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寶和公主說著聲音帶了幾分哽咽,眼眶微紅,她在替齊琮抱不平,又何嘗不是為自己這些年受過的委屈傾訴,她如今大了,能哭能鬧,當年惠妃去時,她也不過是一稚女,後宮被貴妃把持,惠妃生前又得罪了貴妃,諾大的深宮之中,她日子過的艱辛,她從前,也是天真無邪,衍慶殿裡,也會坐在父皇的膝頭撒嬌,若能一輩子無憂無慮,誰又想整日盛氣凌人,什麼都要鬧一鬧才能得來,活成別人眼中的笑柄呢。

  幼寧感受到氣氛凝重,住了口,看向寶和公主,太后以為她是被寶和公主這陣仗嚇到了,走過去在她的後背上輕輕拍了一下。

  寶和公主擦著眼淚,扯了扯唇角說:“嚇著阿寧妹妹了,是我的不是。”

  幼寧連忙擺手,撐著身子要起,寶和公主走到她跟前,幼寧學著太后安慰自己的樣子,在她的後背拍了拍。

  寶和公主愣了愣,眼梢微抬,看向幼寧,幼寧一雙眼眸澄亮,夾著水霧和哀傷。

  幼寧這會鼻尖酸澀,即是同情齊琮和寶和公主的遭遇,還有種感同身受的悲懷感傷,大概是她身體裡還殘存著原身的細微意識,小幼寧也是自幼便沒了母親,聽了這樣的話,難受吧。

  寶和公主歉意的說:“阿寧妹妹,你莫要多想,你有皇祖母疼你的。”

  太后看幼寧小臉蒼白,讓李嬤嬤抱著她回了福安殿,又在福安殿內把幼寧哄睡著,才折回自己的寢殿,寶和公主正不安的等在那裡,瞧見太后回來了,忙問道:“皇祖母,幼寧妹妹沒事吧。”

  太后淡聲道:“你阿寧妹妹身世可憐,又是個重感情的,她到宮裡這麼久,夜裡睡覺還是時常驚醒。”

  寶和公主面露愧色,“我知道,是我的不是。”

  太后嘆了口氣,“我與你說這些,不是怪你,只是提醒你,日後說話,莫要這麼口無遮攔,皇祖母也知道,你是為你五皇弟不平,但這宮裡頭過日子的,不是只有你一個委屈,日子是自己過得,總是悲懷傷秋,除了壞了自己的心情,鬱結於心,沒有半分好處,那些不開心的事,就該忘記。”

  寶和公主道:“過去的事可以忘記,眼下的不平事,如何才能不發生?”

  太后摸著她的臉,“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

  寶和公主搖了搖頭,“孫女聽聞當年皇祖父去世,父皇年幼,無法震懾朝綱,甚至在登基之後,幾度遭到刺殺,難道那時,皇祖母也是聽天命嗎?”

  太后臉色一沉,“寶和。”

  寶和公主倔強的揚起下巴同太后對視,“皇祖父去時,好幾位皇伯父已經成年,手握重權,靈前逼宮,皇祖母在那樣的形勢之下,尚能保父皇登上皇位,孫女不信皇祖母會聽天命,如今父皇偏袒六皇弟,連五皇弟的功勞都要放到六皇弟身上,這種荒謬之事,滑天下之大稽,皇祖母你就不管管。”

  “兩個都是哀家的孫子,便是你父皇偏心,也是你父皇做的,哀家若是干涉此事,阿瑛又會如何看待哀家這個祖母,你以為,皇家子女的路,是那麼好走的,享受天下最尊貴的榮耀,總要付出代價,儲君之位,誰想坐上去,便自己去搶,你以為,你事事替你五皇弟打點,便是對你五皇弟好了,寶和啊,你是聰明,可你五皇弟也不笨,他心裡明鏡似的,這世上,不是只有你會盤算。”

  寶和公主面色茫然。

  太后抿了口茶,“此次賑災,阿琮是吃了些苦頭,可也是對他的歷練,他在北邊的那些表現,你也聽說了,你父皇只是叫他賑災,他卻斬了十幾位大臣,先斬後奏,這其中,固然是一個皇子對貪官污吏的痛心疾首,可補上那些官職的人,原也是參與貪污的,死裡逃生,將來豈會不忠心效忠阿琮。”

  寶和公主面色震驚,她聽說此事時,只覺得五皇弟斬的好,百姓尚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人卻拿賑災銀中飽私囊,倒是沒有想到更深一層。

  “封王算什麼,皇家的孩子,封王都是遲早的事,這也不過是第一步罷了,你不妨去問問你五皇弟,是願意在外面建功回來封王,還是願意讓你六皇弟前去賑災,他舒舒服服的躺在皇宮,等著你六皇弟回來,分他一半的功勞。”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五皇弟自己的本事,與六皇弟何干?”

  太后道:“你怎麼還不明白,你父皇偏心你六皇弟,可也因此讓他失去了歷練和收攏人心的機會,刀不磨不快,有得必有失,封王一事,哀家不管,皆大歡喜,哀家若出言阻撓,不僅是你父皇失了臉面,你六皇弟難堪,便是你五皇弟,也未必樂意,你父皇白送個功勞給你六皇弟,才是正合你五皇弟的意。”

  寶和公主蹙眉,似懂非懂。

  “你從你五皇弟那裡過來,想必他也與你說了些,可你依然看不透他想要的是什麼,怨氣如此之重,罷了,你回公主府去反思,無事,不要總往宮裡跑了。”

  寶和公主福了福身,“皇祖母,孫女先告退了。”

  太后是真有些怒了,連飯都沒留寶和公主在宮中用。

  太后歪在榻上,揉著額角,林嬤嬤進來,寬慰道:“公主也是關心則亂,太后娘娘不必往心裡去。”

  太后頭疼道:“寶和這個孩子呀,看似莽撞無腦,實則心細聰慧,她今日故意激怒哀家,也是想試探哀家對立儲之事的看法,不過她還是低估了阿琮,遇上貴妃的事,她就一根筋的認死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