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陽說:「那我們什麼時候安排工程師過去?「

  遠夏冷笑了一聲:「讓他們再等等,就說咱們的工程師正在別處出差,現在沒空。」陶陽嘿嘿笑:「好呦!「

  遠夏又說:「到時候讓他們先將尾款打過來,再給他們組裝。」「好!"

  —直拖到10月份,行遠才派工程師去印度給客戶組裝盾構機。

  根據工程師反饋回來的信息,印方還真自己動手組裝過盾構機,不過由於結構太過複雜,印度的工程師沒能成功,甚至還弄丟了幾個零件,還是國內發空運過去才搞定。

  11月份,行遠接到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的通知,讓他們去參加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頒獎典禮。

  郁行一說:「上一屆咱們沒參加,上上屆咱們拿了表彰獎,這次應該是工業大獎了吧。」遠夏說:「應該是了吧。」

  郁行一問他:「你打算讓誰去參加頒獎典禮?還是讓倪寬去嗎?「遠夏搖頭:「不,這次我準備自己去,你陪我一起去吧。」

  郁行一笑著說:「好啊。」

  公司的高層得知兩位老闆要親自去參加頒獎典禮,都有些愣神,說實話,兩人都去未免太隆重了點,要是拿到最高獎,那還好說,萬一沒拿到,只怕業內的人會笑話。

  崔平生提議說:「要不還是讓倪總去吧。」

  倪寬說:「對啊,遠總,要不還是我去吧。」

  上回他們興沖沖地去領獎,結果只拿到了一個表彰獎,搞得遠夏連18年的評選都沒報名。這次拿大獎的可能性雖然很大,但萬一要是還沒拿到,那實在有點沒面子,許工機械迄今為止不僅拿到了表彰獎、工業大獎,上一屆還拿到了工業大獎獲獎項目,他們的創新和業績都不比許工差,怎麼也該輪到拿大獎了。

  遠夏說:「沒關係,我們自己去吧,順便去北京看看我家人,郁總也要去看望親人。」

  公司高層其實都知道他倆的關係,不過大家都默契地不戳破,就當不知道,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他們的關係。

  崔平生拍拍他的肩:「那附好吧,祝你們旗開得勝!捧大獎回來。」

  頒獎典禮時間定在12月27日,在聖誕節和元旦之間,遠夏和郁行一25日到了北京。

  26日是星期六,他們去學校看望了兒子和外甥,學校實行封閉管理,平時要求學生儘量不出校門。如果要出去,得提前跟輔導員請假,而且最好不要離開本市。如果碰上市里有疫情,管控會升級,完全不允許出去。

  所幸最近並沒有疫情,文博和錢崇懋還是出來了,跟著遠夏和郁行—一起去吃了頓大餐。

  倆孩子點了很多菜,就在遠夏覺得會浪費的時候,文博說:「爸,您放心,我們吃得完。我們都好久沒在外面吃飯了,外賣都不讓點,只能吃食堂。」

  郁行一笑著說:「你們倆學校食堂的伙食還是可以的吧。」錢崇懋說:「可是可以,但是常吃也吃煩了啊,想換換口味。」

  遠夏同情地看著兩個孩子:「想吃什麼就點吧,回頭再打包一些回去,給你們室友也解解饞。」「謝謝爸爸(大舅)!「

  錢崇懋問:「舅舅,你們來北京出差嗎?「

  文博說:「我爸他們是來參加中國工業大獎頒獎典禮的,這次肯定能拿工業大獎,嘿嘿。」錢崇懋說:「這個獎很有名嗎?「

  「當然,國內工業界最高殊榮。」文博說。

  錢崇懋說:「哇,那就提前祝舅舅獲得大獎吧。」

  遠夏笑著說:「還不知道能不能拿大獎呢。」文博信心滿滿:「肯定能!」

  第二天,遠夏和郁行一開著車去參加典禮,還是遠夏曾經去過的會場。

  會場莊嚴肅穆,與會的嘉賓都是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精英,雖然都是小有名氣的單位,但遠夏並不認識這些人,畢竟隔行如隔山,除了極少數明星企業家,他並不認識這些人,更何況別家企業也未必會是老闆親自前來。

  所以他和郁行一來參加這次頒獎典禮並不會顯得突兀,因為別人也不會認識他們,他倆從不參加企業家的私人組織,跟那些億萬富豪沒什麼交情。

  開獎嘉賓對著一張卡片說:「下面由我來揭曉此次大會的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獲得這一殊榮的企業有:行遠機械集團....."

  郁行—激動地抓住了遠夏的手:「太好了,我們獲獎了!「

  遠夏以為自己會很平靜,事實上,聽到這裡的時候,他的手有些發抖,眼眶甚至有些濕潤。他終於如願以償,和行一一起來領中國工業界的最高獎項,一起見證行遠的輝煌,也一起見證中國重工的崛起,更—起見證了中國人民創下的工業奇蹟!

  這一生,得一人相伴,足矣!

  做一名中國人,更無怨無悔!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這裡就算完結了。第一次寫這麼長的文,寫了足足半年之久,感謝所有支持到這裡的小夥伴們,感謝有你們的陪伴與支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