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這一次當真是平地驚雷,末月沒想到一入永和宮,竟見到德妃以自己行巫蠱奪她兒媳婦、孫女、孫子運勢,害的她兒媳婦、孫女喪命,如今三個孫子又危在旦夕之事跟皇帝哭訴,皇帝本不信這等無稽之談,然而英姐兒確實身體康健,忽然暴病而亡。
如今,老四家兩個,老十四家一個,三個孫子竟然都病了,皇帝這幾日確實憂心,年老之人耳根子本就軟,見德妃傷心之態,十四皇妃和薛庶妃也直拿手帕擦眼角,心裡不由動搖,張張口,又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就在這時內侍來報,雍親王求見。
聽雍親王求見,德妃、十四皇妃就皺眉,德妃心知雍親王這一次絕對不會向著她說,可她小十四的兒子才剛出生沒滿一年呢!他不心疼侄兒,自己這個做祖母的可心疼孫兒,而且,如果能趁機把這個礙眼的孫媳婦打發了就更好了。
而薛寶釵之子生死與十四皇妃何干,死了的話十四皇妃心裡才真痛快呢!只是十四皇子非讓她跑這一趟,她也明白,十四皇子這是因為弘輝夫婦突然歸來,失去皇位爭奪的資格而心裡不痛快,心疼兒子多少有水分,十四皇子又不缺兒子,想給雍親王找彆扭才是真。
而薛寶釵心裡,是真心疼兒子,還是為了討好十四皇子,也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以寶姐姐之聰慧,會輕易信了神鬼風水運勢之說,但此刻她卻又哭得情真意切……
不管幾人心裡如何想,皇帝已經立刻宣了雍親王過來,雍親王進來後,眾人本以為他消息靈通,來給末月說情來著,誰知雍親王進來後,直接跟皇帝稟告,有政事請求皇帝處理,還遞了摺子,皇帝接過來一看。
竟然是京城天氣大寒,民眾多染傷寒,男女老少都有,總人數統計下來,竟然已經過了數千人,恐為疫病,雍親王請旨太醫院會診,儘快拿出處理此事的章程出來……這摺子一看完,皇帝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一模一樣的病症。
不止他的三個孫兒,京城裡染了此病的男女老少都有,他竟然差點信了婦人之言,疑心真是巫蠱之禍,畢竟末月的運勢確實舉世無雙,誰扣次頭就能折了人命,站一會兒就能引出前朝寶藏,入了雍親王府居住,雖然出了雍親王妃母女的喪事。
然而,雍親王府內,皇帝知道的產業今年出息都好得出奇,各方面都印證了弘輝之言,皇帝心裡高興,卻也隱隱覺得有些好的邪門,張天師之女他也考教過,確實有些真才實學,今個德妃和十四皇妃、薛庶妃這麼一哭,他竟然真的差點信了。
卻沒想到,這竟然可能是流傳範圍極廣的疫病,想到疫病,皇帝也坐不住了,當即站起來,語氣不耐的道:「行了,孩子有病,就請御醫去診治,關弘輝媳婦什麼事,胡言亂語、不知所謂,弘輝媳婦你先回去吧!她們幾個這是擔憂孩子的病,急昏頭了,你莫要記恨。」
「是!孫媳遵命。」末月感覺自己糊裡糊塗的,進宮打了次醬油,不過,看德妃不甘心,十四皇妃、薛寶釵皺眉的樣子,心知今天的事情不簡單,薛寶釵又是無利不起早的性子,能讓她入宮鬧著一場,定是覺得踩了它能得到不少好處。
