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如當下。

  可也正因為如此,太子看待事務從來只是站在朝廷利益的角度考慮,這樣的人,作為儲君,將來的一國之主,再合適不過。

  太子又道,「至於寧家將來在暗處所立的功勞,兒臣會補償在江陵的寧家大房身上。」

  皇上:......

  一牽一治,可謂是機關算盡。

  「就照你說的辦,先給寧家送信,再去催催兵部,糧草提前備好,爭取這個月能出兵。」

  太子起身,「兒臣遵旨。」

  這一忙,徹底地忘了時辰。

  天色黑了,太子才從案前抬起頭,看向明公公,問道,「人呢?」

  今天太子回來一直在忙,明公公幾回上前想要稟報都沒敢打擾,這會子見他終於忙完了,主動問起,趕緊稟報導,「唐姑娘還在逢春殿。」

  逢春殿昨兒死了人,秀女也都走了,明公公念著她一人住著害怕,倒是勸過讓她來東宮,也不知道今兒會不會過來。

  明公公話音剛落,太子便抬步走了出去。

  明公公趕緊跟上,到了屋檐下,及時地撐開了油紙傘。

  一日了,天上還在飄著鵝毛白雪。

  *

  逢春殿昨夜出了事,秀女今日一早,全都出了宮。

  走時個個都是一副花容失色。

  前一眼還好好的一個人,突然就死了,還是死在了同一個院子裡,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任誰都害怕,幾個膽子小的,早已經嚇得腿腳發軟。

  出宮的時辰一到,誰也不願意多留,匆匆登上了自家的馬車。

  只有蘇姑娘身邊的丫鬟,返回去,忽然推了唐韻的門,雙眼通紅地看著她,「唐姑娘以為,這輩子就能好過嗎,唐姑娘可別忘了,我家主子,是你逼死的。」

  唐韻歇息了一日,精神已經好了許多,早上院子裡太吵,她也睡不著,起來看起了書。

  開被推開,唐韻才抬了頭。

  看著丫鬟一臉的憤然,唐韻的神色尤其平靜,甚至有些莫名其妙,「路是她自己選的,不要妄想著有人會為了她的死而愧疚,更別指望誰會痛不欲生。」

  她不會。

  蘇家四姑娘想要害死她的時候,也沒覺得過愧疚。

  蘇姑娘死,是有她自己的目的,是她想要保住自己的家族和聲譽,選擇了放棄性命,與她並無關係。

  丫鬟看著唐韻臉上的淡定從容,再想起自己姑娘活生生的一條命,心頭雖憋屈,卻也無言以對。

  自家姑娘死之前也告訴過她。

  當不上太子妃,她已經沒有了活路。

  回到蘇家,她也會被自己的家人逼死,與其死得窩囊,還不如保住自己的名聲,死後牌位還能放在祠堂,受著蘇家人的祭拜,得一柱香火。

  看起來,她家姑娘的死確實也同唐姑娘無關。

  但若非唐韻姑娘相逼,她家姑娘未必會走上絕路。

  得饒人處,她沒饒人。

  「但願唐姑娘這輩子一直都能這般順遂下來,得到你自己想要的東西。」丫鬟眼裡含著淚,轉過身便走了。

  待丫鬟的腳步聲消失在了院子裡,耳邊徹底地安靜了下來,唐韻才起身關了門,坐回木幾前,神色並無半點波動,繼續瞧著手裡的書。

  昨夜出事後,逢春殿內大大小小的嬤嬤,一併被侍衛帶了下去,秀女死了,上面看管的人自然也脫不了關係。

  熱鬧了幾日,逢春殿又恢復到了以前,只剩下了唐韻一人。

  明公公趕到時,院子裡已是一片冷清,風雪再一吹,比起往日,莫名多了幾分陰森,明公公上前敲了門,見到唐韻完好無損,頓時安了心,「唐姑娘無事就好。」

  唐韻笑著點頭,道了一句明公公費心了,又折回屋內,將太子給她的名冊還給了明公公,「有勞公公交給太子殿下。」

  明公公將冊子放進了袖筒後,便多了一句嘴,「這院子裡的秀女既然都走了,唐姑娘今日大可前來東宮,殿下每日都在等著唐姑娘呢。」

  最近一段日子,雖知道唐姑娘不會過來,殿下沐浴更衣完,還是會坐在木幾前看上一陣書,明公公心頭清楚,殿下是在等著唐姑娘。

  算起來,除夕過後,唐姑娘就再也沒在東宮過過夜。

  這都快大半個月了。

  往日還好,如今逢春殿裡死了人,唐姑娘再一人住在這兒,著實陰森,再說殿下也不會放心。

  明公公也是為了她好,誠心相邀。

  唐韻沒說去也沒說不去,只笑著道,「多謝公公。」

  明公公剛出去不久,覓樂殿的秋揚也來了。

  一進屋秋揚便讓唐韻開始收拾東西,「殿下知道今兒出了事,心頭放心不下唐姑娘,讓奴婢趕緊將姑娘接過去住。」

  唐韻沒跟秋揚走,「今日是母親的忌日,我屋裡備了些香爐,想在這兒再守一夜,給母親添些香,明日我再去陪五殿下。」

  蘇姑娘死在了雲姑娘的屋子裡,雖同唐韻不是一個院子,但秋揚一想起來,後背就有些生涼,「這歇上一夜,唐姑娘就不怕?」

  唐韻笑著道,「活著都沒怕,死了還怕不成?」

  秋揚聽她如此說,便也罷了,「那成,明兒一早奴婢再來接唐姑娘。」

  *

  整整一日,唐韻都呆在了逢春殿。

  她沒去五殿下那,是因手上還有傷,怕五殿下瞧見了,又得鬧出一番動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