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昭依舊給帶隊的官員配了名副手,萬一途中出了什麼岔子,副手也能及時替補上去,副手再要有事的話,那還有下面的主事,這和第一次出海的情況是一樣的,不會導致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況。

  副手的位置由譚博爭取到了,他和唐舟關係本來就好,顧昭也很放心讓他們出去,燕沐那邊依舊由之前的副將率隊,此次戰船上配備的火器比起上次又略有改進,並且又增加了幾條戰船,船隊的規模和安全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依舊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海運司的船隊在眾人的歡唿聲,開啟了第二次對外貿易的航行任務,這次出海的時間會比上次要長,因為所走的路程會在第一次基礎上有所延長。

  船隊出海後,姚城的港口恢復了些清靜,當然等到船隊歸來,又會迎來一次盛況。

  海運司眾人都已適應了如今的工作,海船出海後,他們就繼續開發其他路線,有第一次出海帶回來的日誌與資料,開發的路線更多了,最遠的打通了到達最南端崖州的航線。

  這些屬於大周朝內部的航線,海運司沒再插手貿易之事,只負責航海運輸任務,對商家只收取運輸及保護費用,對於一些偏遠地方的貨物運輸,海運司還會給予優惠的措施。

  業務的拓展,使得海運司原來的人手也不夠用了,因而顧昭通過朝廷與吏部,又為海運司增添了幾名官員與主事,當然為了這幾個位置,京城那邊不說爭得頭破血流,拿到名額的人也是頗費了番工夫,然後包袱款款地趕到姚城赴任。

  雖然後來的人背景不如之前的來得簡單,可如今的海運司就是顧昭的一言之堂,背景再大,到了他地盤上也得老實地盤起來,當然也沒人蠢得跟顧昭作對,顧昭和燕沐明顯很得聖心,又得下一任繼任者的信任。

  第407章 第二次歸來

  在等待第二次出海船隊歸來的時間裡,京城又有新的事物吸引大眾的眼球,那就是由太女殿下牽頭的火器營的建立,因為就在京城,這麼大的動靜,以及人員的調動,不可能做得悄無聲息,於是京城上下便知道了,海軍掌握的秘密武器是真的,不過海軍是最先使用的,效果可觀後皇帝決定為其他軍隊配備火器營。

  火器營的建立頗受武將以及勛貴家族的重視,火器營的掌權人是太女殿下,能進去的話,就可以成為太女殿下的心腹,以後升官加爵有望。

  而且眾人光是聽外面的傳言,說火器威力有多大多大,但到底沒親眼見識過,所以起初還抱著觀望的態度,包括武將也是如此,但想來燕沐那小子應該不會故弄玄虛,所以總的來說還是看好的,畢竟火器營投入大,陛下不可能浪費錢財搞這麼個東西。

  不過這些都跟顧昭和燕沐無關了,再怎麼動也不可能動到他們頭上,也不會將顧家和黎家卷進去,誰想不開了去開罪這兩個祖宗,顧昭和燕沐就將海運司和海軍當成自己的小家一樣經營著,也只管這一畝三分地里的事,等火器營諸項事宜落實下來並且對外展示了一次驚人威力,震驚了多少文臣武將的眼珠子的時候,海運司和海軍也在不斷壯大,海運司的收益,便是除了對外貿易那一塊,也非常可觀。

  忙忙碌碌中,轉眼就翻年過去了,因為船隊沒有歸來,所以顧昭和燕沐都沒有回京,不過顧昭派了人將顧家二老和黎氏接到姚城來過年了,因為姚城的氣溫比京城要高不少,適宜過冬。

  顧昭也是想趁著二老還能走動的時候,帶他們見見外面的世面,多看些風景,這次顧家二老來姚城過年的時候,就在顧昭面前念叨了,他倆想再過兩年就回老家,也就是水雲村,儘管顧家在水雲村紮根的時間並不長,但在二老的觀念里,那裡就是他們的根了。

  顧昭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任他能辦再多的差事,官位升得再高,可也無法挽留住二老的衰老,眼看著他們頭上的白髮不斷增多,儘管他對黎氏的感情不斷增厚,但二老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依舊是最深的,不管是現實世界還是書中世界,二老都是站在他這一邊的,甚至書中世界,他還連累得二老早逝。

  老太太慈祥地看著顧昭和燕沐,兩個都是招人疼的好孩子,拍拍顧昭的手說:「你們好好過日子,娘和你爹就能放心了,現在暘兒也成了家,他自己也爭氣肯努力,下面仁兒義兒都能把門戶撐起來,娘和你爹開心得很。娘知道,沒有昭兒,顧家哪有現在的好日子,只是昭兒肩上的擔子也重,好在有沐兒幫你一起擔著。」

  老太太懂得不多,就衝著這點,她也不會對顧昭和燕沐的事情多說什麼,不然她知道顧昭現在的位置有多少人眼紅的,其他不清楚,光看海運司出入的銀兩都是以百萬計,就知道那是筆多大的財富,財帛動人心,老話不會有錯的,換了旁人,能幫住顧昭頂住這些壓力?

  他們在京城也看得多了,不少富貴人家,轉眼就出了事,輕的貶官,重的抄家流放砍頭,所以啊,這官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好在陛下相信他家的昭兒。

  燕沐抓著老太太的手,哄她說:「這日子才到哪兒,以後的好日子長著呢,娘得讓我跟哥哥多孝順孝順才是。」

  這話真將老太太老爺子逗樂了,因為想起當初還叫木頭的小少年,第一次衝著他們喊爹娘的情景,當年那孩子現在都成了國公爺了,差一點就成王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