好處?討好了十四皇子和德妃?在皇帝面前露露臉……她不會勾心鬥角,剛剛卻也看到皇帝對她皺眉,隨後在看了父王的奏本後,才改了態度,末月心知這是有人在算計她,是父王幫了自己,沖雍親王感激一笑。
心想,自己不愛跟人計較,可是別人都踩過來,怎麼也要給她個因果報應,末月心意定了,當即道:「皇祖父,孫媳知道十四皇嬸擔憂孩子,不會記恨,可惜孫媳不懂醫術,沒法幫十四皇嬸,不過,孫媳平日也愛看些雜書,雜書里記載了些趣事,也許能幫到十四皇嬸呢!」
☆、第109章 寶釵蛻仙
「什麼趣事?」見皇帝急於離開處理這次疑為疫病之事,雍親王卻知這種時候,末月不會說出無意義的話,當即接口詢問。
父王配合得好,末月心裡贊了聲雍親王,臉上卻帶著憧憬之色道:「據書中說,古時有一婦人在富家為妾,其子頑皮,不幸自樹上跌落,當時沒了氣息,婦人悲痛交加之下,對天盟誓,願意減壽二十,並永入輪迴,不脫苦海,只求上天憐憫,賜她骨肉復生,此誓剛落,那孩子就突然恢復了氣息。」
「如此母愛動天之事,怎可以趣事形容,回去多讀些正經書。」雍親王瞪了末月一眼,明明不知末月話中意思,卻仍先配合著她。
末月一臉知錯的表情道:「兒媳知道了,只是覺得,十四皇嬸如此擔憂孩子,為救孩子不惜一切的話,不如效仿先賢,令跟孩子骨肉相連的薛庶妃也立誓試一試,許是能夠以母愛動天,引發奇蹟呢!」
「不要胡言亂語。」雍親王知道末月的主意了,今日薛氏立誓,如果真的應驗,那孩子恢復了健康,她必定名入史冊、女則一類,但既然應驗,薛氏的不止少了壽數,後世命運也當註定了,而十四皇妃到時壓不壓得住一個名入史冊的庶妃就要兩說,若不應驗,薛氏就會落個母愛不夠的評論,難以出頭,回頭再找十四些麻煩,今日的氣也就出了。
末月一臉難過:「可是,剛剛十四皇嬸、薛庶妃直跟皇祖父哭得厲害,說小皇孫已經無藥可醫,御醫都說過不過的今天都難說,現在雖是求天意,可也算個法子。」
如今,老四家兩個,老十四家一個,三個孫子竟然都病了,皇帝這幾日確實憂心,年老之人耳根子本就軟,見德妃傷心之態,十四皇妃和薛庶妃也直拿手帕擦眼角,心裡不由動搖,張張口,又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就在這時內侍來報,雍親王求見。
聽雍親王求見,德妃、十四皇妃就皺眉,德妃心知雍親王這一次絕對不會向著她說,可她小十四的兒子才剛出生沒滿一年呢!他不心疼侄兒,自己這個做祖母的可心疼孫兒,而且,如果能趁機把這個礙眼的孫媳婦打發了就更好了。
而薛寶釵之子生死與十四皇妃何干,死了的話十四皇妃心裡才真痛快呢!只是十四皇子非讓她跑這一趟,她也明白,十四皇子這是因為弘輝夫婦突然歸來,失去皇位爭奪的資格而心裡不痛快,心疼兒子多少有水分,十四皇子又不缺兒子,想給雍親王找彆扭才是真。
而薛寶釵心裡,是真心疼兒子,還是為了討好十四皇子,也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以寶姐姐之聰慧,會輕易信了神鬼風水運勢之說,但此刻她卻又哭得情真意切……
不管幾人心裡如何想,皇帝已經立刻宣了雍親王過來,雍親王進來後,眾人本以為他消息靈通,來給末月說情來著,誰知雍親王進來後,直接跟皇帝稟告,有政事請求皇帝處理,還遞了摺子,皇帝接過來一看。
