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聽到吳小花這麼說,呂佳期就不多口舌了,吳小花是個有主意的人,不需要她做過多建議,接著兩人又聊了些放假打算去哪裡玩之類的日常話題,差不多就掛了電話。
謝君竹給吳小花倒了杯果汁:「是佳佳嗎?」
「對,她說戴月瑤回國了,這都畢業好幾年了才回來,可能是要接手戴家。」吳小花輕聲解釋。
「戴月瑤啊,她爸媽只有她一個孩子,現在回國確實比較好,我們年紀差不多的都快完全接手家族生意了,就剩她還在外面。」謝君竹並不覺得奇怪。
家中有生意的,一般出國留學就是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只要在國外沒產業,基本都是回國來。
戴月瑤算是回來晚的。
兩人把這個事情當八卦隨意說了下,謝家近些年在謝君竹的掌控下已經跟原來的幾個老牌世家走得遠了些,像是避嫌。
還跟各種行業龍頭企業有聯繫的反而是吳小花,她做投資的,自然對各方面的人脈都熟。
戴家也在謝君竹避嫌的行列,左右生意交集不多,謝君竹在父輩簽下的合作結束後就沒再跟戴家有聯繫,平時頂多逢年過節互相恭賀一聲。
是以,現在戴月瑤回來了反而不用特地去重新聯繫,將來都不一定再有合作,等戴家宣布戴月瑤上任再去恭賀就可以了。
由於謝家最近一直在用龐大的資金填補投資窟窿,弄得公司員工人心惶惶,就連一些不入流的小報都在猜測謝家是否會因為謝君竹的幾個錯誤決策倒閉。
那些股東聽風就是雨,三天兩頭找吳小花麻煩,還打聽謝君竹這邊到底怎麼回事,吳小花覺得煩得要死,直接就清算自己的年假跑去跟呂佳期旅遊去了。
旅遊是兩人早就說好的,呂佳期忙了幾年一點空都沒有,方含雨跟呂爸爸想給她時間談個戀愛什麼的,就給她湊了個假期。
呂佳期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假期沒意思,就拉上了吳小花,剛好吳小花這段時間需要低調,又被股東們找得煩,直接就請假跑了。
兩人不好走太遠,就去了三亞,一時間好像回到了她們去海邊打工的那個暑假。
在相似的海邊,難免說起曾經的日子兩人都很是開心,她們真的許久沒見了,有說不完的話,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想著她們將來可能會結婚生子。
說到這個,吳小花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佳佳,我不會結婚,也不會生孩子,但是,我會給你的婚禮包個大紅包的。」
呂佳期愣了一下:「不結婚的意思,你是想一個人過?像自梳女那樣?」
濱城在民國時期有一種現象叫自梳女,那時候自梳女就是獨立打工的女人,自己梳起長發,一輩子不結婚。
那個年代世人愚昧,很多女人十幾歲就得被賣掉,換個好聽的說法就是嫁給一個所謂的好人家。
其實就是父母窮,把女兒賣掉,這樣可以換禮錢跟聘禮。
曾經女孩們沒有辦法反抗,直到工人階級出現,大批女性獨立工作拒絕婚姻買賣,自梳盤發,抗拒著吃人的婚姻。
自梳女們都是一輩子不結婚,靠自己的雙手打拼未來。
那種買賣的婚姻跟吳小花曾經的經歷完全一樣,若不是徐城沒有自梳女的存在,她上輩子就是死,也得衝到工廠里當一個自梳女。
只要宣布成為自梳女,其他人也會保護著她,自梳女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自發性合作,只要有一個自梳女被家人帶回去了,都等於她們的抗爭失敗。
自梳的事在濱城曾經很常見,吳小花一說一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呂佳期就想到了這個,在她的認知里,只有修女跟自梳女是一輩子不結婚的。
吳小花不是濱城人,不過學歷史的時候老師有談過這個,她明白呂佳期的意思,不過好像又有一點不一樣。
「我覺得沒到自梳女的地步,我只是不能接受婚姻跟生孩子,但是有個伴侶的話,應該還是能接受的。」吳小花猶豫著解釋。
就像某部老電影裡那樣,自梳女找一個互相標記在靈魂上的人,沒有婚姻、沒有孩子,但永遠相愛,互相扶持一輩子,比什麼婚姻孩子更動人且重要,吳小花想要的,就是那樣一份什麼都不參雜的感情。
第七十二章
呂佳期摸摸吳小花的頭:「感覺你這樣的要求, 應該沒什麼人會同意,畢竟在很多人眼裡,結婚生孩子才是女性存在的意義。」
「意義應該是自己定的, 不是別人。」吳小花平靜地說。
過去四十多年的經歷告訴她,人活著就應該只愛自己, 或許還可以愛一下對自己好的人,但永遠不能越過自己去。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光溜溜獨自到來, 走也是孤零零一個人走,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要把自己存在的意義交到別人手上?
