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日宮門一開,宮裡的公公便找上了門,將朝服和官帽一併奉上。

  寧家三人均都換上了朝服。

  是人,天生就擅長當官,行頭一換,寧玄敬的身上哪裡還能看出半點商戶的影子,趕緊跟著魏公公去了御書房。

  皇上正等著他。

  寧玄敬行完禮後,皇上給他指了個身旁的座位,讓魏公公添上了茶水,笑著道,「早前朕就誇你,會生養,跟前的幾個兒子,孫子,一個賽一個。」

  寧玄敬忙地道,「陛下謬讚,都是些粗俗野人。」

  皇上順著他的話,細細問了他幾個兒子的現況。

  等他說到那位在西域的姑娘時,皇上便道,「西域之地,人龍混雜,愛卿如今回到了江陵,也該將人接到身邊,許一門好親,享享齊天之福。」

  那番明白的暗示,寧玄敬豈能聽不出來,忙地道,「陛下庇佑,老二膝下的姑娘,已經在西域安了家,承蒙陛下賞識,老臣才能得來這破天富貴,來日確實有打算將其接回江陵安置。」

  皇上不過是藉此開個頭,並非當真看上了他那位西域的孫女兒,「可不是,重要的是一家人團聚。」

  皇上說完,又笑著道,「如此說來,朕倒想起了一人,唐家的大姑娘唐韻,是寧家表姑娘?」

  寧玄敬心頭跳了跳,臉色並不顯,「回陛下,正是。」

  皇上一笑,「還真是有緣,愛卿不知,這唐姑娘對朕的五女兒有過救命之恩,年前便進了宮,愛卿昨兒想必也見著了人,此女氣度非凡,樣貌端莊,是個好姑娘。」

  寧玄敬這回是徹底明白了。

  皇上想要將韻丫頭留在宮裡。

  皇上的年歲不適合,宮中成年的兩位皇子只有三位,昨日他便打聽了,二皇子三皇子均已許了親。

  剩下的人選只有太子。

  寧家剛被封賜了侯爺爵位,如今又賜太子妃,雖說其中定是帶了想要牽制寧家之意,但於寧家而言,這樣的牽制,也是一份賞賜。

  且單憑太子的人才,也夠江陵許多高門暗裡爭搶。

  寧玄敬只是一介商人,即便在西戎滾爬了那麼些年,混出的一身膽識,此時也難免有些緊張。

  唐韻是唐家女,皇上為何來問他,心頭也是斷定了如今的唐家已經左右不了唐韻。

  能左右得了唐韻的是他寧家。

  若真是他寧家養在跟前的閨女,尚未許親,他一口便也能應下,唯獨韻丫頭不行。

  寧玄敬心頭雖對太子極為賞識,但剛從西戎回來,同唐韻又分別了六年,並不知道她心頭是如何想的,昨兒匆匆一見,誰能想起要問她這個。

  寧玄敬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兒女婚姻,父母之命,他寧家占了個母字。

  他這會子斷然也不敢同皇上說,他先回去問問唐韻願不願意,正焦灼為難之時,寧玄敬的腦子裡,突然想起了昨兒那雙亮晶晶的眼睛。

  「西戎的天空極為遼闊,山巒江湖,荒漠戈壁,甚是嚮往......」

  寧玄敬心頭一個機靈。

  昨日韻丫頭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她想出宮。

  他這一輩子,生了三個兒子,好不容易得了個女兒,到最後卻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只給他留下了一個外孫女。

  自己沒本事將其帶出泥潭,讓她受盡了苦楚。

  如今他寧家能回到江陵,能有如此榮譽,也是她一手拉扯走了出來。

  於情於理他都不該辜負,今日就算他得罪了皇上,重新回到西戎之地,他也不能替她應了這門親事,將她賣出去。

  寧玄敬一下起身,跪在了皇上面前,磕頭道,「陛下,那孩子自幼沒了母親,面上看似端莊,實則性子極為歡脫,這不上回還在信函里還同微臣說,要微臣帶她去領略一下大周的山河,被微臣訓了一通。」寧玄敬額頭都冒汗了,強撐出一道笑容,「她還不服.....」

  皇上一愣。

  唐韻他見過,是這樣的性子?

  轉而皇上便也明白了,他這是被拒了。

  雖說在太子提議之前,皇上並沒有這個想法,可這般被拒,到底是有些意外,心頭也不好受。

  他的太子那麼好,怎麼會拒絕呢。

  寧玄敬繼續道,「微臣昨兒見她時,也曾告誡過她,身為大周子民保護主子,是使命也是責任,萬不可耍了性子,挾恩圖報。」

  這番一說,皇上倒是又能理解。

  寧家一個突然起來的商戶,又是封侯,又是太子妃,未免太過於招眼。

  知足是好事。

  皇上看了一眼跪在地上汗流浹背的寧玄敬,神色一松,趕緊道,「朕不過就是誇她兩句,愛卿不用如此緊張,那孩子倒也沒你說的那般不懂事,朕的五女兒喜歡她得很。」

  不做太子妃,給個其他賞賜也行。

  寧家人回來了,想必也呆不了多久,待出宮時,他再同皇后商議一番,給個公主的封號,也算是個牽制吧。

  *

  早朝之後,寧家被封賞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皇宮。

  今日蘇嬤嬤去采了一捧鮮花,唐韻正跪坐在蒲團上,替皇后插著花籃。

  消息一傳進來,蘇嬤嬤便走了進來,同坐在軟榻上的皇后稟報導,「娘娘,寧家封賞了,封的是侯爺,武侯。」

  蘇嬤嬤一面高興地稟報,一面還不忘去瞧唐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