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越國發布五年政令,每年上調一錢糧價,及降低一錢米糧收購價,使糧產的收購價和出售價,逐步回落及提升至皆為五錢,但定額收糧的額度每年提高一成,直至五年後不設收糧定額上限,但設下限。

  開放對糧的嚴格控制後,各州紛紛出現了私人糧商,以同樣的價碼向農戶收購米糧,用以通商或養殖等,肉價亦連年降低,私商經濟愈發活躍、商品愈發豐富。

  光顯七年,越國與吳國達成密約,各出兵十萬,征戰漢國。

  直到光顯十年年中,三年時間,越國吞併漢國中線以東的二十七州,吳國吞併漢國西部的十六州,以及比這十六州還大兩倍的整個建武鎮。

  原漢國王室已無力應戰,連連南撤,直至中南半島的交州一帶,治下僅存十二州,總面積只比崖州(海南島)大一點。

  中原還零散著十餘個頑固難啃的割據藩鎮,以及位於周國北邊、周國久久不去征伐的北漢國。

  因為北漢國雖僅擁十二州,卻背靠「父國」契丹。

  吳國坐擁三十九州、以及建武鎮。越國坐擁六十六州,但國土面積比吳國小一些,國力卻比吳國強很多。兩國加起來,才能抵禦坐擁一百五十四州的周國。

  百餘年的動盪至今,中原各國在錄的人口匯總起來,僅剩三千多萬人。

  越國擁二百六十萬戶、近千萬人。

  吳國擁一百五十萬戶、近六百萬人。

  周國擁四百餘萬戶、約一千五百萬人。

  人口不足,每五戶征一兵,越國只能擁兵四十餘萬,吳國三十萬,而周國擁兵近百萬,各國農戶名下的田,幾乎都是女眷在耕種,而男人多在外從戎、或從工從商。

  若三國之間爆發征戰,將死傷慘烈,若征戰持久,中原將更徹底的化為焦土、荒無人煙。

  但中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遲早將為一方所一統,周國大勢,一目了然。

  「十年拓天下,十年之約,還有一年就到期了。」

  內殿裡,年已三十九的葉秋風,已斑白了兩鬢。

  徐芳儀時不時來到內殿,坐在她身旁,關切兩聲。

  這關切不知是否為真心,但替吳國監視她的舉動和決策,倒一定是真的。

  被監視著決策,倒也不算是壞事,被窺知了越國國力富強的原因後,至少吳國國主也知與民休息、保境安民了。

  花暮雨很少來內殿,倒是經常去東宮。

  兒女們都長大了,玉祿已十九,玉禳十七。

  十六歲的玉禎,已出落的亭亭玉立,喜歡詩詞歌賦,也喜歡跟懂花的人學著種花,以及了解那些花都有何妙用。

  她帶著宮闈監的宮侍們,將東宮的園林庭院都種上了花,如木槿花、蘭花、丁香花等,還有紅且嬌艷的洋繡球花,也有些特意從海外引來的花,也種在了東宮的園林里。

  小湖裡也飄蕩著朵朵白蓮,整個東宮,因花兒開的旺盛,景致頗美煞人。

  「娘親,我萃取了些蘭花精油,用以護膚,可使肌膚更嬌柔嫩白,」

  玉禎略興奮的雀躍著步子,手中捏著個小瓷瓶,走到春亭里入座,瞧見娘親整日無酒不歡,她不禁蹙了蹙眉頭:

  「娘親,酒會叫皮膚顯老,您少喝些。」

  「你早前還說喝些果酒養顏,現在怎又這樣說。」花暮雨輕撐側頰,神情悠閒的以手玩著小杯盞。

  「那說的是蒲桃果酒,您現在喝的是杏子酒。」

  「蒲桃才剛釀沒多久,要過了上元節才能喝上,只能喝些陳釀杏子酒解解饞了。」

  玉禎噗嗤一笑,用小手點了些蘭花精油,替娘親搽塗臉頰。

  「禎兒已十六了,可有心上人?」花暮雨閒聊般問道。

  玉禎小臉一紅:「說甚呢,沒有。」

  「你阿兄玉祿都生了一兒一女了,你連個八字都還沒一撇,這可不行。」

  「梁姨和文君姨娘,四十了還沒成親呢,我就更不急了。」

  「她們、她們不一樣。」

  玉禎不喜歡這個話題,索性應付了幾句,將瓷瓶擺在石案上就跑了,花暮雨尋思,自己十五的時候也不想成親來著,且還因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而十分牴觸,怎現在又……

  又如此去安排玉禎了呢?

  要怪就怪葉秋風,若當年未被安排個明明白白,那時的自己,絕說不出口想跟她成親的話。

  嗯,都怪她。

  臉頰因精油而清清涼涼,還挺舒服,在東宮找了面銅鏡照了照,這臉已有歲月的痕跡,但因玉禎替她做著精心保養,看著還挺顯年輕,三十九歲的年紀,看著就像剛三十出頭。

  過分的是,葉秋風似就長了張不顯老的臉,她小時候也是個娃娃臉,都沒甚興趣做保養,臉上也沒多幾條皺紋。

  倒是髮絲很順從歲月的流逝,該白就白。

  端著宮闈監煎的補藥來到內殿,年芳二十六的徐芳儀仍坐在葉秋風身旁。

  看久了也就不覺得刺眼了,再加上葉秋風抬眸看向自己時,面無表情的平和,會立刻顯露處熱情溫柔,便也更懶得去介意。

  「夫人,可算樂意來內殿了,好想你。」葉秋風眼巴巴的看著花暮雨,叫她坐到自己旁邊。

  徐芳儀平時不會覺得自己受冷落,葉秋風對她很客氣且禮貌,完全遵照禮制來尊重她,偶爾也會相互微笑著閒聊幾句,除了花暮雨過來時,才會有被冷落的感覺,便識趣的行禮後離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