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鍾慶年不得不剎停,無論按喇叭還是鳴警笛都沒有用,每次勉強起步,便有人拍打著車廂喊,軋死人啦!軋死人啦!而更多的人還在蜂擁而至。他奮力推開車門,對空中鳴槍,那些人被槍聲嚇了一跳,但手腳也僅只停了半秒。是在賭他不敢直接對人射擊,也是覺得法不責眾,就算他敢,槍子兒不至於打到自己身上。這可是錢啊,跟錢比,命又算什麼呢
直到趙淮原的車子趕到,幾個巡捕吹著口哨衝下來,手持警棍驅散了人群,但福特轎車已經不見蹤影。兩輛警車分了兩路,繼續往北,一個崗亭一個崗亭問過去,伯頓路,海寧路,北四川路,靶子路,一直到公共租界的邊沿匯合,駐守路口的日本巡捕告訴他們,從沒見過這麼一輛牌照號碼為 476 的黑色福特轎車。
程佩青只覺頭皮發麻。回想方才,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直到看見滿天飛舞的鈔票才完全確定偵緝處的情報沒有出錯。他們要找的就是這個人,葉少鈞。而這個人,已經逃之夭夭了。
夜幕降臨,雲層後面滾過一陣雷,隆隆聲由遠而近,像是終於撕破了一幅繃緊的鼓皮,雨水一滴兩滴地砸落,越來越密,越來越沉重。所有人都已經放棄了,等著回去交差,只有鍾慶年還俯身在引擎蓋上看一張商務印書館新測的上海地圖,手指沿著細微的道路描畫,然後折起來,扔給程佩青,說:「你放心,我一定會找到他的。」
程佩青冷笑,一句話已經到了嘴邊,卻又覺得說與不說都沒有意義——就憑你,怎麼找呢
巡捕們怨聲載道,但鍾慶年堅持。他默不作聲,又好像到了暴怒的邊緣,神色陰沉,頜骨緊扣。他們都怕他,只好跟著他一點點地找過去,甚至遠到越界築路的區域,天主教女學堂,商務印書館的印刷廠,延緒山莊,日本人小學校。時間點滴流逝,搜索的範圍越來越大,目標就好像一滴水溶進汪洋,希望越來越渺茫。
直至深夜,他們終於發現了那輛牌照號碼 476 的黑色福特轎車,被拋棄在寶山路水廠附近的一座旱橋下面。
程佩青從警車上下來,跟著鍾慶年朝橋下走,西裝外套總算脫掉了,裡面的亞麻布襯衣已經濕透,緊貼在身上,分不清是因為汗還是雨。水傾洪而下,像個巨大的琉璃鐘罩在他頭上,幾乎找不到喘氣的空隙。他甚至有一種錯覺,自己會淹死在這裡。
室外的氣溫已經降下來,福特停在一片黑寂中,車窗玻璃上滿是霧氣,看不清車內的情況,但沒有人天真地以為裡面還會留著任何線索。直到鍾慶年按下把手拉開車門,一股濕熱的血腥氣撲面湧出來。
手電筒的白光照進去,程佩青看到那個藝名樓小瓊的女人倚坐在後排位子上,像一隻鬆了線的木偶,頭和手優雅地垂落,好像已經死了,精巧的面孔脫了妝,蒼白得宛如一片撕碎的宣紙,衣服被血和汗水浸濕,襦裙掀到膝上,兩腿之間有一小團污濁的肉體,拖垂到她腳下的血泊里。
鍾慶年俯身下去,雙手捧起那個東西,方才意識到那是個嬰兒,紫灰色的皮膚薄到近乎透明,渾身滿是血和胎脂,黏著幾張各種顏色的殘幣,依稀辨得出是軍鈔,美元,還有英鎊,也許有真的,也許都是假的。
忽然間,胎盤下來了,女人喘過一口氣,不像是活物發出來的,倒好像是一個無生命的空腔最後的嘯鳴。臍帶另一端的嬰兒卻有感應,渾身顫抖了兩下,開始啼哭。
但那並非真正的哭泣,沒有眼淚,沒有感情,只是聲帶的震動,表達這世間最自私的欲望,告訴別人它在這裡,要吃,要溫暖,要活下去。