呂佳期想了想,說:「你說得對,不過我還得有個孩子, 不然我家這麼多財產,要是便宜了旁支,我會氣死的。」
「我們不一樣, 你確實需要個孩子來守住龐大的家業,我就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日後我的財產全部捐給國家就算了。」吳小花對這個無所謂。
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活著的時候享受, 死了就捐出去吧, 也省得便宜那些心懷不軌盯著她財產的人。
在一塊聊天就難免聊到戴家,聽說戴月瑤去見了李國富跟陳月一次,不知道說了什麼,還給了一筆錢,之後李國富跟陳月就銷聲匿跡了。
謝君竹給吳小花倒了杯果汁:「是佳佳嗎?」
「對,她說戴月瑤回國了,這都畢業好幾年了才回來,可能是要接手戴家。」吳小花輕聲解釋。
「戴月瑤啊,她爸媽只有她一個孩子,現在回國確實比較好,我們年紀差不多的都快完全接手家族生意了,就剩她還在外面。」謝君竹並不覺得奇怪。
家中有生意的,一般出國留學就是學習國外先進的經驗,只要在國外沒產業,基本都是回國來。
戴月瑤算是回來晚的。
兩人把這個事情當八卦隨意說了下,謝家近些年在謝君竹的掌控下已經跟原來的幾個老牌世家走得遠了些,像是避嫌。
還跟各種行業龍頭企業有聯繫的反而是吳小花,她做投資的,自然對各方面的人脈都熟。
戴家也在謝君竹避嫌的行列,左右生意交集不多,謝君竹在父輩簽下的合作結束後就沒再跟戴家有聯繫,平時頂多逢年過節互相恭賀一聲。
是以,現在戴月瑤回來了反而不用特地去重新聯繫,將來都不一定再有合作,等戴家宣布戴月瑤上任再去恭賀就可以了。
由於謝家最近一直在用龐大的資金填補投資窟窿,弄得公司員工人心惶惶,就連一些不入流的小報都在猜測謝家是否會因為謝君竹的幾個錯誤決策倒閉。
那些股東聽風就是雨,三天兩頭找吳小花麻煩,還打聽謝君竹這邊到底怎麼回事,吳小花覺得煩得要死,直接就清算自己的年假跑去跟呂佳期旅遊去了。
旅遊是兩人早就說好的,呂佳期忙了幾年一點空都沒有,方含雨跟呂爸爸想給她時間談個戀愛什麼的,就給她湊了個假期。
呂佳期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假期沒意思,就拉上了吳小花,剛好吳小花這段時間需要低調,又被股東們找得煩,直接就請假跑了。
兩人不好走太遠,就去了三亞,一時間好像回到了她們去海邊打工的那個暑假。
在相似的海邊,難免說起曾經的日子兩人都很是開心,她們真的許久沒見了,有說不完的話,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想著她們將來可能會結婚生子。
說到這個,吳小花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佳佳,我不會結婚,也不會生孩子,但是,我會給你的婚禮包個大紅包的。」
呂佳期愣了一下:「不結婚的意思,你是想一個人過?像自梳女那樣?」
濱城在民國時期有一種現象叫自梳女,那時候自梳女就是獨立打工的女人,自己梳起長發,一輩子不結婚。
那個年代世人愚昧,很多女人十幾歲就得被賣掉,換個好聽的說法就是嫁給一個所謂的好人家。
其實就是父母窮,把女兒賣掉,這樣可以換禮錢跟聘禮。
曾經女孩們沒有辦法反抗,直到工人階級出現,大批女性獨立工作拒絕婚姻買賣,自梳盤發,抗拒著吃人的婚姻。
自梳女們都是一輩子不結婚,靠自己的雙手打拼未來。
那種買賣的婚姻跟吳小花曾經的經歷完全一樣,若不是徐城沒有自梳女的存在,她上輩子就是死,也得衝到工廠里當一個自梳女。
只要宣布成為自梳女,其他人也會保護著她,自梳女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自發性合作,只要有一個自梳女被家人帶回去了,都等於她們的抗爭失敗。
自梳的事在濱城曾經很常見,吳小花一說一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呂佳期就想到了這個,在她的認知里,只有修女跟自梳女是一輩子不結婚的。
吳小花不是濱城人,不過學歷史的時候老師有談過這個,她明白呂佳期的意思,不過好像又有一點不一樣。
「我覺得沒到自梳女的地步,我只是不能接受婚姻跟生孩子,但是有個伴侶的話,應該還是能接受的。」吳小花猶豫著解釋。
就像某部老電影裡那樣,自梳女找一個互相標記在靈魂上的人,沒有婚姻、沒有孩子,但永遠相愛,互相扶持一輩子,比什麼婚姻孩子更動人且重要,吳小花想要的,就是那樣一份什麼都不參雜的感情。
第七十二章
呂佳期摸摸吳小花的頭:「感覺你這樣的要求, 應該沒什麼人會同意,畢竟在很多人眼裡,結婚生孩子才是女性存在的意義。」
「意義應該是自己定的, 不是別人。」吳小花平靜地說。
過去四十多年的經歷告訴她,人活著就應該只愛自己, 或許還可以愛一下對自己好的人,但永遠不能越過自己去。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光溜溜獨自到來, 走也是孤零零一個人走,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要把自己存在的意義交到別人手上?
呂佳期想了想,說:「你說得對,不過我還得有個孩子, 不然我家這麼多財產,要是便宜了旁支,我會氣死的。」
「我們不一樣, 你確實需要個孩子來守住龐大的家業,我就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日後我的財產全部捐給國家就算了。」吳小花對這個無所謂。
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活著的時候享受, 死了就捐出去吧, 也省得便宜那些心懷不軌盯著她財產的人。
在一塊聊天就難免聊到戴家,聽說戴月瑤去見了李國富跟陳月一次,不知道說了什麼,還給了一筆錢,之後李國富跟陳月就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