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景元帝便是再好的心情也被攪得乾淨,指著趙祺怒斥:「見到你皇姐不行禮本就無禮,如今竟大膽和你皇姐比擬起來!那好,朕便告訴你,你皇姐是皇后嫡女,是朕嫡女,而你,拿老百姓的說法,便是庶女,拿什麼同你皇姐比較。你皇姐在外征戰,而你卻在宮中坐享其成,你的珍饈美饌,綾羅綢緞,哪一樣不是你皇姐不懼寒暑鎮守邊疆換取來的,你若有志氣,便同你皇姐一般,先去邊疆鎮守個一年半載!」

  景元帝言罷,又對劉福說道,「將三公主送回汀蘭宮,傳朕口諭,三公主禁足半年,良妃降為貴人。告訴良貴人,若是她管不好人,朕便將人送到宗人府。」

  趙祺被景元帝一席話嚇得軟跪在地,她只不過一時氣急,說了些氣急的話,父皇便禁她足,降她母妃品級,還說要將她送去宗人府。

  這是她的父皇嗎?

  不,不是,他只是趙清毓的父皇!

  趙祺心中氣急,可是卻沒有膽子再辯駁,只是卸下一身脾氣,示弱哭訴著自己錯了,求景元帝原諒。

  景元帝直接讓劉福將人拉走,眼不見心不煩。

  趙清毓站在殿前,看著趙祺驕橫,聽著趙祺不滿,又聽著她哭泣、求饒,心裡只覺無奈又無語。

  她不留戀皇權,可人人都畏懼皇權為她所有。他們懼怕她,又不得不臣服於她。

  趙清毓不說,景元帝也懶得提,直接將人帶進了養心殿。

  「毓兒,你此行征戰兩地,辛苦了。」景元帝感嘆道,「幸虧有黑/火/藥,不然這戰啊,恐怕難打。」

  若沒有黑火/藥,北漠突然出兵,大忽安又進犯凌河關,小忽安又在背後躍躍欲試,大恆勝敗如何難以預料。

  大恆已經退守支江南一隅,不可再退,若此戰不勝,便是亡國滅種之時。

  好在,天佑大恆。

  「爹,我已經讓賀縝去軍器監,一來看看能不能研發些新的法子,將黑火/藥效果發揮的更大,二來是讓軍器監學會識別礦產,這樣也好在大恆疆域內挖掘其他礦山,畢竟平城外的礦山終有用盡的一日。」

  景元帝對趙清毓放心的很,直言道:「你安排就好,你上次來信說要在平城外的草原上建城一事,我已經讓朝中群臣商議過了,那些老匹夫怕這怕那的,還想阻止,不過被竇應德帶人懟了一頓,消停了不少,算是定下來了,我正準備給你去一封信,沒想到你先回來了。」

  「那便好!」趙清毓答道。

  突然景元帝一拍大腿,說道:「你看看我,就知道跟你說這些事,都忘了你才回來。走,我們先去承佑殿,讓人準備一桌御膳,你先吃飽休息一會,等休息夠了,我們再討論其他事。」

  只是可惜,景元帝想得很好,可是有人偏偏不願如了景元帝的願。

  「我要見皇上,讓開!」一聲呵斥在殿外響起,然後又是嬌滴滴的哭訴聲,「皇上,祺兒知道錯了,皇上便饒過她這一會吧……」

  良妃才被降為貴人,如今便大著膽子在養心殿吵鬧,劉福一路阻攔,便又不好將人得罪狠了,只能一路勸著、跟著到了養心殿。

  劉福面上焦急擔憂,心中卻暗道良妃愚蠢。

  皇上才發了一頓怒火,這時候來哭訴,好比火上澆油,簡直愚蠢至極。

  養心殿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進,侍衛毫不顧忌良妃,直接將人攔在殿外。

  景元帝聽著殿外鬧哄哄的,心中鬱氣頓生,便在殿中傳劉福。

  劉福進了殿、施了禮,便老老實實站在御案前等著景元帝吩咐。

  景元帝鋪開一道聖旨,狼毫蘸墨,唰唰的寫下一道聖旨,趙清毓看著聖旨內容,只嘆可惜。

  後宮皇子皇女中,雖說趙祺心思不端,可也算是他們之中出挑的,如今將她剔除去,再看看眾皇子皇女,趙清毓只覺稀疏平常。

  景元帝將寫好的聖旨扔給劉福,然後說道:「將良妃……貴人拖回汀蘭宮。」

  「是。」

  劉福走後,趙清毓問道:「爹將良妃一日連降四級,又將三公主貶為郡主,明天怕是要被滿朝文武百官說教了。」

  良妃和趙祺何種結局,趙清毓不關心,可是景元帝貶斥太過,會影響他的聲望。

  「哼,管他做甚!走,去你的承佑殿。」

  次日早朝,趙清毓同景元帝一起入朝,不出所料,參奏良妃一事的摺子如同雪花似的飄了過來。

  尤其是那些酸腐的文臣,拿著祖宗國法指責景元帝不是,甚至隱約將矛頭掉向趙清毓,毫不顧忌趙清毓大敗北漠和大忽安,收服小忽安之舉。

  只可惜,他們費勁口舌,被景元帝一言駁回。

  良妃和三公主此事已定,若再多言,便同良妃一般,連降四級。

  一時間,大殿內悄然無息。

  趙清毓出列啟奏:「西北和北境大勝,社稷安穩,功在神器,而此神器為西北賀家所獻,故而臣為賀家請賜!」

  賀家一事,趙清毓此前已經同景元帝商討過,兩人一致決定在朝堂上請封。

  朝堂請封,一來可以彰顯賀家榮光,二來也讓大恆朝臣、老百姓看看,只要你於朝廷有功,朝廷定不辜負你的忠心。

  「諸位愛卿以為,以賀家之功,如何賞賜才為恰當?」

  「臣以為,賞賜百金、匾額足以。」禮部尚書何平濤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