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章雲諫細長的臉印在其中,微微一笑,雙眼幾乎緩緩眯成兩道縫,眼尾上揚,越發像一隻老謀深算的狐狸。
衛晗心驚跳得不行,慌忙朝四周看了眼。
確認周圍都無外人,他暗自鬆了口氣,親自去窗邊將軒窗關上,又踱步到門前,把外頭的人都支配開,這才快步回來,「舅舅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逼宮是何等大罪?成到也還好,萬一失敗,那可是要誅九族的!」
章雲諫卻不以為意,兀自將沏好的茶葉推至他面前,從容道:「我這個『九族』都還沒慌,王爺慌什麼?眼下的形勢,殿下應當比我清楚。
「當年那樁舊案,在陛下心中是何分量,王爺應當清楚。若是真等太子將書信帶回來,你我有幾分勝算?這靜也是一死,動也是一刀,咱們為何不能搏上一搏?」
「搏自然是要搏,趁衛暘還沒返京之前,在路上就將人劫殺,不是也能平安了結此事?」衛晗仍舊猶豫。
越說,他越覺得這法子可行,攥拳點了點頭,拔腿就要出去安排。
章雲諫卻「嗤」地一聲笑出來,搖著頭道:「王爺既然都敢殺太子了,為何就不敢更進一步呢?」
衛晗踅身看他。
他又道:「太子如今權傾天下,風光正盛。可論起軍中勢力,他只有錦衣衛,而王爺你卻有我,有整個章家,他如何比得過你?況且眼下的帝京,太子不在,錦衣衛也被抽調走泰半,陛下和太后又都避世已久,猶如空巢。真動起手來,咱們未必就一定會輸。」
衛晗微微折眉,心中隱有動搖。
章雲諫繼續給他分析:「退一步說,假設咱們就依王爺你的意思,派人在返京的路上劫殺太子,憑太子的身手,且還有鹿游原近身護衛,王爺你又有幾分勝算?」
衛晗不服,啟唇想駁。
卻又叫章雲諫打斷:「王爺,咱們再退一步,倘若王爺真成了事,太子死了,王爺又當如何?」
這問題太過愚蠢,衛晗想也不想便答:「還當如何?自然是取而代之。」
章雲諫卻又追問:「取而代之,然後呢?」
衛晗覺出他話裡有話,不禁折眉惶,「舅舅有話,但說無妨。」
章雲諫一笑,「堂堂北頤的儲君,莫名其妙死在回京的路上,朝野必將動盪。屆時物議沸然,陛下和太后自然也不會再作壁上觀。到時王爺躲都來不及,又談何取而代之?」
衛晗緘默下來,無以言對。
章雲諫扯了下唇角,見他面前的茶盞已涼,他便拿回來倒了,重新給他續了一杯。琥珀色的茶湯泠泠注入杯中,將他的聲音沖淡不少。
「只怕鬧到最後,王爺還是逃不過要奮起一搏。既然這最後結果都一樣,咱們又何必再費那些周章?趁著眼下這千載難逢的時機,一勞永逸,豈不快哉?」
「話雖如此,可是……」
道理他都懂,可是這決心,叫他如何下得了?
衛晗咬咬牙,糾結地踅身去窗邊思量。
章雲諫話說到這,已經足夠,知他心中還有所猶豫,便扭頭看了眼身邊一直冷眼旁觀的人。
小章氏閉了閉眼,算是受了他的意,起身端起那杯新茶,含笑緩步朝他走去,「晗兒這段時日也辛苦了,吃口茶謝謝吧。」
衛晗頷首接過,「多謝母親。」
這話原是敬重之言,然落在小章氏耳朵里,卻是莫名觸及她傷心事,「你從前,都是喚我母后的。」
邊說,她邊垂睫抹淚。
衛晗是個孝順的,見狀忙安撫道:「母親風寒未愈,切莫傷懷,對您身子不好。當初若不是您裝瘋,引得父皇動容,兒子現在只怕還在昭獄裡頭關著,哪還能像現在這般錦衣玉食,高枕無憂?」
小章氏被他安撫到,恐他擔憂,忙牽唇努力朝他微笑,卻是比哭好看不到哪兒去。
衛晗心頭不由絞痛,手跟著攥起。
倘若不是衛暘,母親這皇后之位,又如何會丟?
小章氏打量著他的臉色,片刻,又嘆息著說起另外一件事:「母親倒也沒什麼,只是丟了中宮之位,至少性命還在,可是你妹妹就……倘若當初,你曾外祖父肯告訴我們,他給太子種下那種烈-毒,咱們眼下也不用這般辛苦,你妹妹也不用死。他到底是偏心啊……」
像是被一柄利刃刺中,衛晗身形晃了晃,人也跟著倒退兩步。
偏心?是啊,就是偏心。
一個兩個都是如此。
倘若父皇不偏心。五年前,那麼多人同他諫言,請求立自己為太子,他就應該答應。可他偏偏充耳不聞。彼時自己還以為,父皇是因為正值壯年,才無心冊立儲君。可偏偏衛暘一回來,動宮之位就歸了他。
又倘若曾外祖父不偏心,當初給衛暘種下鴆毒,就該知會他們。如此,他們也就不用平白耽誤這些年,等到汝寧和那丫頭一道出事,汝寧死了,而那丫頭卻還活著,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衛暘的致命弱點。
造化弄人,既生瑜,又為何要生亮?
