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頁
然後立刻又評價道:「沒有西寧城的好吃。」
啊這……一眾女官都緊張起來,為首的方女官便就這這個話題問起了季星燃:「季太守,剛才在綢緞莊就聽楊姐姐說西寧城的料子好,但這西寧城乃是荊石道荒涼之地的一座新城,當真有這麼神奇嗎?」
季星燃咽下嘴裡的糖漬櫻桃,反問女官們:「瓔珞的話你們信還是不信?」
幾個女官面面相覷,對視一眼沒有急著開口。
她們身後站著的,院子裡花叢旁邊倚著的,還有從對面小樓二樓俯瞰過來的……臉上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來。
信嗎?
若是說從她們一直以來的認知里,自然是不信的。
荊石道那地方除了蠻人就是流民,自來都是流放罪人用的,要真是什麼好地方,還輪得到罪人去嗎?
總不能是誰犯了罪,誰還享福吧?
但是……其實女官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知,西寧城投入了多少錢建造,她們心裡還是有數的。
方女官說:「其實朝堂上多年以前就因為西寧城的事兒爭論不斷。」
哦?季星燃好奇起來:「朝堂上大家都說什麼了?」
方女官年紀約有三十四五,氣度端莊嫻雅,說話也是不緊不慢的,周圍的女官大部分年紀比她小,都很聽她的。
方女官斟酌了一下說道:「其實最開始的時候關於要不要建造西寧城就有過爭論,支持的人認為我們一直打不過遼人,就是因為沒能在邊境上有一個自己的地盤。」
從進入荊石道開始,至少有七八百里的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
大約就相當於季星燃上輩子的內蒙和新疆西Z一帶,雖然也有城鎮,但地廣人稀依舊是不爭的事實。
荊石道沒有一個主心骨的城鎮,單靠零散的小村落小縣城,是成不了氣候的。
別說大遼了,一場馬匪突襲就能讓小縣城不堪重負。
方女官說:「有人覺得在邊境上建造一座堅固的城鎮,然後不斷地往裡面塞人,興許幾十年後,咱們也能夠在邊境上蓄兵養馬囤糧,不至於每次打仗都要千里迢迢押送糧草過去。」
畢竟這樣在路上出事兒的概率也太大了。
朝廷並不是不知道每次撥下來的軍需會被層層盤扣,但那有什麼辦法呢?打仗要緊的時候,你敢去動這條線上的人嗎?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興許糧草還能運個一半過去,真要是逼得急了,兔子咬人,這糧草運不到邊境上,只要中間哪個環節卡上那麼三五天,這仗就沒法打了!
不能看著將士們送死啊!
第499章 番外之季星燃遊歷記(20)
方女官儘可能客觀地敘述:「這座城作為邊境國力的保證,自然是越堅固越好,越大越好,最好能夠承擔起將荊石道的散兵游勇聚集起來的效果。」
季星燃跟楊瓔珞對視一眼,她們還是第一次聽到京城中的人是怎麼談論西寧城的。
其實最開始對她們來說,建造西寧城,更像是朝廷對流放罪民的懲處。
一直到現在,每年新流放過去的罪民都還是要做三個月到半年的苦役,繼續建造西寧城。
西寧城是真的很大很大,一直到現在,東城啟用的坊也不過就是順化、順寧、順安、順德四個坊而已,每個坊大概能住兩萬人左右。
不過因為季昌明的規劃,並沒有安排那麼多人,控制在一萬五的數量上。
其餘人則是居住在西城,季星燃建造出來的「連城公寓」當中。
但即便這些人全都住進去,十來萬人,至多也不過就是啟用五六個坊而已。
而單單東城,就有三十六坊,動用的還不足六分之一。
楊瓔珞她們也不是沒吐槽過,這不是純屬浪費嗎?這麼大的地方都空著!
朝廷為了罰他們,這麼沒事兒找事兒!
但現在聽了方女官的介紹,她們才明白過來,原來這跟懲罰犯人的關係並不大,是一開始就這樣規劃的。
季星燃喃喃自語:「難怪建造城牆用的都是上千斤的巨石……」
若只是建造一個像是黃楊縣城那樣的小縣城,根本用不上這種龐然大物。
方女官亦是點頭,緩緩說道:「故而反對者也是因為這個才反對的,西寧城承擔如此重要的責任,必須要大,要兼顧,但這耗費的人力物力,是一場持續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對國庫的剝奪。」
季星燃明白過來了:「難怪你們會對西寧城這麼關注。」
原來並不是因為她季星燃的緣故,而是西寧城本來就一直在風口浪尖上。
方女官的眼神有些滄桑和沉重:「其實我是站在反對派上的。」
見季星燃有些意外,方女官坦誠道:「或許因為我是女人,是別人的女兒、妻子、母親的緣故,我知道百姓的生活需要的太多了,西寧城對國庫的剝削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也許這樣的剝削,沒等到打仗,大虞朝就已經陷入了民不聊生的境地。」
身為子女,要考慮父母如何安度晚年,若是辛苦操勞大半輩子,到了老年,得不到朝廷的撫恤,反而還要繼續做工種地交稅,供西寧城曠日持久的耗費,那也是一件難事。
更別說父母之愛子,為孩子謀劃的心了。
楊瓔珞有點想炸:「我們在西寧城也不容易!朝廷花了多少錢我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那一年流放到荊石道的人,死了三分之一在西寧城的城牆上!」
啊這……一眾女官都緊張起來,為首的方女官便就這這個話題問起了季星燃:「季太守,剛才在綢緞莊就聽楊姐姐說西寧城的料子好,但這西寧城乃是荊石道荒涼之地的一座新城,當真有這麼神奇嗎?」
季星燃咽下嘴裡的糖漬櫻桃,反問女官們:「瓔珞的話你們信還是不信?」
幾個女官面面相覷,對視一眼沒有急著開口。
她們身後站著的,院子裡花叢旁邊倚著的,還有從對面小樓二樓俯瞰過來的……臉上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來。
信嗎?
