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硝子蝴蝶》作者:蜜月【完結+番外】

  簡介:

  「我不跟藝術家談戀愛。」唐荼對此深信不疑,他不願做靈感的犧牲品,讓那些多情的藝術家予取予求,再隨時準備好被拋諸腦後。

  可阮幼青卻像一團安靜墜落的星火,他明知等待他的興許會是被燒成灰燼的危險,卻依然不可自控地撲過去。

  ****

  都市,極致浪漫 1V1 主攻!!!高亮!主攻!!!!!

  阮幼青(攻)x唐荼

  患有聽障的玻璃藝術家(攻)x溫柔富有的藝術品經紀人

  ——————

  攻有顏有才華,受有錢有地位有發現美的眼睛。彼此欣賞彼此尊重,沒有工具人,他們都不完美。

  沒有偏向,算互寵,【不適合】各種雷點多的控黨閱讀。

  第1章 入伏

  草坪邊緣不知是被過度踩踏,還是天干氣燥,春末還精神抖擻的小草芽到了夏季反而軟趴趴倒在沿石上。

  一路挑著樹蔭的位置走,偶爾有光斑從樹葉間隙里落下來,眼前忽然一明,又一暗。

  阮幼青掀開小超市的塑料門帘,被空調房門內外的溫差激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他越過一排排小零食和日用品貨架,徑直走到冰櫃前隔著透明的玻璃尋覓了一下,迅速拉開櫃門,目的明確地抓上了一隻藍色包裝的波子汽水冰棒,合上拉門確認沒有留縫隙,才轉身去收銀台。

  厄爾尼諾現象讓今年夏季熱得早,才入六月就開始偶有超過35度的高溫天,恰逢畢業展布展又要忙前跑後當半個裝修工人用,每個人都汗濕到布料緊緊黏合住皮膚,同一天要換兩套衣服才過得去。

  阮幼青撕開冰棒包裝,木棒上是方方正正的半透明嬰兒藍冰磚,盛夏里沁人心脾地冒著絲絲縷縷涼氣,看著就解暑。他摘下金屬黑色的耳塞,周圍的雜沓立時朦朧起來,像那些聽慣了的蟬鳴聲,流水聲,嗡嗡嘩嘩,沒一會兒就變為可以忽略的白噪音。

  堵了一個上午耳朵里有些潮熱,他鬆開手,只用牙齒叼住冰棒,撕開包裝用酒精棉片清理了一下耳堵,將酷似藍牙耳機的東西扔進褲子口袋。世界在此刻終於回到了獨屬於他一個人的安靜地帶。

  他忙裡偷閒站在小超市門口慢吞吞吃冰棒,塑料PU門帘縫隙里總能漏出些冷氣,周圍熙熙攘攘,偶爾有人側目瞄他,他就淡定地望回去,多數人會躲掉他的目光,女孩子們不管長到什麼年紀都像小鳥,充滿好奇心卻有忍不住害羞。

  這半個多月是他們美院畢業生的藝術作品展,同時對校外開放,為了吸引生源還大肆營銷了一通,認認真真做了宣傳主頁,彩印了小冊子,翻開的扉頁里是院史名人,前半冊是七月的研究生畢業展作品介紹,翻到後半本,才是本科生畢業展的內容。認真說起來他們美院也算是傳統名校,尤其是院裡幾個坐鎮導師都是藝術圈子裡有頭有臉的人物,上個季度香港藝術品拍賣會上還有一副他前導師李雲川的作品,新中式油畫,拍出了八位數天價,這著實成了藝界話題,還上了新聞,這幾天阮幼青在展子上做志願者時,自然少不了帶著自家孩子來的高中家長問起這位傳奇人物,說是想讓孩子瞻仰一下大師畫作。阮幼青一邊禮貌引他們去展廳一邊遺憾地表明,非常不巧,這是學生作品展,並沒有退休導師的畫作。

  那樣貴重的作品即使是面向公眾展出,也只會在清淨高雅的美術館,怎麼會在這個亂糟糟的地界呢。

  他心裡盤算著吃完冰棒如果還沒人發現他不在,乾脆就回去宿舍里收拾東西。反正現場魚混雜,除了一些個業界同行前輩和應邀前來的評論家攝影師,真心看展的人怕是連半數都不到,多數人只圖個熱鬧發發朋友圈而已。無門檻的展覽導致了許多剛放假的小孩被家長拎來湊熱鬧,畢業生們每天最重要的任務是抽出一批人手負責保護現場的作品不要被沒輕沒重的熊孩子們破壞,聽說前兩屆均有作品遭毒手,最終也都不了了之,畢竟一句孩子還小就可以應對大多數問題。

  這種時候阮幼青就有些慶幸,展廳的好位置從來都是讓給西畫和國畫這樣的架上藝術的,占比至少有百分之九十,剩餘的也多是攝影書法。他的作品在小展廳的最角落,是這一屆為數不多的雕塑作品,許多人壓根不往裡走,應他個人要求周圍沒有布燈,容易被人忽略,不過若是遇上有心人自然會發現其中玄機。

  他打定主意回宿舍,口袋裡的手機卻不合時宜震動起來,掏出一看是學姐叫他立刻回展廳,有人要見他。學姐兩句話用了滿滿一排感嘆號,阮幼青三兩口嚼掉冰棒,抽了張紙巾邊擦手邊往展廳一路小跑,小心翼翼穿過一叢一叢人群。

  學姐是展子負責人之一,對學弟學妹也向來上心,從不誆騙人,說有人著急找他一定不是什麼無關緊要的阿貓阿狗,說不定是導師引薦了什麼人?又或許是有人看中他手藝,還是介紹工作?阮幼青最近為此頗費周章,如果是就再好不過。

  大四這一整年他都沒有尋到一個滿意的出路,眼見著同系的畢業生一個個有了著落,有人讀研有人轉行,有人去了遊戲設計公司,有人去了設計院,學姐一直勸他換個方向,不要一門心思只想著玩玻璃這種小眾材料,連油畫這樣被市場認可的傳統的項目,做純藝都是很艱難的,何況連單獨專業都辟不出的玻璃藝術。導師也說過,往前後那麼倒十年,都不一定有第二個以玻璃為主要媒介的學生在,自然難以令人信服。如果要謀出路,還是要以現實為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