第4章 1940年秋
綠色銅護套屋頂之下,是一座巴西利卡格局的舞廳,燈光璀璨,拱券高聳,中間一層煙霧繚繞,宛如這人造天地之間稀薄的雲層,再往下看,才是攢動的人群。
夜已經深了,鍾欣愉還在跳舞,和著爵士樂的節奏,一次又一次被捲入舞池的中心,再向著邊沿漂搖而去。
一首狐步,一首快步,而後必有一首華爾茲,是此地多年不變的規矩。除此之外,還有斯滕格斯雞尾酒,穿燕尾服的東歐琴師,一口白牙的黑人歌手和染成金髮的俄國舞女。
坐船回國不過一個禮拜,她每晚都會到這裡來,身邊的男伴有外國銀行的高級職員,也有字林西報的記者。有的是與她同船來的,也有的是到了上海之後才結識的,但他們都對她的來路和企圖心知肚明——為了謀一份差使,或者釣一個夫婿,甚至不是真的差事,真的夫婿,也不要緊。
像她這樣的女人——他們都聽得出來她英文講得很好,舉止與體態無可挑剔,但又不可能不注意到她的高跟鞋有磨損的痕跡,旗袍穿來穿去總是那兩件,有些疲態了——她顯然讀過書,但沒有財產,沒有家世,看年紀,早就錯過了大眾觀念里適合結婚的機會,大約已經上過男人的當,而且不止一次。在眼下這樣的年月,她最好的出路也不過就是如此了。
喧沸的音樂和談笑聲後面,隱約傳來的飛機引擎的嗡鳴。鍾欣愉回頭朝窗口望去,發現周圍的人都仿若未聞,繼續跳舞,繼續飲酒聊天。
就是在這個時候,她看到了林翼。
不確定他是什麼時候進來的,只跟她隔著幾張圓桌,和兩個西僑坐在一起,右手指間夾著一支香菸,身上穿的禮服西裝一看就是量體定製的貴重貨色,前襟襯衣雪白,熨得筋骨分明,領口翻出兩個尖角,下面是飽滿的白緞子領結,就連袖扣都是整粒阿斯特切割的方鑽。身邊的女伴穿一件石青色緞子禮服,香肩半露,面孔極美,一頭金髮褪出一點點黑色的髮根,看起來像是混血舞女。
直到趙淮原的車子趕到,幾個巡捕吹著口哨衝下來,手持警棍驅散了人群,但福特轎車已經不見蹤影。兩輛警車分了兩路,繼續往北,一個崗亭一個崗亭問過去,伯頓路,海寧路,北四川路,靶子路,一直到公共租界的邊沿匯合,駐守路口的日本巡捕告訴他們,從沒見過這麼一輛牌照號碼為 476 的黑色福特轎車。
程佩青只覺頭皮發麻。回想方才,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直到看見滿天飛舞的鈔票才完全確定偵緝處的情報沒有出錯。他們要找的就是這個人,葉少鈞。而這個人,已經逃之夭夭了。
夜幕降臨,雲層後面滾過一陣雷,隆隆聲由遠而近,像是終於撕破了一幅繃緊的鼓皮,雨水一滴兩滴地砸落,越來越密,越來越沉重。所有人都已經放棄了,等著回去交差,只有鍾慶年還俯身在引擎蓋上看一張商務印書館新測的上海地圖,手指沿著細微的道路描畫,然後折起來,扔給程佩青,說:「你放心,我一定會找到他的。」
程佩青冷笑,一句話已經到了嘴邊,卻又覺得說與不說都沒有意義——就憑你,怎麼找呢
巡捕們怨聲載道,但鍾慶年堅持。他默不作聲,又好像到了暴怒的邊緣,神色陰沉,頜骨緊扣。他們都怕他,只好跟著他一點點地找過去,甚至遠到越界築路的區域,天主教女學堂,商務印書館的印刷廠,延緒山莊,日本人小學校。時間點滴流逝,搜索的範圍越來越大,目標就好像一滴水溶進汪洋,希望越來越渺茫。
