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個皇子之中,就她生下來的兒子,最為儒雅,也最為聰明出眾。

  足以見得,他的想法是對的。

  太子太年輕,且出生之後一直呆在皇宮,接受著最好的教育,自然不知何為草根,更不會明白孩子的生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兒子隨母,聰不聰明關鍵得看母親。

  要是太子妃選不好,他周家起碼三代都會受到影響。

  「父皇同母后是天生良緣,兒臣豈能有那等運氣。」

  皇上心頭甚是熨帖,笑著凝了他一眼,將名冊還給了他,「離明年開春,也還有段日子,倒也不用如此著急。」

  「兒臣認為,那蘇家四姑娘......」

  「你呀,是沒見到真正的好姑娘。」皇上打斷了他的話,「等來年來春選完秀,你要是心頭還覺得那蘇家姑娘好,朕倒也不攔著了。」

  太子起身行禮,「兒臣受教了。」

  *

  從御書房出來,太子臉上的神色並沒什麼意外。

  蘇家四姑娘確實太過於普通,他也料到了父皇看不上,此時同他提起,不過是想提前讓他心裡有個底,不至於到時太突然。

  走出乾武殿,上了攆轎,頭頂上的太陽從雲層間散下來,已經升到了正空,太子闔眼剛打算眯一會兒,腦子裡便出現了那道躺在床上,縮成一團的身影。

  太子:......

  真不讓人省心。

  太子不得不睜開眼睛,轉過頭吩咐明公公,「待會兒,你去請個太醫過去。」

  她能自己去瞧太醫才怪。

  明公公點頭,回到東宮便派了小順子跑一趟,順便將阮嬤嬤也一道給唐韻帶了過去。

  誰知剛到逢春殿門口,便見屋外立著兩位宮娥。

  是徐美人的人。

  小順子這段日子夜路走多了,練就了一身反應速度,立馬將腳步退了回去,躲在了牆根拐角處,吩咐了一聲阮嬤嬤,「嬤嬤先帶大人進去,咱就不去了,到時候有什麼事兒,回來稟報給殿下就成。」

  如今他是個什麼身份他清楚。

  主子見不得人,他自然也見不得人。

  宮裡的老太醫,呆得日子久了,什麼事情沒見過,上回在太子的東暖閣內給唐姑娘上過一回藥,心頭便已經明白了。

  但干太醫這一行,大多都是『啞巴』,只管看病救人,旁的事旁的話,從來就當瞧不見,聽不見。

  阮嬤嬤領著太醫進去,剛到門口,便聽到了裡頭的說笑聲。

  「徐主子謬讚,能得徐主子照拂,是寧家幾世修來的福氣。」唐韻已經起來了,坐在火爐子邊的高凳上,看向對面圈椅里坐著的徐美人。

  「先頭我都沒想到這一層,要早知道唐姑娘是寧家的表姑娘,我早就登門了......」

  話音剛落,門前便響起了動靜。

  阮嬤嬤笑著進來,「五殿下聽說唐姑娘今兒病了,特意請了太醫過來瞧瞧。」說完又朝著徐美人蹲了禮,「見過徐主子。」

  徐美人愣了愣,才反應了過來,回頭便看向唐韻,「我就說呢,唐姑娘今兒的臉色不對,原是病著呢,瞧我這不長眼色的,竟還拉著唐姑娘說了這半天。」

  徐美人說完,趕緊站了起來,替太醫讓了位,「唐姑娘趕緊瞧瞧,我就不打擾了,等唐姑娘病好了,我再前來賀喜。」

  唐姑娘不顧她勸解,起身執意將她送到了門前,笑著道,「待下回啊,就該我去瞧徐主子了。」

  徐美人一笑,「行,那唐姑娘就早些養好身子,我候著呢。」

  徐美人領著兩個宮娥,走出逢春殿了,腦子裡才突地一閃,腳步立在那遲遲不動了。

  她就說適才那太醫,怎麼那麼眼熟。

  不就是劉大人。

  那可不是一般的太醫,是東宮太子專屬的太醫,之前可是皇上身邊的御醫。

  五殿下怎麼會去東宮請太醫?

  合著這唐姑娘,不僅得了五殿下和皇后娘娘的照拂,連太子都在護著了?

  之前她送了那麼多回的東西,皇后每回只管打賞,從不會多過問她一句,一直不給她一個準話,徐美人一時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站了隊。

  直到皇后生辰那日,皇后屏退了身邊的人,單獨將她留下來,問她道,「徐美人手裡的好東西,可是從寧家鋪子來的?」

  徐美人之前早就同皇后提過,忙地點頭道,「是的,寧家如今已經來了江陵,西街開了兩間鋪子。」

  皇后一笑,突地說了一句,「原來如此,倒是緣分,徐美人許是不知,那寧家就是唐姑娘的外家,這段日子,多虧了徐美人照拂。」

  徐美人豈能聽不明白。

  皇后娘娘怕是要借自己的手,替五公主還了唐姑娘當初救命之恩的情分。

  是以,那日雲貴妃當著皇上的面,提出了要收唐姑娘為乾女兒,皇后抽不出身去提醒唐姑娘,她便派了身邊的人,前去相攔。

  今兒再一見劉大人。

  徐美人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寧家,還真就保對了。

  「你去查查昨兒去寧家鬧事的那幾個人,都是些什麼來頭。」

  第32章

  寧家的事,徐美人都知道。

  徐家能從瓊州將寧家帶回江陵城,自然得先查一番。

  六年前寧家鋪子走火走得蹊蹺,娘家大房倒是自個兒說了,說是早年在商場上得罪了人,才遭了報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