個,都比韻姐兒大,且樣貌才識無論哪一個,都能配得上韻姐兒。

  即便如此......

  皇后側目看了一眼自己兒子清雋的五官,在天下所有母親的心裡,自己的兒子都是最好的,皇后也不例外。

  長得好看,又是太子,關鍵還溫潤知禮,有能有才。

  只要他肯真心待人。

  「安陽那邊如何了?」皇后想完了兒子,自然又想到了自己那位出逃在外的女兒。

  太子難得沉默了一瞬。

  韓靖今兒才送回了信,是安陽的親筆,但太子不敢拿給皇后。

  上面只有一句話:西域地貌肥沃遼闊,請兄長多多斟酌,暫且不歸,待兄長佳音。

  太子的臉色當場就變了,有其父必有其子,他這個兒郎沒有繼承到父皇的那個熊熊躁動的野心,她一個姑娘倒是繼承到了家,連說辭,都同當初父皇想征戰西戎時,說的一樣。

  西域肥不肥沃,關她何事。

  「母后放心,寧家的大公子在西域,已經接應上了二人,都安全。」

  皇后早前倒是也聽說了寧家大房在西域的事兒,心頭還想著讓太子知會寧侯爺,去關照一番,沒成真,還真碰上了。

  皇后豈能聽不出太子話里的弦外之音,人安全,她就是不想回來,皇后不由一聲哀嘆,「她那玩心也太重了些,還想鬧到什麼時候。」

  這一個二個的,到底還成不成家了......

  「母后早些歇息,明兒還得上龍鱗寺。」

  皇后頭疼得緊,「成,太子也早些回去吧,多做準備,別出了差子。」

  今年端陽,皇上得了個西戎,高興得連做夢都在笑,非得要拉上一眾人陪著他去祖宗面前顯擺。

  龍鱗寺為國寺,誦經閣內,一直供奉了大周曆代皇帝的靈牌,皇上過去祭祖祭天,一舉兩得。

  只是此番,防衛方面,至關重要。

  「母后放心。」

  *

  三公子今日對唐韻的那番逾越,也是一時沒控制住。

  從接到明公公給他的造假書文開始,寧三公子心頭就一直懸著,知道唐韻已經來了唐家,也不敢在府衙耽擱太久,直接請求京兆張大人,先前來捉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