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尊國這麼多年,一直對於商業並非十分提倡,大力倡導的便是農業,所以商人雖是富,地位卻並不高。

  賦稅的主要來源也是農業,商業收稅卻是極少,若是女尊國先建國時,如此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現在女尊國日漸強大,若是再實行先前的制度,自然也有些落後。

  “國主,子衿科舉以來,路過多地,發現我國農業已十分發達,但商業還有發展的潛力,為何不鼓勵經商,增加商業賦稅,這樣便多了許多的進項,‘武舉’之處的支出自然也可忽略不計。”

  既然國主顯然心中並不願出這多餘的銀子,若是節儉為主,省下的銀子想必也不一定夠,秦子衿便想著,倒不如增加新的進項,若是能說動國主,那這被打壓的商人能夠提升社會地位,自然也高興,國主解決問題又充盈了國庫,武舉一事也能順利推行,倒是個一箭三雕之策。

  國主先前本是想難為下秦子衿,看看她是否還有什麼好法子,若是沒有,國庫這筆銀子倒也出得起,只是細節處還需商榷。

  誰知秦子衿一眨眼,便又給她來了個新的方法,重視農業,輕視商業,是自古以來的制度,從未有人想過改變甚至推翻,畢竟老祖宗傳下來的制度不能動,這是古訓。

  顯然,秦子衿沒有這種覺悟。

  國主本想本能性怒斥“大膽!”,但是這話卻卡在了喉嚨口,這些問題她沒有察覺到嗎?她自然是有的,只是她沒有膽量,去做第一個推翻祖宗章法的國主,若是成了,自然是青史留名,若是沒成,便要被後世恥笑千年。

  這是一件冒險的事情,她需得好好思量。

  趙丞相倒是沒想到秦子衿脫口而出便勸國主重視商業,秦子衿的思維似乎總是不受限在女尊國這個框架內,總是能站在高處俯視一切,繼而提出局中人看不出的問題。

  趙丞相卻不知道,秦子衿前世早已研究過許多朝代,什麼制度會導致滅亡,什麼制度可以保持興盛,她心中是再清楚不過。

  “孤考慮考慮,秦愛卿你先下去罷,奚愛卿也下去罷,孤跟丞相單獨談談。”

  國主此言,便是暗示後面的話,她們暫時還不配聽了,秦子衿瞧見便知國主心中有所鬆動,便也沒再堅持多勸說旁的話語,而是規律得退了出去。

  奚荀倒也乖覺,況且自從他被賜婚後,國主體恤他要準備婚嫁之事,安排給他的事情倒也漸漸少了一些,並沒有先前那麼多,故他這幾日便越發清閒起來,這對於奚荀而言,是件好事。

  手中的事情越多,他越更需謹言慎行,自從繼任禮部侍郎以來,他還未曾有過這般輕鬆的日子,奚荀乃至奚府對於官場之事皆並無野心,故這些日子他是樂得清閒。

  離宮殿不遠處,便有一涼亭供人歇息。

  秦子衿與奚荀便索性在此處呆了一會兒,秦子衿主要是想待趙丞相出來後,看能否套出些話,瞧瞧國主真正的態度,畢竟國主在一些小事上雖覺得趙丞相有些固執,大事上倒是十分倚重趙丞相。

  女尊國若是繼續抑制商業的發展,經濟必然跟不上國家發展的速度,只是國主較為保守,遲遲沒有動作,若是能趁此次說服國主,對於後世而言,倒也是功德一件。

  ‎

  第五十五章

  趙丞相併未在殿中呆多久,出來時秦子衿已在外面亭子裡等著,奚荀並非外人,趙丞相便沒避著他。

  “姨母,如何了?”

  “別瞎打聽,該讓你知道時自然會告知你。”

  說罷,趙丞相便先行一步離開了。

  只一句,秦子衿便明了,並非全無希望,只是略有些阻礙。

  若是全無希望,趙丞相會直接搖頭,這是她的習慣。

  宮中的一切自然都瞞不過國主的眼睛,顯然在隨從的匯報中,這兩人明顯是相談不甚愉快的模樣,這才正常。

  若是國主將她們支出去,趙丞相轉頭便告知秦子衿,這才不正常呢,那國主跟趙丞相私下交談顯然便是多此一舉。

  “子衿,你們在打啞謎麼?”

  奚荀不知從哪弄來一壺茶水,施施然坐在亭中小口喝著,好不愜意,瞧見秦子衿與趙丞相說了句話後,趙丞相便甩手走了,而秦子衿倒是絲毫不惱,甚至誇讚這茶不錯。

  奚荀便知,並非茶不錯,而是她心情尚佳。

  畢竟秦子衿究竟會不會品茶,奚荀還不明白麼。

  “你今日倒是聰明,看來我的荀兒也長大了嘛。”

  秦子衿與奚荀乃是有婚約之人,偶爾一起品個茶,聊聊天,倒也無人會置喙,畢竟二人也沒做什麼旁的事情。

  奚荀一聽這話,腦中便開始琢磨了,子衿說他今日聰明,便是旁的日子不聰明了唄,太壞了,她總是變著法的欺負他。

  “不給你茶喝了。”

  奚荀有些氣呼呼,將面前的茶壺一把罩住,十足的孩子氣,秦子衿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聽得出他語氣中的嬌嗔。

  “好了好了,荀兒一直都很聰慧,可好?”

  秦子衿瞧見奚荀這樣,又好氣又好笑,偏這邊又有旁的人在附近,她饒是想鬧他一鬧都不成,只得輕聲,好聲好氣得哄著。

  秦子衿心道,自己真是求了個小祖宗回來,這開個玩笑,動不動便惱了,偏她竟還覺得奚荀此舉過分可愛,雖是哄著,秦子衿的嘴角卻是忍不住上揚,饒是一旁的宮人,都能遠遠望見秦子衿的好心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