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是了,不管如何只要蕭易有所動作,結果都是一樣的。都不用沈寂主動說什麼,在蕭易的逼迫下蕭元景都會反抗,蕭易愛惜名聲,自然會將所有的黑鍋都壓在蕭元景身上,這樣才能名正言順,只不過被燕睢的出現打亂了他原本的計劃,他便將計就計的將蕭元景驅逐出大梁,再嫁禍給五皇子。
“所以,一旦兵變,蕭易眼下能放心用的只有謝余!”
而謝余,恰恰是揭開這一切的關鍵。
提這些時,沈寂的眼中的冷意藏不住,眉目間也再不似少年時那般眉眼舒展,魏叢愉伸開手覆在他的手上,輕聲道:“都會過去的,眼下只要將燕怛送回北狄便可安心。”
“過兩日,我同燕怛一道回北狄,我會帶著他的承諾回來。”
聽到魏叢愉的話,沈寂急忙阻止道:“不行,此事我去便可,那燕怛並非善類,他能答應咱們的條件也不過是因為眼下和大梁一樣內亂要除,又不堪重負罷了,窮兵黷武,北狄也早就是承受不起。”
魏叢愉卻是起身向後退了兩步,向沈寂行了個禮,鄭重道:“你與三皇子誰都不可輕易前去,定北候當以大局為重,燕怛王子今日沒有脅迫三皇子許諾,來日必然也不會在這樣的事情上翻船,我即來追隨候爺,便並非要依附與候爺,我想與候爺共同進退。”
“還請候爺顧全大局,成全我。”
沈寂不由得的失笑,旁人娶妻都是嬌柔順從只敢待在內院裡,他卻是不同的,比旁人多了能和他舉案齊眉,同共進退的。
如此,他還有何所求,忍不住伸手將人拉入懷中,在她發間輕輕印下一吻,應聲道:“我都依你。”
作者有話要說: 我想,愛情里或許不完全都是濃情蜜意,還有相互陪伴和扶持。
第80章 反悔
魏叢愉和燕怛還未出發就先迎來了一位故人,也不知他是怎麼從大涼城裡混出來的,但看這風塵僕僕的樣子也知道這其中必定是吃了不少苦頭。
魏叢愉忙遞了杯水給他,那人將頭上的兜貌摘了下來,露出一張清俊的面容,此人正是楊敬修。
楊敬修抬手接過魏叢愉遞來的水,平息片刻後才慢慢的飲盡,動作容緩優雅絲毫看不出來是潛逃出來的樣子。
一杯飲盡,魏叢愉正要再倒的時候卻被他抬手止住,他深深的吸了兩口氣才起身給蕭元景和沈寂行了禮。
蕭元景抬手攔住他,滿臉詫異的問道:“你,你怎麼來了?”
聞言,楊敬修抬頭看向沈寂,見後者點了點頭,楊敬修才開口說道:“我原就和候爺約定過,若是有朝一日我便會來投奔於他,如今也算是時機合宜。”
說是合宜,卻不免叫人唏噓,先帝殯天楊妃被迫殉葬,五皇子被污衊腰斬,死後淪為庶人不得葬於皇陵,皇子后妃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身為外戚的楊家。
楊敬修打量著眾人的神色,也猜的出他們心中所想,半晌後,故作輕鬆道:“倒也沒有那樣艱難,好在人都還在。”
“對對,好在人都還在,”蕭元景應和出聲,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以示安慰:”如今你既來了,便和咱們都在一處吧,只是不知道若是二......蕭易知曉,會不會為難楊將軍。”
楊苑廷現在已經不能被稱之為楊將軍了,手裡的兵權都被蕭易悉數收回,將人貶困在府里,雖沒有明面上的貶黜,可卻也沒差多少。
更何況大梁自從沒了沈岳忠之後的這幾年根本經不起和北狄的戰亂,眼下這個時候蕭易更是急於將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大刀闊斧的將先帝留下的一些老臣們逼退,換上自己的人。他越欲穩固自己的地位,就說明他的地位就越不穩固。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得,但只有經歷在自己身上時,才能感同身受。
楊敬修從大涼城裡出來,自然清楚大涼城中如今的局勢。
蕭易所做的那些事情均被掩蓋著,可若被揭開那一日,弒君殺父,慘害手足,沈寂攻下大涼城的那一日便是蕭易的死期。
思及至此,楊敬修從懷中拿出兩封信來,遞到沈寂面前:“這是臨行前魏小將軍交到我手中的,說是一定要交給小候爺。”
說著他又轉向魏叢愉說道:“魏小將軍說此時京中動盪不宜再傳書信,魏小姐只需放心,家中一切都好。”
沈寂將信展開後表情凝重起來:“這是姜斗的信?”
楊敬修並未看裡面的內容,但聽沈寂提到姜斗時也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他的視線落在那信上說道:“魏小將軍只說是王公公叮囑他一定要送出來的。”
“另外,還有一事,”楊敬修轉向蕭元景,恭敬的問道:“三皇子,先帝在世時,可曾留露出有想要立你為儲的意思?”
蕭元景被他這麼一問,有些錯愣,先帝雖然愛重他,也有心栽培,但對於此事卻是從未提過,他搖了搖頭道了句:“並未有過。”
聽到這話,楊敬修嘆了口氣,他來之前,聽王公公的意思是他那裡有皇上立儲的詔書,只是還未來及的蓋上印璽。這蓋與不蓋之間的變數就有甚多,是聖心轉圜還是其他的也不得而知。
況且也不知道那聽來的消息作不作數,便也沒有將心裡的話說與蕭元景聽。
“所以,一旦兵變,蕭易眼下能放心用的只有謝余!”
