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我就不叨擾徐主子看花了。」唐韻轉身從長廊的另一端,走了下去。

  身影快速地穿過御花園,上了紅牆甬道內,腳步才慢慢地停了下來。

  如今看來,當年對付寧家的人,確實不只是唐文軒。

  還有吳氏。

  吳貴嬪若出手,徐家確實惹不起。

  可她圖什麼呢。

  從唐家開始敗落,吳貴嬪便沒有使過什麼力氣,如今她的親姐姐入了大牢,也不見她想法子搭救,卻有精力專門去對付寧家。

  且寧家出事時,她不過是個美人,是怎麼伸手到了揚州,去滅了寧家,給吳氏騰出了一條明路。

  唐韻想不明白,也沒功夫去想明白。

  眼下最著急的是如何保住寧家的鋪子。

  對於寧家來說,可不只是兩間鋪子那般簡單,還是將來寧家在江陵的落腳之地。

  寧家還得在江陵置辦家業,建立寧家的府邸。

  祖父在西戎立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得往上爬,表哥科考,寧家在官途上的打點,都需要江陵這塊地方來建立起關係。

  是以,寧家必須得在江陵穩住腳跟。

  可眼下,徐家都不能對付,她又該找何人......

  她不可能去找五殿下。

  五殿下那樣的姑娘,太乾淨,她不能再拉著她下水。

  唐韻正愁著,對面甬道上,便走來了一道身影。

  明公公。

  看到明公公的那一刻,唐韻愁雲重重的眸子內,突地快速地划過一道光芒。

  明公公尋了一圈沒有尋到人,如今終於見到了唐韻,明顯鬆了一口氣,趕緊幾步上前,笑著同她道,「唐姑娘可讓奴才好找。」

  唐韻見他氣喘氣喘吁吁,趕緊詢問,「不知明公公有何事。」

  明公公從袖筒里掏出了一封信箋,交給了她,「明日便是冬至,殿下適才已隨著陛下去了行宮迎冬,恐怕還會在行宮待上幾日,礙著有人在,殿下不好帶上唐姑娘,只在這信箋上寫好了地名兒,唐姑娘收拾收拾,照著這地名尋去,明日午時,殿下會在那候著唐姑娘。」

  唐韻的月事耽擱了四五日,有些日子沒有見到太子了。

  忙地接過明公公手裡的信箋,「我明白了。」

  第34章

  明公公送完信,趕緊折身走了,去追太子。

  唐韻回到了逢春殿。

  明兒冬至,上書房當也不會開課,唐韻將書本收好,放在了木箱子內,轉身解開了火爐蓋兒,添了些木炭進去。

  火苗子剛燃起來,阮嬤嬤便來了。

  皇上和太子都不在,宮裡的人難免有些懶散,個個都在著急地尋著主,想著明兒冬至能在哪個殿裡搭把伙。

  因之前皇后在東宮的靜安殿走了那一趟,如今阮嬤嬤還不能同唐韻相認,明面上仍是東宮的人,偶爾去皇后殿下幫忙釀酒,做香包。

  如今皇后走了,阮嬤嬤立馬趕來了逢春殿。

  往年冬至,都是唐韻和阮嬤嬤一起過,知道唐韻明兒要趕去行宮,阮嬤嬤過來時,便從東宮的膳房內帶了些餛飩,打算提前過了。

  阮嬤嬤架著鍋子煮,唐韻披了一件披風坐在榻上,翻起了太子送給她的那些書。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從前在唐家的那陣。

  吳氏雖苛刻,但礙著名聲,也不能當真不管唐韻的死活

  每回冬至,都會讓人送來半碗帶湯的餛飩,阮嬤嬤藉機將偷偷買來的一些餛飩一併給煮了。

  兩人端著碗,也是這般坐在火爐子前。

  阮嬤嬤裝了碗,抬頭看向唐韻,唐韻的目光正落下,瞧著手裡的書頁。

  身上披著的披風是名貴的雲錦緞子,軟軟的狐狸毛蹭在她的頸側,將那張瑩白美艷的小臉襯得高貴又清雅。

  阮嬤嬤輕輕地鬆了一口氣,除了名分,旁的太子確實對姑娘都好。

  「姑娘趁熱吃。」

  「多謝嬤嬤。」唐韻一笑,忙地擱了書,雙手捧著碗,輕輕地嘬了一口熱湯,熱滾滾的湯汁進喉,一路浸到了肺腑。

  周身一暖,倒覺得跟前的火爐子有些烤人了,唐韻身子往邊上移了移,下了床榻,同阮嬤嬤一併坐在了高登上。

  吃了兩口,才輕聲同嬤嬤道,「今日我去見了徐美人。」

  阮嬤嬤神色一緊,看向唐韻。

  唐韻輕聲道,「寧家鋪子又有人鬧事。」

  阮嬤嬤眼皮子一跳,「這可真是奇了怪了,奴婢這段日子一直盯著明春殿,可是一點動靜都沒,那吳貴嬪,除了去雲貴妃和皇上那,幾乎就沒去過旁的地兒,連御花園都沒去......」

  她身邊的幾個宮娥,阮嬤嬤也是一直在盯著,並沒有任何可疑之處。

  她哪裡來的路子,去動寧家。

  唐家,更不可能。

  吳氏還在府衙里押著呢,唐文軒怕是自顧不暇。

  唐韻奇怪的也是這一點,吳貴嬪任何動靜都沒,就能讓徐家都摸不到底,也不知道背後是什麼人。

  「明日我去行宮之前,去一趟寧家,當面問問。」

  阮嬤嬤點頭,「成,奴婢先去送個信。」

  *

  寧安殿。

  今年去行宮迎冬的只有皇上皇后、太子和二皇子,四公主禁足,五公主受傷,三皇子身子弱經不起凍,都留在了皇宮。

  就連頗為受寵吳貴嬪,也沒能去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