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旨意一出,雖說反響挺大,但並沒有反對之聲。這妃嬪能回家是天大的恩典,向來只有得寵的妃嬪能擁有。而妃嬪有一整天的時間回家省親,自然不能在外人面前拋頭露面,並且回到自己家總有一種回娘家的錯覺,不符合妃嬪的禮儀,所以在另外的地方見家人,自然是合適的。

  而家裡連個可以省親的園林都沒有,妃嬪好意思回家麼?這儀仗都沒地方擺吧?

  以上言論自然也是水靖命令近臣們傳出去的。那些人出靈活的主意不成,但耍耍嘴皮子,還是可以的。

  水靖下旨的時候,離元宵也就八九個月,這修個園林,也足夠了。只是這是在材料足夠的情況下。

  這麼大的恩典下來,若是沒能回家的妃嬪,豈不是臉上很沒光彩?待再見到其他「姐妹」,豈不是會一直被諷刺嘲笑?

  只有一些家不在京城的妃嬪雖說心酸,但好歹少了一樁事。不過水靖內院裡的妃嬪,除了原來親王府的老人之外,幾乎全是在京城中有宅子的勛貴。就算根基不在京城,但在京城也是有族人做官的。

  水靖下旨時說了,只要是回宗族,都是可以的,所以那些父母不在京城的妃嬪,也是可以回家省親,見見其他族人的。

  自守孝封宮之後,送女兒進宮的那些人已經許久沒有女兒的音訊。無論是真疼女兒的,還是需要這個榮譽的,或者是想要跟女兒探探宮裡的情況的,都開始張羅起來。

  這一張羅,原先自持清高,不願意得此殊榮的家族也忙著修建省親別墅——別人的女兒都回來了,自家女兒沒回來,豈不是讓女兒在宮裡很難過?

  這其中就有後族陳家。

  這陳家和陳皇后不睦,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知情人一想到之前陳家連皇后出嫁時的嫁妝都不願意出,就忍不住幸災樂禍。

  這水靖登基之後,陳家幾次想和陳皇后修復關係,但陳皇后完全沒有理睬的意思,甚至沒打算給自己兒子增加點繼位的籌碼,而是如同女子規範守則上寫的,規規矩矩的當她的皇后,讓陳家氣憤不已。

  後來陳家不就送了一閨女進宮嗎?還被封為嬪,讓陳家歡喜了好一陣子。只是後來就被周貴妃和吳貴人給壓下去了。

  對了,現在吳貴人已經也是妃了。

  這次省親,陳家本來想著,皇后不能出宮,他們這樣大肆的接待一個嬪,是不是有些不太好?但看著別人家修建園子迎接宮裡的貴人們回家省親,他們家出了一個皇后一個嬪,還冷冷清清的,似乎真有些說不過去。最後又在進宮與女兒見面的時候被那麼一哭訴,頓時也覺得不能再讓人看輕陳家了。

  雖然沒有皇后和咱家不親近,好歹咱家還有個嬪嘛。

  陳家如是想著,也加入了到處高價購買修建園林的材料的行列。

  陳家老太太是氣的不行,但她之前千方百計制止陳家把閨女送進宮裡都沒用,這次阻攔家中人修建園子,自然也是沒用的。陳老太太一生氣,就病倒了。

  只是陳家人忙著修園子,對老太太也沒多關照。

  後來還是陳家嫁出去的女兒一家進京任職,陳老太太的外孫媳婦碰巧有了身孕,陳家長輩又去了,陳家女兒就央求著陳老太太先來她家住一段時間,照看一下外孫媳婦,說自己忙著丈夫進京的事,已經身心俱疲。

  陳家人早就嫌棄老太太煩,只是為了孝順,表面上還得捧著老太太。現在聽著有人接老太太走,求之不得。陳老太太就這麼住進了女兒女婿家中。

  當然,之後陳老太太就沒回去過陳家了。

  ..................................

  「幸虧姑姑和姑父回京了,不然奶奶……」陳凝安拉著水珏的手泣不成聲。

  水珏安慰道:「嫂子安心吧,陳老夫人以後就安心了。余大人是個好人,又是在陳老夫人跟前長大,以後會好好孝順陳老夫人的。」

  陳老夫人姓余,這女婿也是余家的,叫俞磊。雖說和陳老夫人隔著一房,卻也是堂親。余磊自幼父母雙亡,其父母和陳老夫人及當時還活著的陳老爺關係很親近,陳老爺便把余磊接到身邊教養,吃住都和陳家的長公子陳義在一起。雖說余磊和陳義一文一武,但顯然感情也是十分好的。

  陳凝安的姑姑原先兩個哥哥都比較親近,但因著陳裕夫人對這個受寵的小姑很是不喜,所以連帶著她和陳裕的關係也漸漸疏遠了。

  因著余磊是聖德皇后父親的門生,當聖德皇后一脈被打壓的時候,余磊自然也被貶官去了外地。不過在得知陳凝安被欺負的時候,陳凝安的姑姑還是來信大罵了陳裕一頓,最後被惱羞成怒的陳裕禁止和家中書信來往。不過陳老太太心疼女兒,總是和女兒有往來,陳裕也不能阻止。

  陳凝安的姑姑借送東西給陳老太太的理由,每年都有給陳凝安送東西銀兩,因此雖說沒見過這姑姑幾面,陳凝安也是對其很親近的。

  余磊在水靖漸漸重新受寵的時候,官位自然也在提升,只是一直都在外地。

  畢竟外地有許多官職都很重要,在水靖找到合適的人替換之前,並不敢讓余磊離開。所以余磊是在水靖培養的年輕官員到位之後,才回京任職。

  余磊一進京,直接就是禮部尚書,可謂是風光無限。

  因著從小被養在身邊,余磊對陳老太太的感情如同當親生母親一樣。現在聽著陳老太太病了,陳家居然對其不聞不問,當然和妻子商量,借著媳婦懷孕的機會把陳老太太接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