而謝余,恰恰是揭開這一切的關鍵。
提這些時,沈寂的眼中的冷意藏不住,眉目間也再不似少年時那般眉眼舒展,魏叢愉伸開手覆在他的手上,輕聲道:“都會過去的,眼下只要將燕怛送回北狄便可安心。”
“過兩日,我同燕怛一道回北狄,我會帶著他的承諾回來。”
聽到魏叢愉的話,沈寂急忙阻止道:“不行,此事我去便可,那燕怛並非善類,他能答應咱們的條件也不過是因為眼下和大梁一樣內亂要除,又不堪重負罷了,窮兵黷武,北狄也早就是承受不起。”
魏叢愉卻是起身向後退了兩步,向沈寂行了個禮,鄭重道:“你與三皇子誰都不可輕易前去,定北候當以大局為重,燕怛王子今日沒有脅迫三皇子許諾,來日必然也不會在這樣的事情上翻船,我即來追隨候爺,便並非要依附與候爺,我想與候爺共同進退。”
“還請候爺顧全大局,成全我。”
沈寂不由得的失笑,旁人娶妻都是嬌柔順從只敢待在內院裡,他卻是不同的,比旁人多了能和他舉案齊眉,同共進退的。
如此,他還有何所求,忍不住伸手將人拉入懷中,在她發間輕輕印下一吻,應聲道:“我都依你。”
作者有話要說: 我想,愛情里或許不完全都是濃情蜜意,還有相互陪伴和扶持。
第80章 反悔
魏叢愉和燕怛還未出發就先迎來了一位故人,也不知他是怎麼從大涼城裡混出來的,但看這風塵僕僕的樣子也知道這其中必定是吃了不少苦頭。
魏叢愉忙遞了杯水給他,那人將頭上的兜貌摘了下來,露出一張清俊的面容,此人正是楊敬修。
楊敬修抬手接過魏叢愉遞來的水,平息片刻後才慢慢的飲盡,動作容緩優雅絲毫看不出來是潛逃出來的樣子。
一杯飲盡,魏叢愉正要再倒的時候卻被他抬手止住,他深深的吸了兩口氣才起身給蕭元景和沈寂行了禮。
蕭元景抬手攔住他,滿臉詫異的問道:“你,你怎麼來了?”
聞言,楊敬修抬頭看向沈寂,見後者點了點頭,楊敬修才開口說道:“我原就和候爺約定過,若是有朝一日我便會來投奔於他,如今也算是時機合宜。”
說是合宜,卻不免叫人唏噓,先帝殯天楊妃被迫殉葬,五皇子被污衊腰斬,死後淪為庶人不得葬於皇陵,皇子后妃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身為外戚的楊家。
楊敬修打量著眾人的神色,也猜的出他們心中所想,半晌後,故作輕鬆道:“倒也沒有那樣艱難,好在人都還在。”
“對對,好在人都還在,”蕭元景應和出聲,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以示安慰:”如今你既來了,便和咱們都在一處吧,只是不知道若是二......蕭易知曉,會不會為難楊將軍。”
楊苑廷現在已經不能被稱之為楊將軍了,手裡的兵權都被蕭易悉數收回,將人貶困在府里,雖沒有明面上的貶黜,可卻也沒差多少。
更何況大梁自從沒了沈岳忠之後的這幾年根本經不起和北狄的戰亂,眼下這個時候蕭易更是急於將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大刀闊斧的將先帝留下的一些老臣們逼退,換上自己的人。他越欲穩固自己的地位,就說明他的地位就越不穩固。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得,但只有經歷在自己身上時,才能感同身受。
楊敬修從大涼城裡出來,自然清楚大涼城中如今的局勢。
蕭易所做的那些事情均被掩蓋著,可若被揭開那一日,弒君殺父,慘害手足,沈寂攻下大涼城的那一日便是蕭易的死期。
思及至此,楊敬修從懷中拿出兩封信來,遞到沈寂面前:“這是臨行前魏小將軍交到我手中的,說是一定要交給小候爺。”
說著他又轉向魏叢愉說道:“魏小將軍說此時京中動盪不宜再傳書信,魏小姐只需放心,家中一切都好。”
沈寂將信展開後表情凝重起來:“這是姜斗的信?”
楊敬修並未看裡面的內容,但聽沈寂提到姜斗時也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他的視線落在那信上說道:“魏小將軍只說是王公公叮囑他一定要送出來的。”
“另外,還有一事,”楊敬修轉向蕭元景,恭敬的問道:“三皇子,先帝在世時,可曾留露出有想要立你為儲的意思?”
蕭元景被他這麼一問,有些錯愣,先帝雖然愛重他,也有心栽培,但對於此事卻是從未提過,他搖了搖頭道了句:“並未有過。”
聽到這話,楊敬修嘆了口氣,他來之前,聽王公公的意思是他那裡有皇上立儲的詔書,只是還未來及的蓋上印璽。這蓋與不蓋之間的變數就有甚多,是聖心轉圜還是其他的也不得而知。
況且也不知道那聽來的消息作不作數,便也沒有將心裡的話說與蕭元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