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多的人們聚集在映秀小學,因為這兒有一個開闊的操場,可以躲避餘震。

  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三百多個孩子被掩埋在倒塌的教室下面,人們徒手清理著磚石瓦礫,試圖挖出被掩埋的孩子。

  到處都能聽見撕心裂肺的哭聲和叫喊聲,那是人們在尋找親人的呼喊,帶著深深的恐懼與絕望。

  操場上都是人,受到驚嚇的老人和孩子、受傷的人以及失去生命的人。

  遠夏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滾落下來,如果不出那麼多意外,他能趕得及到這裡,也許就能救活這裡所有的孩子,就不會造成這麼大的悲劇了。

  他們將帶來的食物、水和醫療物資分給了災民們,迅速投入到了搶險之中,沒有工具,就只能用手搬抬。

  有孩子被埋在廢墟下,他們發出痛苦的呻吟,他們的父母老師一邊啞著嗓子跟孩子說話安慰著他們,一邊搬著磚頭,希望能儘早將孩子給救出來。

  滿面塵灰的大人們機械地幹著活,身上沾滿了不知道是誰的血,十指早已磨破,鮮血直流。

  他們不知道渴、不知道餓,更不知道疲倦,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挖出被掩埋的孩子,救出每一個活著的人。

  第224章 歸來

  從這一天起,徒步進災區救援的人越來越多,消防隊、武警官兵以及醫療救護隊也都陸續過來了。

  來的人越多,帶進來的物資也就越多。但由於路被堵上了,只能靠人背肩扛,所帶還是有限。

  救援隊以及災民們都過得十分艱辛,帳篷有限,只能給傷患和老人孩子使用,其餘的人只能在露天地里休息,每天還要經受至少一場大雨的洗禮,日子有多艱難可想而知。

  甚至連吃喝都存在困難,映秀一帶的百姓,受災情況比較輕微的,會從家裡拿出米來給大家熬稀飯喝,靠著這點稀薄的米粥續命。

  這其實都是可以忍受的,難以忍受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倖存者的生命也在一點點地流逝。有的時候,甚至你都知道他們就在廢墟下面等著你去施救,救援的人也趕不及。

  救援只能靠人力,哪怕是鎮上有挖掘機也是不敢用的,因為這樣會造成二次坍塌,埋在下面的人直接就被二次傷害了。要是有起重機就好了,可惜路被堵了,進不來。

  儘管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遠夏發現自己的承受能力還是沒自己想像的那麼強大,他的同事更是難受得天天掉眼淚。

  他們這種外來者尚且如此難以承受,那些本地人,幾乎沒有人沒有親人喪生的,初步估計,這場地震奪去了映秀四分之三的人口。每四個人中才僅有一個倖存者,這種傷痛,怕是一生都不能治癒了。

  越是這樣,遠夏就越是自責,他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

  待的時間越長,生還者就越少。到後來遠夏能做的事,就是和同事們開著鎮上的挖掘機,挖掘廢墟,尋找死難者遺體,為死難者挖墳地,幫忙掩埋遺體。

  他真的完全沒有想過,工程機械還有一種用途是這個。他希望能幫映秀的人們埋葬傷痛和過去,早日走出陰霾,走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郁行一是18號抵達映秀的,路還沒修通,他是跟著運送物資的救援隊步行進來的,不過行遠支援的工程隊已經在日夜搶修清理道路了。

  從12號下午開始,郁行一就跟遠夏失去了聯繫,因為災區信號中斷,只有電信公司為政府拉的應急電話線能用,遠夏肯定不能給政府添麻煩,就沒跟外面聯繫過。

  遠夏見到郁行一的時候吃了一驚:「你怎麼也過來了?不要上課嗎?」

  郁行一看到他眼眶就紅了:「請了幾天假。這裡發生了這麼大的災難,我也想來幫點忙。你怎麼瘦成這樣了?」

  遠夏渾身髒污,衣服已經辨不出顏色,鬍子拉碴,哪裡有半點風流倜儻的模樣,不過這樣的他也叫人愛得要命。

  遠夏苦笑一下:「剛開始的時候缺物資,吃的很少。這兩天各種援助多了,總算能吃飽飯了。你別碰我,我都臭了,來了之後就沒洗過澡洗過臉。我每天還得幫忙掩埋遺體。」說到這裡時,他的聲音非常輕。

  郁行一輕聲說:「辛苦你了。」

  遠夏眼眶也紅了:「我辛苦一點算什麼,能幫到的忙太少了。當地人真是太慘了。」關鍵是他本來該幫上忙的,最後卻沒有幫上。

  郁行一問:「我能幫忙做點什麼嗎?」

  遠夏說:「你去醫療隊幫忙吧。現在搜救都是專業隊的人在做了,已經六天了,生還者非常渺茫了。」說到這裡,他重重嘆了口氣。

  郁行一說:「好。你別太難過,你已經盡力了。」

  遠夏點頭:「嗯。」他這麼說是安慰郁行一的,他知道自己沒盡力。

  遠夏和郁行一是21日離開的,此時離地震發生過了九天,民間志願者也都陸續離開,留下政府部門安排的工作人員處理善後。

  路依舊沒通,遠夏和郁行一還是步行出去的,走出大山的時候,他們都變成了泥人,尤其是遠夏,到酒店時足足清洗了一個小時才洗乾淨。

  洗完之後,就上床睡了足足24個小時,不吃也不喝。

  郁行一守在他身邊,看他瘦得都脫了相,別提多難受了,而且地震帶給他的心理創傷恐怕一時半會兒也好不了,他就算睡著了,眉頭也都是緊皺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