直至深夜,他們終於發現了那輛牌照號碼 476 的黑色福特轎車,被拋棄在寶山路水廠附近的一座旱橋下面。
程佩青從警車上下來,跟著鍾慶年朝橋下走,西裝外套總算脫掉了,裡面的亞麻布襯衣已經濕透,緊貼在身上,分不清是因為汗還是雨。水傾洪而下,像個巨大的琉璃鐘罩在他頭上,幾乎找不到喘氣的空隙。他甚至有一種錯覺,自己會淹死在這裡。
室外的氣溫已經降下來,福特停在一片黑寂中,車窗玻璃上滿是霧氣,看不清車內的情況,但沒有人天真地以為裡面還會留著任何線索。直到鍾慶年按下把手拉開車門,一股濕熱的血腥氣撲面湧出來。
手電筒的白光照進去,程佩青看到那個藝名樓小瓊的女人倚坐在後排位子上,像一隻鬆了線的木偶,頭和手優雅地垂落,好像已經死了,精巧的面孔脫了妝,蒼白得宛如一片撕碎的宣紙,衣服被血和汗水浸濕,襦裙掀到膝上,兩腿之間有一小團污濁的肉體,拖垂到她腳下的血泊里。
鍾慶年俯身下去,雙手捧起那個東西,方才意識到那是個嬰兒,紫灰色的皮膚薄到近乎透明,渾身滿是血和胎脂,黏著幾張各種顏色的殘幣,依稀辨得出是軍鈔,美元,還有英鎊,也許有真的,也許都是假的。
忽然間,胎盤下來了,女人喘過一口氣,不像是活物發出來的,倒好像是一個無生命的空腔最後的嘯鳴。臍帶另一端的嬰兒卻有感應,渾身顫抖了兩下,開始啼哭。
但那並非真正的哭泣,沒有眼淚,沒有感情,只是聲帶的震動,表達這世間最自私的欲望,告訴別人它在這裡,要吃,要溫暖,要活下去。
第4章 1940年秋
綠色銅護套屋頂之下,是一座巴西利卡格局的舞廳,燈光璀璨,拱券高聳,中間一層煙霧繚繞,宛如這人造天地之間稀薄的雲層,再往下看,才是攢動的人群。
夜已經深了,鍾欣愉還在跳舞,和著爵士樂的節奏,一次又一次被捲入舞池的中心,再向著邊沿漂搖而去。
一首狐步,一首快步,而後必有一首華爾茲,是此地多年不變的規矩。除此之外,還有斯滕格斯雞尾酒,穿燕尾服的東歐琴師,一口白牙的黑人歌手和染成金髮的俄國舞女。
坐船回國不過一個禮拜,她每晚都會到這裡來,身邊的男伴有外國銀行的高級職員,也有字林西報的記者。有的是與她同船來的,也有的是到了上海之後才結識的,但他們都對她的來路和企圖心知肚明——為了謀一份差使,或者釣一個夫婿,甚至不是真的差事,真的夫婿,也不要緊。
像她這樣的女人——他們都聽得出來她英文講得很好,舉止與體態無可挑剔,但又不可能不注意到她的高跟鞋有磨損的痕跡,旗袍穿來穿去總是那兩件,有些疲態了——她顯然讀過書,但沒有財產,沒有家世,看年紀,早就錯過了大眾觀念里適合結婚的機會,大約已經上過男人的當,而且不止一次。在眼下這樣的年月,她最好的出路也不過就是如此了。
喧沸的音樂和談笑聲後面,隱約傳來的飛機引擎的嗡鳴。鍾欣愉回頭朝窗口望去,發現周圍的人都仿若未聞,繼續跳舞,繼續飲酒聊天。
就是在這個時候,她看到了林翼。
不確定他是什麼時候進來的,只跟她隔著幾張圓桌,和兩個西僑坐在一起,右手指間夾著一支香菸,身上穿的禮服西裝一看就是量體定製的貴重貨色,前襟襯衣雪白,熨得筋骨分明,領口翻出兩個尖角,下面是飽滿的白緞子領結,就連袖扣都是整粒阿斯特切割的方鑽。身邊的女伴穿一件石青色緞子禮服,香肩半露,面孔極美,一頭金髮褪出一點點黑色的髮根,看起來像是混血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