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掌門精神微振,肅起表情,「都湊在一堆做什麼,還不快去修煉?今日的晨課做了嗎?那邊的,是哪個峰的?」

  修為低些的這會兒就散了。修為高的,慢慢圍了過來。

  掌門心知,到底還是得給出一個說法。他嘆一聲,說:「我去問問小師叔。」

  再說另一邊。君珩將沈軼、蘭渡帶到自己的洞府。

  兩邊坐下。君珩與沈軼相對,蘭渡則在沈軼身側。

  有烏髮雪膚、額頭上點著一粒紅點的的童子過來,將仙果靈釀擺在三人之間的石案上。沈軼看去一眼,認出,這童子的真身是一隻白鶴。

  鶴童大約是在君珩身邊待久了,對這仙尊有敬而無畏。這會兒擺仙果,還特地把一盤葡萄似的靈果往蘭渡身前推了推,小聲說:「我特地從靈植園摘給你的!」

  蘭渡的手指輕輕蜷起,對鶴童露出一個微笑。

  鶴童跟著笑了。玉雪可愛的孩子,有模有樣地拱拱手,退出洞府。

  等到此地只余沈軼、君珩與蘭渡,沈軼先開口。

  他看著君珩,問:「你知道我是誰?」

  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所以,君珩看他和蘭渡時,眸中帶著感激。所以,君珩主動提出,請沈軼在逍遙山渡劫,用自己的名望為沈軼這個「外來者」背書。

  君珩先搖頭,再點頭,回答:「尊者從世外來,助我跳出三界。」

  沈軼的眼睛輕輕眯了眯。君珩看在眼中,乾脆從頭說起。

  這裡是碧霄大陸。六千年前,仙魔大戰結束。往後,世間再未出過什麼大的動亂。

  作為玄天宗的長老,君珩修無情道。心無小情小愛,唯有大道蒼生。

  他如今是六千五百歲,此前一路進境,一路順利。沈軼來時聽到的雷聲,就是君珩的大乘劫雷。

  順利進境大乘,按說君珩應該高興。可是,天雷落下的同時,他「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這並非天道給君珩預警。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哪怕君珩是正道第一人,也不會受到什麼特別偏愛。

  君珩「看」到的,實際是一種天人感應。劫雷貫身的瞬間,是修士與天地規則最接近的時候。

  四季更替、萬物演變——有一瞬間,君珩只覺得魂靈飛起。他與天地共振,用另一種目光,去看這個世間。

  然後,他「看」到,自己進境之後,自天上落下的功德金光,會落在一株桃樹上。

  這是天道饋贈,是世間規則。

  君珩原本不覺有異。可是,往後,情況卻變得奇怪起來。

  他看到桃樹生靈,化作一個少年。

  少年跪拜在君珩身前,稱他做「君尊者」。他自稱對君珩心懷感激,想要報恩。

  君珩雖然覺得不用,但這也算小妖們的生存之道。此前給沈軼、蘭渡端上仙果靈釀的鶴童,就是在君珩渡合體劫的時候被造化金光照到的白鶴。

  千年過去,因能在君珩靈氣充裕的洞府內外修行,偶爾還能得君珩兩句指點,鶴童看著是個小孩子。

  其實已經是元嬰中期修為了,速度遠遠快過「散養」在宗門裡的小妖們。

  畢竟是因自己渡劫而化形的,也算有緣。所以,君珩沒有拒絕桃樹妖提出的、希望成為自己僕從一事。

  桃樹妖與君珩一同回到他的洞府,最先,是和鶴童作伴,負責洞府例外的清潔維護。君珩閒來無事時,也會為他們講經論道。

  鶴童認真地聽、認真地修行,桃樹妖也算認真,可他的心思卻逐漸偏到論道的人身上。

  他愈發勤勉做事,把自己的花瓣、桃膠搜集起來,給君珩做糕點。

  後面順利築基,成了玄天宗的掛牌弟子,偶爾去做師門任務,這個叫「陶樂樂」的桃樹妖也會把自己拿到的最好的東西留給君珩。

  慢慢地,鶴童看出來了,「你不會喜歡君尊者吧?」

  陶樂樂先是驚,然後是羞。

  鶴童嚴肅:「你還是快快收了心思,尊者修的是無情道!莫說你不可能與尊者有什麼,就算真有什麼了,那是壞尊者修為!你是想害尊者嗎?」

  陶樂樂被鶴童說得面紅耳赤,但也據理力爭:「就算我思慕尊者,又能如何?你也說了,尊者修的是無情道!我不過是要報恩……」

  兩妖不歡而散。這之後,陶樂樂對君珩的「好」,就擺在明面上。

  大多時候,君珩是在閉關修煉的。在他閉關的時候,陶樂樂的修為也慢慢高了起來。

  他外出遊歷,結交友人,也遇到幾個思慕者。歸一宗的掌門首徒對他由「這個小妖好像有點有趣」到淪陷其中,銀狼族的少主被陶樂樂搭救之後情根深種。

  而陶樂樂對君珩痴心不改,一心付出。

  他不撞南牆不回頭。君尊者是無情道又如何呢?他只是喜歡君尊者,這有什麼錯?

  愛慕者們對陶樂樂的痴情又憐又恨。憐陶樂樂一片痴心,恨君珩讓陶樂樂難過。

  就連君珩的好友,隔壁五行靈宗的掌門夫婦,也開始覺得,陶樂樂實在辛苦,竟然愛上那麼一塊石頭。

  君珩出關時,明顯感覺到,自己身邊的氛圍好像變得不太一樣。可是,他又沒有頭緒。

  恰逢魔修作亂。所有正道門派練手追查,發現魔界的封印開始鬆動。

  一旦封印徹底消失,群魔盡出,整個碧霄大陸都要陷入動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