又是一陣悶雷巨響,恍若千軍萬馬自頭頂隆隆而過。瓢潑大雨倏忽而至,整個王府都在雨幕中模糊了輪廓。
雨絲隨風吹拂到人身上,冰冰涼涼,卻也逐漸吹開衛晗心頭最後一份猶疑。
「好,就照舅舅說的辦。」
*
衛晗心驚跳得不行,慌忙朝四周看了眼。
確認周圍都無外人,他暗自鬆了口氣,親自去窗邊將軒窗關上,又踱步到門前,把外頭的人都支配開,這才快步回來,「舅舅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逼宮是何等大罪?成到也還好,萬一失敗,那可是要誅九族的!」
章雲諫卻不以為意,兀自將沏好的茶葉推至他面前,從容道:「我這個『九族』都還沒慌,王爺慌什麼?眼下的形勢,殿下應當比我清楚。
「當年那樁舊案,在陛下心中是何分量,王爺應當清楚。若是真等太子將書信帶回來,你我有幾分勝算?這靜也是一死,動也是一刀,咱們為何不能搏上一搏?」
「搏自然是要搏,趁衛暘還沒返京之前,在路上就將人劫殺,不是也能平安了結此事?」衛晗仍舊猶豫。
越說,他越覺得這法子可行,攥拳點了點頭,拔腿就要出去安排。
章雲諫卻「嗤」地一聲笑出來,搖著頭道:「王爺既然都敢殺太子了,為何就不敢更進一步呢?」
衛晗踅身看他。
他又道:「太子如今權傾天下,風光正盛。可論起軍中勢力,他只有錦衣衛,而王爺你卻有我,有整個章家,他如何比得過你?況且眼下的帝京,太子不在,錦衣衛也被抽調走泰半,陛下和太后又都避世已久,猶如空巢。真動起手來,咱們未必就一定會輸。」
衛晗微微折眉,心中隱有動搖。
章雲諫繼續給他分析:「退一步說,假設咱們就依王爺你的意思,派人在返京的路上劫殺太子,憑太子的身手,且還有鹿游原近身護衛,王爺你又有幾分勝算?」
衛晗不服,啟唇想駁。
卻又叫章雲諫打斷:「王爺,咱們再退一步,倘若王爺真成了事,太子死了,王爺又當如何?」
這問題太過愚蠢,衛晗想也不想便答:「還當如何?自然是取而代之。」
章雲諫卻又追問:「取而代之,然後呢?」
衛晗覺出他話裡有話,不禁折眉惶,「舅舅有話,但說無妨。」
章雲諫一笑,「堂堂北頤的儲君,莫名其妙死在回京的路上,朝野必將動盪。屆時物議沸然,陛下和太后自然也不會再作壁上觀。到時王爺躲都來不及,又談何取而代之?」
衛晗緘默下來,無以言對。
章雲諫扯了下唇角,見他面前的茶盞已涼,他便拿回來倒了,重新給他續了一杯。琥珀色的茶湯泠泠注入杯中,將他的聲音沖淡不少。
「只怕鬧到最後,王爺還是逃不過要奮起一搏。既然這最後結果都一樣,咱們又何必再費那些周章?趁著眼下這千載難逢的時機,一勞永逸,豈不快哉?」
「話雖如此,可是……」
道理他都懂,可是這決心,叫他如何下得了?
衛晗咬咬牙,糾結地踅身去窗邊思量。
章雲諫話說到這,已經足夠,知他心中還有所猶豫,便扭頭看了眼身邊一直冷眼旁觀的人。
小章氏閉了閉眼,算是受了他的意,起身端起那杯新茶,含笑緩步朝他走去,「晗兒這段時日也辛苦了,吃口茶謝謝吧。」
衛晗頷首接過,「多謝母親。」
這話原是敬重之言,然落在小章氏耳朵里,卻是莫名觸及她傷心事,「你從前,都是喚我母后的。」
邊說,她邊垂睫抹淚。
衛晗是個孝順的,見狀忙安撫道:「母親風寒未愈,切莫傷懷,對您身子不好。當初若不是您裝瘋,引得父皇動容,兒子現在只怕還在昭獄裡頭關著,哪還能像現在這般錦衣玉食,高枕無憂?」
小章氏被他安撫到,恐他擔憂,忙牽唇努力朝他微笑,卻是比哭好看不到哪兒去。
衛晗心頭不由絞痛,手跟著攥起。
倘若不是衛暘,母親這皇后之位,又如何會丟?
小章氏打量著他的臉色,片刻,又嘆息著說起另外一件事:「母親倒也沒什麼,只是丟了中宮之位,至少性命還在,可是你妹妹就……倘若當初,你曾外祖父肯告訴我們,他給太子種下那種烈-毒,咱們眼下也不用這般辛苦,你妹妹也不用死。他到底是偏心啊……」
像是被一柄利刃刺中,衛晗身形晃了晃,人也跟著倒退兩步。
偏心?是啊,就是偏心。
一個兩個都是如此。
倘若父皇不偏心。五年前,那麼多人同他諫言,請求立自己為太子,他就應該答應。可他偏偏充耳不聞。彼時自己還以為,父皇是因為正值壯年,才無心冊立儲君。可偏偏衛暘一回來,動宮之位就歸了他。
又倘若曾外祖父不偏心,當初給衛暘種下鴆毒,就該知會他們。如此,他們也就不用平白耽誤這些年,等到汝寧和那丫頭一道出事,汝寧死了,而那丫頭卻還活著,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衛暘的致命弱點。
造化弄人,既生瑜,又為何要生亮?
又是一陣悶雷巨響,恍若千軍萬馬自頭頂隆隆而過。瓢潑大雨倏忽而至,整個王府都在雨幕中模糊了輪廓。
雨絲隨風吹拂到人身上,冰冰涼涼,卻也逐漸吹開衛晗心頭最後一份猶疑。
「好,就照舅舅說的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