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頗散漫地坐在亭中,湊過去嗅了嗅藥膳的味道,側頭同她說話。

  玉嫵被他說得笑了,抬手輕捋鬢髮。

  謝清玄忍不住也勾起了唇角。

  「帶了大禮誠心投奔,卻換來這般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態度,不就是暗自吃醋了麼。他其實很在乎她,對不對?就是脾氣臭了點,不懂她真正想要什麼。」他拍拍虎子的腦袋,自語般低聲道:「但願這回,貧道能幫上些忙。」

  虎子似乎聽懂了,趴在他腳邊望向玉嫵,目光安靜,甚是乖順。

  浮雲飄過,滿園天高氣爽。

  *

  秋氣漸濃,八月初,京城裡發生了兩件大事。

  頭一件是喬國舅受責降職。

  自打喬氏封了皇后,便深得乾明帝寵信疼愛,原本只是尋常門第的喬家隨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非但喬氏的姐妹各自得了封號,在當地受盡推崇,就連當初屢屢落第,才學不顯,只因胞妹嫁入帝王家才謀了個兵部官職的喬公度都屢屢升遷,青雲而上。

  其實比起先皇后戚氏背靠軍權、才學出眾的家世,喬家的門第實在普通。

  喬氏初入王府時,只是個媵的身份,全憑美貌和性情手腕得了寵愛,在誕下孩子後加以孺人封號,所得榮寵僅遜於王妃戚氏。

  後來乾明帝登基為帝,喬氏憑著兩個孩子居於妃位,漸而成了貴妃、皇后。

  論端莊賢良,她半點不及戚氏。

  甚至打理後宮、輔佐帝王的手腕上,她也遠遜於戚氏,未必夠母儀天下的資格。

  但她有一樣占先,便是出身。

  本朝自太.祖開國以來,連著兩代帝王皆受外戚干政之禍,被內宮婦人和邊關重將聯手挾制,以至險些動搖朝堂根基。乾明帝當初登基時沒少受戚氏助力,待真的坐上了皇位,卻仍心生忌憚,恐戚氏權位過重,尾大不掉。

  相較之下,喬氏則極易拿捏。

  讓這般毫無根基的門第成為外戚,凡事皆有求於皇權,也能令帝王放心不少。

  是以喬氏一族頗得信重,榮寵無雙。

  這回喬公度薦人不淑惹得帝王大怒,當眾斥責貶斥,著實十分罕見。只因喬氏居於中宮,楚王兄弟又是極得帝心的王爺,無人匹敵的盛寵擺在那裡,沒人敢議論,消息散播得也極慢。

  第二件大事,則是淮陽王攜妻逛街。

  這件事,卻可謂轟動京城。

  須知淮陽王年少英武,戰功赫赫,以元後嫡子的身份親赴沙場,一路所向披靡打通商道,京城百姓無人不知。後來太子被廢,他重病臥床,被塞了個小官之女沖喜也無甚起色,奄奄一息等死的消息傳得人盡皆知。

  如今戰事十萬火急,淮陽王府卻無半點動靜,滿京城的人都以為,昔日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那位殺神,如今定是只剩一口氣吊著,再也無力站起來了。

  誰知他竟會忽然醒來,好端端地在鬧市現身?

  最先被震驚的是王府門口的侍衛。

  日上三竿,親事府負責府門戍衛的那幾位酒囊飯袋如常換了值,名為守衛,實則監看。

  同往常一樣,王府外門可羅雀,除了風吹落葉不見半個訪客。

  幾人精神抖擻地站了會兒,身姿漸漸就塌了下去,正無趣犯困,耳邊卻傳來一聲厲喝。

  「王府門口,誰許你們玩忽職守!」

  熟悉的聲音來自帳內府典軍狄慎,雖非親事府長官,卻是沙場歷練出的狠厲人物。

  侍衛們不敢得罪他,忙站直身姿瞧過去。

  這一瞧,頓時跟見鬼似的愣住了。

  只見久病不起的淮陽王身姿巍峨地站在影壁處,烏金冠束髮,蹀躞系在腰間,一身玄色錦衣磊落端貴,秋日艷陽下英姿勃發。唯有神情冷沉,哪怕隔了十多步的距離,仍令人心中一凜,不敢逼視。

  他的身旁,美人華服麗飾,正是孺人鍾氏。

  侍衛們下意識行禮拜見,卻直到周曜跟玉嫵登車出府轆轆遠去時,仍面面相覷,神情茫然,懷疑是方才看花了眼。

  長街上,情形也是相似。

  周曜這回出行時與玉嫵同乘華車,非但讓狄慎挑選數位精幹侍衛隨行,還帶了親王出行的儀仗開路,動靜甚是張揚。隊伍出了王府後,先是到鬧市繞道露了個面,而後拐道向東,去了珠璣街。

  京城之中,要論最揮金如土的地方,莫過於珠璣街。

  這地方離皇宮頗遠,東西綿延三四里,當中儘是綢緞莊、成衣鋪、金銀店、首飾行。且每一家皆是京城裡響噹噹的名號,隨手拿一件東西出來都不下百金之數,因著各家店面皆修得奢豪,整條街愈發顯得珠光寶氣,鼎盛繁華。

  能來珠璣街的自然都是達官顯貴、富戶高門。

  周曜的車駕一經駛入,當即引來矚目。

  高門貴戶之中,哪怕少有人見過淮陽王真容,卻多認得王府的徽記。就算離得遠看不清徽記,親王出行的儀仗原就僅遜於東宮太子,絕非等閒公侯卿相可比,那侍衛開道,女官隨行的隊伍逶迤行過來,誰都知道裡頭不是王府的人,便是公主府的人。

  這般張揚上街,也不像如今幾位王爺公主的做派。

  周遭眾人難免好奇,暗自打量。

  等華車停穩,侍衛肅立,就見錦繡簾帳掀動,年輕的男子金冠華服散漫而出。

  看年紀不是楚王周昊,更不是駙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