竟然是京城天氣大寒,民眾多染傷寒,男女老少都有,總人數統計下來,竟然已經過了數千人,恐為疫病,雍親王請旨太醫院會診,儘快拿出處理此事的章程出來……這摺子一看完,皇帝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一模一樣的病症。
不止他的三個孫兒,京城裡染了此病的男女老少都有,他竟然差點信了婦人之言,疑心真是巫蠱之禍,畢竟末月的運勢確實舉世無雙,誰扣次頭就能折了人命,站一會兒就能引出前朝寶藏,入了雍親王府居住,雖然出了雍親王妃母女的喪事。
然而,雍親王府內,皇帝知道的產業今年出息都好得出奇,各方面都印證了弘輝之言,皇帝心裡高興,卻也隱隱覺得有些好的邪門,張天師之女他也考教過,確實有些真才實學,今個德妃和十四皇妃、薛庶妃這麼一哭,他竟然真的差點信了。
卻沒想到,這竟然可能是流傳範圍極廣的疫病,想到疫病,皇帝也坐不住了,當即站起來,語氣不耐的道:「行了,孩子有病,就請御醫去診治,關弘輝媳婦什麼事,胡言亂語、不知所謂,弘輝媳婦你先回去吧!她們幾個這是擔憂孩子的病,急昏頭了,你莫要記恨。」
「是!孫媳遵命。」末月感覺自己糊裡糊塗的,進宮打了次醬油,不過,看德妃不甘心,十四皇妃、薛寶釵皺眉的樣子,心知今天的事情不簡單,薛寶釵又是無利不起早的性子,能讓她入宮鬧著一場,定是覺得踩了它能得到不少好處。
好處?討好了十四皇子和德妃?在皇帝面前露露臉……她不會勾心鬥角,剛剛卻也看到皇帝對她皺眉,隨後在看了父王的奏本後,才改了態度,末月心知這是有人在算計她,是父王幫了自己,沖雍親王感激一笑。
心想,自己不愛跟人計較,可是別人都踩過來,怎麼也要給她個因果報應,末月心意定了,當即道:「皇祖父,孫媳知道十四皇嬸擔憂孩子,不會記恨,可惜孫媳不懂醫術,沒法幫十四皇嬸,不過,孫媳平日也愛看些雜書,雜書里記載了些趣事,也許能幫到十四皇嬸呢!」
☆、第109章 寶釵蛻仙
「什麼趣事?」見皇帝急於離開處理這次疑為疫病之事,雍親王卻知這種時候,末月不會說出無意義的話,當即接口詢問。
父王配合得好,末月心裡贊了聲雍親王,臉上卻帶著憧憬之色道:「據書中說,古時有一婦人在富家為妾,其子頑皮,不幸自樹上跌落,當時沒了氣息,婦人悲痛交加之下,對天盟誓,願意減壽二十,並永入輪迴,不脫苦海,只求上天憐憫,賜她骨肉復生,此誓剛落,那孩子就突然恢復了氣息。」
「如此母愛動天之事,怎可以趣事形容,回去多讀些正經書。」雍親王瞪了末月一眼,明明不知末月話中意思,卻仍先配合著她。
末月一臉知錯的表情道:「兒媳知道了,只是覺得,十四皇嬸如此擔憂孩子,為救孩子不惜一切的話,不如效仿先賢,令跟孩子骨肉相連的薛庶妃也立誓試一試,許是能夠以母愛動天,引發奇蹟呢!」
「不要胡言亂語。」雍親王知道末月的主意了,今日薛氏立誓,如果真的應驗,那孩子恢復了健康,她必定名入史冊、女則一類,但既然應驗,薛氏的不止少了壽數,後世命運也當註定了,而十四皇妃到時壓不壓得住一個名入史冊的庶妃就要兩說,若不應驗,薛氏就會落個母愛不夠的評論,難以出頭,回頭再找十四些麻煩,今日的氣也就出了。
末月一臉難過:「可是,剛剛十四皇嬸、薛庶妃直跟皇祖父哭得厲害,說小皇孫已經無藥可醫,御醫都說過不過的今天都難說,現在雖是求天意,可也算個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