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抬頭看向宣德帝,“哀家這個年紀做壽,全憑兒女的孝心,只要孝心到了,人是哀家喜歡的,這壽宴即便不辦,哀家都覺得稱心如意,若是那種哀家一見就糟心的人,這壽宴辦的再熱鬧,哀家也只覺心煩。”

  貴妃一回到重華宮就趴在榻上哭,皇帝跟著坐在榻上,拍著她的背哄,“好了,母后既不讓你辦壽辰,你剛好也多歇歇,也省的費心思。”

  貴妃抽噎著說:“先前同陛下商量如何為太后辦壽宴,陛下也覺得好,臣妾想著太后與陛下母子連心,陛下覺得好,太后必然也覺得好,便大張旗鼓的命人去辦了,如今戲班子都找好了,禮部那邊臣妾也差人去問了,說不讓臣妾管就不讓臣妾管了,臣妾這面子往哪擱,滿宮上下的人,如何看待臣妾?”

  “朕知道這事讓你受了委屈,只是這畢竟是太后壽宴,總要太后她老人家開心,你明知道太后不喜歡你,心裡也該有個底,太后會不讓你辦壽宴。”

  貴妃聽皇帝這麼說,哭的更厲害了,“臣妾向來是個蠢笨的,如何能猜到太后心思,臣妾出身低微,太后不喜歡臣妾,臣妾如何不知,臣妾也是見這些日子陛下因幼寧郡主的事與太后鬧不愉快,陛下煩心,臣妾也心疼,這才想著為陛下分憂,臣妾滿心滿意都是陛下。”

  宣德帝看她梨花帶雨的,雙眼通紅,也知道今日這事,確實讓她沒臉,摟著貴妃的腰,貴妃順勢躺在他懷裡,“陛下,臣妾的臉面不算什麼,可阿瑛和阿婉都是陛下的親骨肉,這事要是傳出去,豈不是拖累兩個孩子跟著我這個沒用的母妃一起丟臉。”

  宣德帝寬慰道:“不必多心,朕會命人守口如瓶,不會有人議論,為太后做壽,原本就該皇后操持。”

  貴妃見皇帝臉上隱隱有了不耐,不敢再說,只是做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讓皇帝更加憐惜她。

  只是宣德帝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麼,只在貴妃這裡待了一會,見她情緒穩定了,便讓人拿了他的外袍穿上。

  貴妃急道:“馬上要晚膳了,陛下要去哪?”

  宣德帝面色坦然,“朕去敬妃那裡看看阿嫻。”他又扶著貴妃的肩膀在她額頭上親了一下,“等會讓宮人拿熱帕子給你敷眼睛,都做母親的人了,別讓阿婉瞧見了,嚇壞孩子。”

  他說完便急匆匆的邁步離去。

  貴妃立在遠處,盯著宣德帝離去的背影,死死的捏著帕子,面如土色。

  會靈見她這個樣子,知道貴妃這是擔心失寵,扶住她說:“娘娘,陛下白日裡撞見六公主,六公主又那樣說了,陛下慈父心腸,晚上去看她也是情理之中,娘娘不必憂心,陛下的心還是在您身上的,敬妃比不上娘娘,六公主在陛下心裡,也比不上咱們四公主。”

  貴妃被她這麼一勸,安心許多,咬著牙氣惱道:“齊嫻那個小丫頭,慣會在陛下跟前討巧賣乖,每次都是她,本宮真恨不得……”

  “娘娘。”

  會靈打斷貴妃,小聲提醒,“娘娘何必在意六公主,再怎麼樣,也只是個公主,只要咱們六皇子爭氣,以後還不都是娘娘說了算,娘娘您得沉住氣。”

  “這些日子,百官頻繁請立太子,讓本宮如何沉得住氣。”

  “那陛下去看敬妃,娘娘您就更不用憂心了,就七皇子那樣,您覺得他會對咱們六皇子有威脅嗎?”

  貴妃想到七皇子整日遊手好閒,章華殿裡每次課業都是倒數,連伴讀都不如,神色緩和。

  也是,齊琅能有什麼出息,至於那個齊琮,英國公府一連兩個女兒都不得陛下歡心,嫡出又有什麼用,不得陛下待見。

  第20章 賀壽

  因要給太后賀壽,靜謐的皇宮熱鬧起來,往年太后賀壽都是宮內歌姬表演,今年因貴妃派人到宮外尋了戲班子,宣德帝為了顧全貴妃臉面,特意叮囑皇后從民間選戲班入宮為太后祝壽。

  民間戲班子入宮不比宮內養的懂規矩,禮儀都要趕著太后壽辰前調/教,看似簡單的一場壽宴,事情繁多,各司女官頻繁出入永寧宮,皇后忙的不可開交,好在貴妃這些日子一直在重華宮稱病不出,少了這麼個攪事精,皇后省了不少心。

  太后壽辰這日章華殿章武殿特意停了課,皇后懿旨命皇親國戚及四品以上大臣女眷入宮為太后賀壽,宴席擺在華陽宮中。

  福安殿內,幼寧被一群小宮人圍在中間打扮,今日是太后壽辰,她是養在太后身邊的,穿著也比平日裡隆重些。

  李嬤嬤給幼寧挑了一件粉色繡花裙,衣襟花紋繁瑣,袖口綴著粉色小花,腰間掛著一塊圓形玉佩,兩側垂著流蘇,頭髮分成兩股盤在頭頂,髮髻兩側插著雲鬢花顏金步搖。

  幼寧對著鏡子擺了擺頭,步搖流蘇前後晃動,發間的蝴蝶雙翼也跟著輕顫,幼寧控制不住的想玩一玩,良辰端著漆木托盤,上面擺著一個金鑲玉長命鎖,是幼寧剛穿過來時便戴在身上的,據雪蘭小丫頭顛三倒四的敘述,那是幼寧的父親汝陽王世子在出征前,親自到廟裡求的,請了大師開光,因為太過貴重,平日裡都由良辰好生保管著。

  李嬤嬤取了長命鎖,回頭見幼寧在玩頭上的步搖,她平日裡都戴髮釵珠花,極少戴這種長步搖,新鮮著,李嬤嬤回頭按住她的小腦袋,笑著說:“郡主莫再玩了,太后娘娘那裡還等著您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