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百姓如今日子一日好過一日,有了閒工夫,對於欺壓百姓的富人當然是咬牙切齒,對於深明大義的皇上自然是感恩戴德,無不稱讚。

  經此一遭,朝野上下對於皇上的強硬手段又多了一份了解,都說難堵天下悠悠眾人之口,然皇上他不怕指責,因為現在天下人心都已經歸於皇上了,所以餘下的人都似鵪鶉,不敢多說多做。

  康熙二十一年冬,接到孝莊身邊嬤嬤的請示,玄燁下了朝便去了慈寧宮。

  「皇瑪嬤,這幾日身體怎麼樣?」

  「早晨起來倒是松泛了許多。」

  「如此便好。」

  看他埋頭喝茶,視若無睹,太皇太后只好開口道,「前個宮宴,哀家見郭絡羅一族那兩個格格如花似玉,這宮裡冷清,想讓她們來陪陪哀家。皇帝你覺得如何?」

  「不可,一個灰容土貌,一個奴顏媚骨,朕不喜。」

  「皇帝哀家就明說了,已經有許多年沒有大選,宮裡也只有三個小阿哥,是該挑些新人進來了。」

  「皇瑪嬤,給那些親王郡王家適齡的指幾個就夠了,朕真的不用了。」

  「皇帝!你…你現在只有三個阿哥一個格格。」

  康熙不忍她動怒,只好扶住她給她順了順氣,「皇瑪嬤,別生氣,對於這事,如今朕是力不從心。」

  太皇太后驚怒,「什麼…你什麼意思。」

  「去歲帶兵攻打沙俄不小心傷了根本。」

  看老太太紅了眼眶,快要落淚,玄燁連忙安慰,「所以不耽誤別人了,有四個孩子也夠了,好好培養,以後也是將才。」

  「找太醫看過沒有,怎麼就這樣了呢…」

  「宮裡民間尋遍了,是不治之症。」

  他神色萎靡,聲音低沉,太皇太后內心傷痛,不忍再揭他傷疤,反過來安慰他,「有四個孩子也夠了,多了反而吵鬧,許久不見三阿哥,明年你把人帶回宮吧。宮裡這些妃嬪,等年後就遣去瀛台如何?」

  老太太絮絮叨叨說了很多,玄燁不做回答只朝她露了個笑,「皇瑪嬤,有您在真好。」

  看他孺慕的眼光,老太太一陣心酸,險些就要落下淚來,她龍章鳳姿的孫兒,已經頗具帝王氣勢的玄燁孫兒,怎麼就…

  所以,才把心思精力用在政事嗎?她雖在深宮,但每年外出避暑、秋獵對外界變化都有耳聞,也眼見整個大清越來越興旺昌盛。今晨她還在高興,等百年之後,也不用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了,原來真相竟是這樣,這無疑是在剜她的心。

  「所以皇瑪嬤,後宮嬪妃想歸家的歸家,想待在宮裡就在宮裡吧,都是朕虧待了她們。」

  太皇太后是過來人,自然知道待在冷清的宮殿是多麼難熬,這些嬪妃也是多次陪伴在自己左右,她也是憐惜她們花一般的年紀就要守寡,於是點了點頭就同意了。

  兩人說開,太皇太后慢慢也想開,不再逼他選秀,玄燁鬆了口氣,走這一步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老太太固執,年紀也大了,不敢忤逆她。

  看他離去的身影,太后抹了抹眼角的淚,「等晚些時候,你幫我去看看其他兩個阿哥,大格格那裡也去一趟。」

  蘇麻喇姑點了點頭,看她如此傷心,聽到對話的她也有些鼻酸,雙手合十,虔誠地說,「長生天保佑…」

  康熙二十二年春,大選如期舉行。

  各家族摩拳擦掌,心思不言而喻。

  可結果卻出人意料,皇上下旨道從此選秀不再進行,各家自由婚配,此舉一出立馬有風言風語說皇上已經不能人道。

  皇上還沒發怒,太皇太后率先嚴厲的處罰那些人,宮裡的流言也消了下去。

  其他人也咂摸出味兒來,甭管皇上能不能人道,都不是他們能掌控的。

  看著朝堂上躍躍欲試,準備挑戰權威的,福全冷哼,嘖,這些人莫不是忘了那些大炮的威力。

  而已經改名歸家的那些妃嬪家族鬆了口氣,皇上沒有將他們這些知情人給處理了,他們已經謝天謝地了。

  而且自家閨女回來,還帶回來許多賞賜,人不能貪,所以沒有敢聲張,只做鵪鶉樣。

  烏喇納喇府里,少年練了一套有模有樣的刀法,擦了擦額頭的汗,一旁的婦人看他把刀耍得虎虎生威,一陣心驚肉跳,生怕他傷了自己,連忙招呼他過來,「三阿哥,快來喝碗酸梅湯解解渴。」

  承璽對這裡一草一木已經很是熟悉,看瑪嬤招喚,止住了想隨手扔刀的衝動。

  一口喝完湯水,他打了個飽嗝,對身旁的婦人展了個笑,「瑪嬤,額娘邀您過幾日去府上一聚。」

  「好好,過幾日也是你額娘生辰,到時候和你舅舅一家咱們一起過去。」

  芷珠在護國衛剛成立那一年便回了趟家,惹得她額娘直罵她是「沒良心的小冤家」,回頭卻稀罕的抱著叫「乖女」。

  芷珠深知愧對他們,也知他們拳拳愛女之心,不敢告知經歷的事情讓他們再擔心,只用了一句「生病一直在江南靜養。」讓他們信了她的話,此後也是多次歸家讓他們不再擔憂。

  而私底下,兩夫妻也知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但既然女兒不想讓他們擔心,那他們也只好遂了她的願。

  當年那個只曉得屁顛屁顛跟在芷珠身後的要吃食嗲嗲喊額娘的小胖墩,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皮膚稍微黝黑的俊俏少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