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離開平山縣前,好多百姓自發來為他們送行,各種各樣的農產品塞了一馬車,還有一些想要巴結陸予風的富商們送來的禮物和銀兩。

  與齊大人分別前,他跟江挽雲說想要《小蘭傳》這個故事的版權,帶回京城刊印成話本和編排成雜劇,給世人傳唱,用以警醒貪官污吏和宣言不畏強權的勇氣。

  江挽雲自然是同意的,齊大人當場便付給她一百兩銀子,待後續刊印的東西銷量好的話,她還可以再得到分紅銀子。

  如此七七八八算下來,她手頭裡又有了幾百兩銀子。

  朝廷後續應該還會再賞賜一些東西下來,她也不算太虧。

  馬車在巷口停下,陸予風先下來,而後扶著江挽雲下車,人太多了馬車不好進去,只有先把東西搬過去了。

  男人們開始搬東西,女人小孩們則親親熱熱地簇擁著他們往裡走。

  剛一進院子,陳氏就趕緊叫兩個下人和媳婦把凍著的雞鴨魚肉解凍,又叫人去街上買新鮮菜,今晚一定要好好接風洗塵。

  陸父則把自己泡了大半年平時不捨得喝的酒搬出來給兒子兒媳暖身子。

  「快,洗洗手,餓了吧?先吃點熱乎的。」

  江挽雲和陸予風各自洗了手臉換了衣服出來,桌上就已經擺上了熱氣騰騰的芝麻花生紅糖湯圓,還有一大盤子新炸的小酥肉。

  馬上過年,大伙兒都窩在家裡弄吃的,湯圓是早就打好了的,備著過年時候吃。

  江挽雲和陸予風在外奔波這麼久,終於回到家後,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看著陸家人關懷的表情,江挽雲抱起碗開始美滋滋地吃湯圓。

  沒過一會兒陳氏就在叫吃飯了,滿滿兩大桌子擺不下,幾乎把所有冬季能用上的食材都用上了。

  「平日裡娘看見什麼好吃的,都說要留著等你們回來吃呢,這下可算是吃上了。」

  「三叔三嬸,你們出去這麼久,是去幹嘛去了?為什麼會有穿盔甲的人送你們回來呀。」

  面對陸家人好奇的眼神,陸予風只有挑挑揀揀把重要的事說了,略過了驚險的部分,但還是聽得大家義憤填膺,紛紛大罵狗官無恥。

  直到最後聽說楊懷明跳下懸崖摔死了方才解氣。

  既然人回來了,就該好好準備過年了。

  桃花灣的新年是傳統又熱鬧的,過年前幾天大家便回去打掃屋子收拾東西,待過年那幾日,日日鞭炮聲響不停。

  因為今年陸家出了個舉人,來桃花灣走親戚的人便格外多,陸家院子幾乎日日爆滿,就算是沒啥事也要進來湊個熱鬧。

  陳氏日日嘀咕這瓜子花生怎麼吃得這麼快,陸予山則是恨不得長了四隻手才掃得完院子裡的瓜子皮。

  《小蘭傳》也傳到了平橋縣來,人們自然也聽說了陸予風和江挽雲的經歷,便日日纏著陸予風說說當時的事兒,這幾日陸予風天天喉嚨都是痛的。

  新年是要祭祖的,陸予風如今儼然已成了陸氏宗族裡身份最高的人之一,祭祖都被叫去站在前排,正月時不是被這家請去喝酒就是被那家請去吃飯,還有那打著主意想把自家的女兒嫁到陸家做妾的,不過都沒成功,別說陸予風不答應了,陳氏直接就把人攆走。

  熱熱鬧鬧過了年,元宵節前一天回了縣城,吃湯圓,看花燈,逛廟會,出了節後,陸予風就要收拾東西去京都了。

  陳氏把家裡收的禮物都換成銀子,足有兩千兩,都給了江挽雲帶著,京都不比家裡,花銷肯定很大,去了又要吃喝拉撒,又要開店,又要花錢走關係買人情,沒點銀子怎麼行。

  隨州離京都並不遠,春節後河水就開始解凍了,航運恢復,乘船去江都只要幾天。

  到了京都後江挽雲便趕緊去租了個小院子,一個月要五兩銀子,比縣城翻了五倍,安頓下來後陸予風便開始專心複習,她則領著杜華小松和玉蘭去租鋪子。

  這次陳氏讓玉蘭也跟著來了,一是讓她見見世面,且方便照顧一下江挽雲,二是讓她和杜華培養培養感情。

  京都的鋪子更貴,一個月至少二十兩銀子起步,江挽雲忍著肉疼租了一間不大不小,地段還不錯的鋪子後就開始搞裝修。

  裝修才搞一半,春闈便開始了。

  這次參加考試的可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舉子,江挽雲把陸予風送到門口,墊腳看著前面,儘管知道陸予風肯定不會考差,但她心裡還是有點露怯,陸予風被耽誤了那麼些天,能行嗎?

  她會不會記錯了,萬一原著里陸予風不是這次中的狀元而是三年後呢?

  反倒是陸予風自己心情很輕鬆,他自小記性好,夫子們又誇他悟性高,尋常人背誦十遍所獲得的東西,他可能一兩遍就夠了,所以雖然時間緊,但他並沒有覺得自己複習得不夠。

  「進去之後別緊張,像平時做文章那樣就是,放平心態。」江挽雲替他整理整理衣服,非常鄭重地囑咐他。

  陸予風垂頭看她,道:「若是我這考不……」

  「呸!」江挽雲眼睛一瞪,「不許說不吉利的話。」

  陸予風笑了笑,無奈地接過她手裡的東西,擺了擺手往裡走去。

  她看著他走進去,有點體會到了高考考場外的老母親是什麼心情了,等,等他考完,考完又要繼續等,等放榜,實在是煎熬啊。

  出成績這天早晨,京都的氣氛肉眼可見的緊張,貢院外面人頭攢動,就等著搶到第一手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