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北京做生意,最怕的就是成本,但有郁行一和遠夏,這點成本根本就不算什麼事。

  郁知文和特力克聽了非常心動,便將車賣了,到了北京,準備開店。

  郁知文想開個書店,不過遠夏給郁知文分析,隨著電腦的發展,電子閱讀越來越普遍,書店的前景會越來越慘澹。而且開書店特力克也幫不上什麼忙,參與感不強,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會非常寂寞。

  最後郁知文還是聽了遠夏的建議,在中關村開了一家新疆菜館,只賣中餐和晚餐,每周一關店休息一天。

  特力克還特意去學做新疆菜,又雇了兩名新疆廚師,口味十分地道,生意非常不錯。

  郁知文就做起了餐館老闆娘,每天到點去收收銀,後來連收銀都懶得做,直接請了個收銀員。

  她自己陪陪父母,看看書,寫點文章,畢竟這麼多年旅邊生活有太多可記錄的東西了。

  就是非典這段時間,北京所有的餐飲業都停業了,雖然有些損失,但只要人沒事,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次回越城,特力克就沒跟著來,他在北京看店。經歷過疫情之後,餐館生意異常火爆,算是一種報復性消費吧。

  遠夏領著二老去了他們的工廠參觀,看到龐大的工廠和機器,郁振興和陶思敏才知道兩個兒子的生意做得有多大。

  郁振興看得很高興,說:「中國人就該這樣。五六十年前,我在美國看到那些龐大先進的機器,除了震撼,心裡就只剩下焦急。咱們中國那個時候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業社會,什麼都靠雙手,跟他們完全就不是一個世界,心裡想著,這得多少年才能追上美國啊。現在好了,咱們自己也能造這樣的大機器了。」

  遠夏恭敬地說:「是的。我們現在還落後一些,但離追上他們的時間已經不會太久了。」

  郁振興點頭說:「照這個發展速度,會很快的,咱們中國會有光明的未來。我們都有幸,能夠見證國家從一窮二白髮展成現在的規模。」

  遠夏說:「這都離不開您和媽媽老一輩人的無私奉獻。」

  「你們這代年輕人接棒也接得不錯。我覺得特別高興,後繼有人啊。」郁振興笑著笑著,眼裡有淚花閃爍,他是由衷感到高興。

  遠夏看了郁行一一眼:「只能說,我們幸不辱命。」

  「好!好!好!好一個幸不辱命,中國人都像這樣,咱們國家和民族就有希望了。」郁振興說得有些哽咽。

  天氣太過炎熱,他們也沒敢帶著二老到處逛,主要還是待在家裡。二老不能吹空調,只能吹風扇,不過瓦屋的好處就是通風好,夏天也十分陰涼,二老在家能坐得住。

  可惜的是,這樣的好處也享受不了幾天,下個月,他們就要搬離這裡了。

  郁行一當然只能搬到幸福家園去住。不過搬到幸福家園,只怕就沒法跟保姆黃姐隱瞞他們的關係了,畢竟她一直是負責打掃家裡衛生的,兩個人住一間屋子,多少都能看出點不對勁吧,希望她不會覺得大驚小怪。

  還有郭愛雲,她偶爾也會來他們這裡,他們的關係恐怕跟她也瞞不住。

  郭愛雲今年從職校畢業,在電子城找了一份電腦銷售工作,幫人配電腦、安裝電腦,專業十分對口。

  她沒有找遠夏幫忙安排工作,哥哥姐姐為她提供了重新上學的機會,這份恩情就足以令她銘記在心了,她還打算賺了錢,將學費還給哥哥姐姐。

  遠夏沒想過讓她還錢,他資助了一百多個孩子上學,郭愛雲跟這些孩子也沒多大區別。

  他也沒主動給郭愛雲安排工作,雖然對他來說十分容易,就算不能把她安排進自己公司,跟崔平生說一聲,進興越也並不難。

  郭愛雲畢業的時候,想過去深圳或者上海打工,但是考慮到自己家裡的情況,覺得不能走得太遠了。

  她爸那個人是完全靠不住的,她媽又是個沒主見沒地位的,萬一要出點什麼事,誰來管她呢?哥哥姐姐們雖說不會不管,但他們也不會主動去過問,而且真要有點什麼事,她也覺得不能讓母親來煩哥哥姐姐們。所以最後她留在了越城。

  遠秋問過她,要不要幫她電腦店,自己賣電腦。

  郭愛雲當時沒答應,哥哥姐姐們都是靠自己找的工作,靠自己奮鬥出來的,能幫她上學就仁至義盡了,總不能一輩子都賴著他們。

  郁振興夫婦在越城住了一星期,就回北京去了。

  遠夏和郁行一也開始搬家,搬走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用不上的,就拿去送人了。

  郭愛雲也從這裡搬了些可以用的東西,她和一個同學一起合租,平時也做飯吃,家裡的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都能用上,還有一些炊具。

  遠夏第一次去郭愛雲租的房子,是城中村的一處民房,是個兩室一廳的房子,房子還算乾淨,就是周圍環境有點擁擠,這兒還沒有拆遷的消息。

  遠夏問:「這兒安全不?」

  郭愛雲說:「還可以,我們電子城下午六點就下班了,沒有晚班,太晚我們就不出去了。」

  遠夏說:「要不還是租個新小區吧,物業比較齊全,更安全一些。」

  「不用,大哥,這裡房租便宜,而且還很方便。樓下不遠就有菜市場,還有夜市,生活可方便了。」

  遠夏說:「那你們平時注意安全吧。要發生什麼事了一定跟我說,隨時可以給我和你姐打電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