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2章 北狄

  蕭易回京後,片刻也不敢耽擱在府里,換了身衣服就直接進宮謝恩。

  剛入宮正好聽到皇上在安排狩獵守衛一事,蕭易便安靜的候在一旁並不出聲打擾,這其他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布置的七七八八了,唯有親衛禁軍的統領一事還尚待考慮。

  正說話間,王璐端著碗參湯走進大殿,見皇上正忙著腳下一頓便停在蕭易身旁一道候著。

  直到正事議完後,王璐才端著參湯走過去說道:“皇上,該是進補的時候了。”

  “恩,”皇上應著聲卻沒有伸手去接,而是轉頭看向蕭易,蕭易立刻上前將王璐手裡的參湯接過來,捧到皇上面前,恭敬的說道:“父皇,請用。”

  皇上這才收回視線將參湯接了過來,還未待入口就被蕭易止住,轉向王璐疑惑的問道:“王公公,這參湯里可加了旁的東西?為何有一股甘苦的味道?”

  聽到蕭易的話,皇上臉色凝重起來,聞了聞那碗參湯確實有股甘苦味,只是人參本就味甘、微苦,且人參的味道本就近似一股沉木的味道,所以當兩種苦的味道糅雜在一起時,這甘苦的味道便更重了些,若不仔細是注意不到還參了別的味道。

  皇帝的起居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王璐伺候皇上多年更不會粗心至此。

  “皇上,是奴才方才忘了說,前幾日皇上咳嗽的有些嚴重,是太醫開的方子說讓皇上進補的時候加些甘草止咳的,昨日起皇上就已經在用這個方子了,奴才還以為皇上沒反對便自作主張的讓下面人的加了,是奴才該死。”

  聞言,皇上神色鬆緩下來,說道:“這事你同朕提過,是朕忘了。”

  說到此處,又睨了蕭易一眼:“也難為你心細,這樣細枝末節的小事也能發現。”

  蕭易頷首退後兩步跪在地上正色道:“關於父皇的一切,兒臣都不敢有半點馬虎。”

  蕭易這樣表忠心的話不過是些漂亮話罷了,皇上聽在耳中受用卻是不信的。他親手斷了蕭易日後繼承皇位的可能,天家無父子,他不可能對自己一點恨意都沒有。

  可皇上冷眼瞧著蕭易,竟從他臉上看不出半分端倪來,方才聽到王璐回答時,蕭易也明顯是鬆了口氣,倒不像是裝出來的。

  皇上一時拿捏不准蕭易的真實想法,喝了參湯後將空碗遞到蕭易面前,蕭易恭敬接過後又伺候著皇上清口,做好這一切後,才恭恭敬敬的立在一旁。

  “在皇陵待著這幾個月可有什麼想法?”

  “兒臣守在皇陵時心有頗為感慨,不由得回憶起昔日師傅們所講述的大梁開國時的傳記,始祖皇帝造建大梁,□□皇帝開疆擴土,歷經數代到了父皇這裡大梁才算是創立了最安穩的盛世,兒臣居於盛世便更能體會到父皇的英明神武。”

  皇上問話時,緊緊的盯著蕭易的臉,見他未有絲毫情緒時,才信了他幾分,沒有一個皇帝在面對別人歷數自己的功績時不動心思的。聽了這話,皇上才勉強露出些許笑意來,抬手搭在蕭易的胳膊上站起身來:“你能有這些見地,可見這趟皇陵並不虛此行。”

  蕭易扶著皇上頷首道:“是,兒臣受教了。”

  “朕倒是還有一件事想要問你,當日朕當眾貶斥你,你竟絲毫也不介意?”

  聽到皇上這般問話,蕭易看著皇上,神色莫測。

  許久後,他才開口說道:“之於父子,兒臣心裡對父皇是有些氣的,兒臣氣的是父皇對兒臣的不信任,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之於君臣,兒臣對父親的每一個決定都絕無怨言,父皇與兒臣,先君臣,後父子,父皇如何罰兒臣,兒臣都不會有半分怨懟之心。”

  皇上剛要開口說什麼,就聽到蕭易繼續說起來:“兒臣至今還能記得,兒臣第一次學騎馬就是父皇親自教授的,幼時父皇也曾每日都考問兒臣讀書寫字,所以必定是兒臣哪裡行的不端才讓父皇生了兒臣的氣,只要父皇不傷心生氣便好。”

  蕭易的話,讓皇上有幾分動容。

  皇帝年紀大了,對於過去的事情本就容易緬懷,更何況皇上的子嗣不多,也正如蕭易所言,他年幼時皇上也曾善待過他,父慈子孝。

  “你能如此想,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了。”皇上嘆息一聲,走到窗前,如今已是五月,可站在窗口前皇上卻還是能感覺到迎面撲來的涼意,透過軒窗向外頭看了看,樹枝上的花兒都開起來了,粉色的,白色的簇在一起,是開的正好的時候,皇上站在大殿內仿佛都能聞到花香。

  蕭易順著皇上的視線看過去,神色軟緩下來平靜道:“正是花開的好時候呢。”

  北狄人還有幾日才能入京,除了每日要進宮伺候皇上進補喝藥之外,閒暇的這幾日裡蕭易倒是和蕭元景都玩在一處。

  沈寂不知道在忙些什麼,好幾次蕭元景派人去找都找不到人影兒,大家都知道鳳瀾的事,沈寂如今見不到人影倒也不奇怪。

  關于禁軍統領一事,蕭易和蕭元景私下聊天時倒也提過幾嘴,蕭易在皇上面前不好說這些,皇上這會好不容易才對自己緩合了幾分,犯不著因為這些事情再將父子情分生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