若是說從她們一直以來的認知里,自然是不信的。
荊石道那地方除了蠻人就是流民,自來都是流放罪人用的,要真是什麼好地方,還輪得到罪人去嗎?
總不能是誰犯了罪,誰還享福吧?
但是……其實女官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知,西寧城投入了多少錢建造,她們心裡還是有數的。
方女官說:「其實朝堂上多年以前就因為西寧城的事兒爭論不斷。」
哦?季星燃好奇起來:「朝堂上大家都說什麼了?」
方女官年紀約有三十四五,氣度端莊嫻雅,說話也是不緊不慢的,周圍的女官大部分年紀比她小,都很聽她的。
方女官斟酌了一下說道:「其實最開始的時候關於要不要建造西寧城就有過爭論,支持的人認為我們一直打不過遼人,就是因為沒能在邊境上有一個自己的地盤。」
從進入荊石道開始,至少有七八百里的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
大約就相當於季星燃上輩子的內蒙和新疆西Z一帶,雖然也有城鎮,但地廣人稀依舊是不爭的事實。
荊石道沒有一個主心骨的城鎮,單靠零散的小村落小縣城,是成不了氣候的。
別說大遼了,一場馬匪突襲就能讓小縣城不堪重負。
方女官說:「有人覺得在邊境上建造一座堅固的城鎮,然後不斷地往裡面塞人,興許幾十年後,咱們也能夠在邊境上蓄兵養馬囤糧,不至於每次打仗都要千里迢迢押送糧草過去。」
畢竟這樣在路上出事兒的概率也太大了。
朝廷並不是不知道每次撥下來的軍需會被層層盤扣,但那有什麼辦法呢?打仗要緊的時候,你敢去動這條線上的人嗎?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興許糧草還能運個一半過去,真要是逼得急了,兔子咬人,這糧草運不到邊境上,只要中間哪個環節卡上那麼三五天,這仗就沒法打了!
不能看著將士們送死啊!
第499章 番外之季星燃遊歷記(20)
方女官儘可能客觀地敘述:「這座城作為邊境國力的保證,自然是越堅固越好,越大越好,最好能夠承擔起將荊石道的散兵游勇聚集起來的效果。」
季星燃跟楊瓔珞對視一眼,她們還是第一次聽到京城中的人是怎麼談論西寧城的。
其實最開始對她們來說,建造西寧城,更像是朝廷對流放罪民的懲處。
一直到現在,每年新流放過去的罪民都還是要做三個月到半年的苦役,繼續建造西寧城。
西寧城是真的很大很大,一直到現在,東城啟用的坊也不過就是順化、順寧、順安、順德四個坊而已,每個坊大概能住兩萬人左右。
不過因為季昌明的規劃,並沒有安排那麼多人,控制在一萬五的數量上。
其餘人則是居住在西城,季星燃建造出來的「連城公寓」當中。
但即便這些人全都住進去,十來萬人,至多也不過就是啟用五六個坊而已。
而單單東城,就有三十六坊,動用的還不足六分之一。
楊瓔珞她們也不是沒吐槽過,這不是純屬浪費嗎?這麼大的地方都空著!
朝廷為了罰他們,這麼沒事兒找事兒!
但現在聽了方女官的介紹,她們才明白過來,原來這跟懲罰犯人的關係並不大,是一開始就這樣規劃的。
季星燃喃喃自語:「難怪建造城牆用的都是上千斤的巨石……」
若只是建造一個像是黃楊縣城那樣的小縣城,根本用不上這種龐然大物。
方女官亦是點頭,緩緩說道:「故而反對者也是因為這個才反對的,西寧城承擔如此重要的責任,必須要大,要兼顧,但這耗費的人力物力,是一場持續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對國庫的剝奪。」
季星燃明白過來了:「難怪你們會對西寧城這麼關注。」
原來並不是因為她季星燃的緣故,而是西寧城本來就一直在風口浪尖上。
方女官的眼神有些滄桑和沉重:「其實我是站在反對派上的。」
見季星燃有些意外,方女官坦誠道:「或許因為我是女人,是別人的女兒、妻子、母親的緣故,我知道百姓的生活需要的太多了,西寧城對國庫的剝削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也許這樣的剝削,沒等到打仗,大虞朝就已經陷入了民不聊生的境地。」
身為子女,要考慮父母如何安度晚年,若是辛苦操勞大半輩子,到了老年,得不到朝廷的撫恤,反而還要繼續做工種地交稅,供西寧城曠日持久的耗費,那也是一件難事。
更別說父母之愛子,為孩子謀劃的心了。
楊瓔珞有點想炸:「我們在西寧城也不容易!朝廷花了多少錢我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那一年流放到荊石道的人,死了三分之一在西寧城的城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