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古城裡的建築也是按照當時的風貌還原的,既有西域特點也保留了建築的華美大氣。

  虞露露跟著嚴肖抵達古建築外觀的酒店,酒店外牆特意做了隱蔽處理,就算被拍進影視劇里也不會穿幫。

  早期很多古裝影視劇囿於拍攝場地和技術限制,會出現人物明明念著古香古色的台詞,背景卻有電線桿子或空調等現代科技,十分出戲。

  光從拍攝地選址上來看,虞露露便感覺到這個劇組的認真。

  其實不光是選址,從一開始虞露露就發現這劇本寫得很好,該豐富的豐富,該留白的留白。讓她不禁感嘆翁行舟的眼光真好。

  第64章

  虞露露住進劇組安排的房間,放妥行李,隨後跟著嚴肖去拍攝定妝照。

  走進公共化妝間,虞露露被化妝師帶到椅子上坐下。

  蘸了卸妝水的棉片在她臉上輕輕地拍。

  嚴肖手裡拿著今天的行程表,「虞老師,今天你的主要工作是拍定妝照,然後和劇組的導演、製片還有其他演員一起吃飯。」

  虞露露還沒見過導演。她拿到劇本後揣摩了兩天,按照賈亭松說的在家錄了試鏡片段,發給導演郵箱。然後就板上釘釘拿下這個角色。

  其他演員是誰,她也不知道。網絡上沒有一點關於這部戲的風聲。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虞露露還是信任翁行舟的,他不會把她往火坑裡推。

  ……應該?

  化妝刷在臉上輕輕地拍。虞露露按化妝師要求閉上眼,腦海中回憶劇本。

  她要出演的這部戲還沒定下劇名,暫時用女主名字當劇名,《琉歌》。

  故事講的是現代考古學家李琉歌穿越到唐朝,變成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獻的女兒阿史那琉歌,而當時突施騎可汗蘇祿率兵南下,攻陷了阿史那獻駐紮的碎葉城。

  琉歌奮力抵抗,卻抵不過歷史的車輪。

  在這個過程中她與蘇祿喬裝的「陸夙」相戀,蘇祿攻陷碎葉城當夜,將城池作為聘禮獻給琉歌。

  但蘇祿殺了阿史那獻,現在的阿史那獻是他安排的假貨。李琉歌在睡夢中漸漸與阿史那琉歌合為一體,她決心為父親報仇……

  狗血,喜聞樂見。

  但故事主線和虞露露沒什麼關係,她演的是女三。女一號自然是琉歌,女二則是跟隨在身邊蘇祿多年的突施騎守忠之女琳琅。

  她飾演的女三號是交河公主。

  交河公主是唐玄宗時突厥族的可汗阿史那懷道的女兒。

  開元五年,唐玄宗封其為交河公主,將她嫁給當時攻陷了碎葉城的蘇祿。

  歷史上的交河公主名不可考。編劇自由發揮,給她起名「阿史那明月」,小字明月奴,和詩仙李白對自己孩子的愛稱一樣。

  女一琉歌聰明果敢,女二琳琅大度颯爽,這不是女一女二搶男主的故事,相反編劇塑造的琳琅從來沒起過陷害女主或爭搶男主的心思,還與女主惺惺相惜。

  她們倆都是正面人物。只有交河公主有黑暗面。

  這也是虞露露更喜歡交河公主的原因,她不像琉歌那樣保有現代人的思想,也不像琳琅多年跟隨蘇祿征戰沙場,有著堪比大丈夫的胸襟。

  她的父親是玄宗的臣,本有喜歡的人,卻被迫封為公主嫁到碎葉城。蘇祿不愛她,她也不愛蘇祿,她痛恨這群將女人當做政治手段的男人。但她又沒有能力推翻他們。

  在這種撕扯中她變成了魔鬼。最終落得淒涼下場。

  虞露露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劇本,聽見化妝師說好了,便起身跟著嚴肖去服裝間換戲服。

  **

  打光燈和攝像機前,女人穿著明顯帶點唐風的胡服,不斷改變姿勢。

  她是在這部劇里飾演女二的安秋穎。

  去年白玉蘭的獲獎者、男主池誠站在一旁等安秋穎拍完。

  這時周圍一陣騷動,所有人被一股奇異的感覺驅使著不由自主地看向門口。

  穿著襦裙的女人仿佛是一個發光體,舉手抬足間勾魂奪魄。明明那張臉並非絕美,可就是令人挪不開眼。

  站在她身後幾步遠的虞露露看著那背影,無語了。

  翁行舟那個惡趣味沒告訴她這部劇的女主是歐芝芝啊!

  這部劇藏得嚴嚴實實,虞露露現在才知道其他演員是誰。她要是一開始就知道歐芝芝演女主角,下意識一定是「不來」。

  小愛反而鬥志昂揚:「露露,咱們這次一定要給她好看!」

  那是。虞露露深呼吸,重整心情。她可沒忘了和歐芝芝的恩怨。

  歐芝芝收斂起美貌光環。滿場的人仿佛從水裡冒出頭,終於能自由呼吸了。

  虞露露身旁的兩個工作人員竊竊私語。

  「歐小姐好像又變漂亮了?我記得上次見到她的時候,沒這麼驚艷啊。」

  「她之前就很驚艷了,現在變得更像女神了,好想問問她是怎麼做到的。」

  「就算她告訴你你也學不會啊,我一點也不嫉妒她,我好羨慕她。」

  越美的女人吸引的不是異性,反而是同性。

  虞露露走上前,故意停在歐芝芝身後,「歐小姐。」

  歐芝芝愣怔,回頭見是虞露露,「你怎麼在這?你……你演誰?」

  「女三,交河公主。」虞露露大方地伸出手,「咱們這戲少說也要拍三個月,多多指教。不過我很好奇,這段時間媒體會怎麼寫我?希望不是負面消息。不然我可能會忍不住半夜敲響你的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