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清毓鳳眼一凝,手一抬,拋出手裡的刀。

  沾染著鮮血的刀穿過人群,直直衝著白面文人飛去,「噗呲「一聲,刀狠狠地插進後心窩,白面文人應聲倒下,手腳抽搐了幾下,便沒了動靜。

  趙清毓面色冷凝,一聲令下:「拿下。」

  第90章

  很快,靖越城的三千府兵被拿下,與白面文人同流合污的參將也繳械投降,北河縣被趙清毓快速拿下。

  王士貴等人在北河縣有不少齷蹉產業,其中花樓最多,趙清毓讓人押著那名參將,一一端了他們的產業。

  僅僅一個北河縣衙,就查出六百萬兩白銀,兩個庫房的刀槍劍戟和鐵甲。趙清毓查了北河縣的帳,這些白銀和兵器,居然是王士貴的私庫。

  而王士貴的各處產業,僅帳面上就足足有五百萬了,更遑論哪些未估價的金銀玉器和字畫。

  北河縣十幾年的稅收,真的是養大了地方官員的胃口和野心,居然私藏兵刃。

  那日,東門前一溜排跪了幾十個人,趙清毓在北河縣城東門羅列宣告北河縣王士貴、縣丞、參將,還有狼狽為奸的地主豪紳等人罪名。

  一聲令下,幾十人命喪黃泉,鮮血浸透了來往管道。趙清毓讓人將幾十個人頭掛在城樓之上,要讓每一個路過北河縣東門的人都瞧見,瞧見背國通敵,奴役百姓的後果。

  靖越城和雁北城也處理得乾淨,名單上所有人都已伏法。趙清毓嫌麻煩,便將所有人就地正法了,便是位居三品,按例應押解進京都的林詹和羅波被送回雁北城,在城樓之上,萬千老百姓的目光之下被凌遲處死。

  霍延保不放心,將凌河關從上到下查了一遍。還好凌河關的官員沒讓霍延保失望,皆是忠心不二,兢兢業業之輩。

  雁北城和北河縣等地兵力威脅已經解除,趙清毓便將剩下的事交給郭岩之處理。

  她帶著將士,從西北一路奔赴北境,準備查看平城外草原之城的建設。

  平城外的草原建設要比趙清毓想像的順利,四方城池已經有了雛形,草原中的堡寨已經搭建完成,只差派將士駐守。

  趙清毓又領著人去了趟平城,與留守城中的張慶豐和盧舀溝通了草原城池建設和將士駐紮一事。

  「元帥,北漠的殘兵敗將已經逃到寒域北邊了,霍老將軍臨走前囑咐我們守好寒域南邊即可,無須再追擊北漠。後來我們便把所有人力無力投入建城之事上,草原上的進度您也看見了,大約再有一兩個月就可以竣工了。」張慶豐介紹著北境大營的諸事進度。

  寒域北面常年被風雪所困,白雪皚皚萬里,不見任何生機。北漠慌不擇路逃去寒域,結果恐怕也唯有一死。

  「外祖父說得對,你們守好寒域之南便可。」趙清毓說道,「至於草原上四城和堡寨駐兵之事,你們先起個摺子呈給父皇,讓朝廷安排。」

  「元帥您都來了,您自己安排不就行了嗎?若給皇上遞摺子,這一去一回,要耽誤不少時日。」張慶豐大大咧咧的說著,他覺得駐兵一事,跟景元帝說和跟趙清毓說沒差,那又何必添那麼多麻煩呢。

  「朝廷不是我的朝廷,既然建新城,必定要通過朝廷賜名,安排駐軍。」趙清毓解釋道,「朝廷又朝廷的律法規章,怎麼能任意處置!」

  張慶豐瞟了眼趙清毓,見她臉色嚴肅,便知道自己又說錯話了,他抿了抿嘴後說道:「屬下錯了。」

  趙清毓看了張慶豐一眼後,目光又轉向盧舀,「草原之城的守將你可有推薦人選?」

  剛剛被打擊蔫了的張慶豐聽到守將一事頓時來了興致,湊到趙清毓面前,毛遂自薦道:「元帥,你覺得屬下如何?若屬下鎮守草原,覺得不會讓一個敵軍進犯我大恆疆土。」

  張慶豐的勇猛趙清毓是認可的,可是作為一方城池守將僅僅勇猛是不夠的,還要有謀略,而她這次來草原,除了查看草原之城建設,另一方面則是準備將張慶豐帶回京都。

  他需要去匯武堂好好沉澱沉澱。

  所以草原之城的守將,暫時不能由他擔任。

  「臣覺得霍延宗霍大將軍可。」盧舀說道,「如今關庸城、平城、四荒城已經不再是邊疆城關,草原上的新城已經取代了其三城的作用,可作一般城池安排即可。這三城的守將便可以遷到草原之城鎮守。」盧舀說道,「霍老將軍歸朝前,便將這三城交由霍大將軍監管,周玄、老張和臣輔助管理。所以再將邊塞之城城防交於霍大將軍最適合不過。」

  張慶豐見盧舀舉薦霍延宗,心中不滿迅速散去,跟霍延宗相比,自己有諸多不足,自己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覥著臉自吹自擂。

  草原之城趙清毓有意在三城守將中挑選一位推舉上去,她也屬意自己大舅舅霍延宗,與其他守將相比,他的武力、謀略都要出眾的多,是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

  現在聽盧舀這麼一說,她更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草原之城守將之選,我過幾日便請父皇決斷。」

  趙清毓在平城待了三日,便帶著不情不願的張慶豐回京都。不眠不休的一路奔波,終於在大年初三這日回到了京都。

  趙清毓回到承佑殿,見殿中內侍和宮女不似往日那般高興,反而一臉擔憂。

  薛翎聽說趙清毓回宮,急忙從殿內出來。一見趙清毓,便跪在地上:「帝姬,霍老將軍病重昏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