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太少了!」方主任忙搖頭。

  遠夏說:「我是看它還開得起來,願意冒險試一下看能不能修。如果你們請人修好,一萬五我願意買。」

  遠夏就篤定他們不會叫人來修,國企的尿性他太懂了。

  方主任說:「再加點吧,我們這機器用了不到十年……」

  遠夏打斷他:「方主任,十年的機器已經很舊了。現在國家改革開放,國外的先進設備進來,變化日新月異,原來的舊機器真只能當廢品扔了,我們買了頂多再用兩三年就得換新的,你說是不是?」

  這話確實說到了方主任心坎上,他們廠新換的設備都是德國進口的,大家都說新設備不知道比原來的好了多少倍,廠里還在準備將原來的國產設備全都換成德國的呢,他看著遠夏,笑著說:「小伙子看著年輕,長得斯斯文文的,怎麼這麼厲害啊。難怪你們老闆會派你來採購。」

  遠夏沒說自己是老闆,他說自己是工廠的採購員。

  遠夏笑著說:「謝方主任誇獎,我們是私營工廠,一切風險都得自己承擔,不像你們,我們當然是儘量節約成本。」

  方主任說:「你是小司介紹來的,我知道是誠心想買的,再加點,我也好跟上面交差。」

  「不如這樣吧。方主任,你們這兩台機器已經報廢了吧,您開個價,合適的話,我都買了。」遠夏指了指冷鐓機和攻牙機說。

  方主任看著遠夏:「這兩台已經開不起了,你確定要買?」

  遠夏說:「這兩台我每台給五百塊,加上這台打頭機,一共六千怎麼樣?」

  方主任用疑惑的眼光看著遠夏,這兩台機器廠里都打算做廢品賣了的,按廢鐵賣,無論如何也賣不到一千塊錢,這年輕人他是真傻呢,還是他覺得能修好?

  遠夏笑著說:「方主任,我的提議您同意不?這相當於我花六千買了這台打頭機,這兩台您就當是送我了吧。我還得將它們託運到越城,運輸成本都要花不少。」

  方主任說:「我去請示一下領導吧。領導要是同意,那就可以。」

  遠夏說:「好,麻煩方主任了。」

  方主任離開後,李寶根過來,用方言問遠夏:「這兩台機器都壞了,還買它做什麼?」

  遠夏也用方言回他:「要是能修好,就省大錢了。」

  他覺得應該能修好,因為在換下這些設備之前,那些機器應該還是能工作的,哪怕是有很多毛病,至少還能用。

  他是學機械出身的,還有郁行一這個專家在背後撐腰,他有把握修好,要是修好,就省錢了。沒修好,就當買打頭機價格貴一點。

  最後雙方再拉扯了一下,遠夏又添了二百塊,才將這事給談妥。

  不過簽合同的時候,卻只寫了六千,還囑咐遠夏不能跟任何人說,包括司紅錦。

  遠夏知道,那二百應該就是方主任和那個領導吃的回扣了。

  遠夏當天便付了一半貨款,剩下的等他從溫州回來提貨時再付。

  對方很爽快地同意了,這很正常,金屬加工廠出貨跟買衣服鞋子不一樣,買了就能直接提走,有時候提貨得等上好長一段時間,何況這是這麼大的機器。

  司紅錦得知遠夏六千塊就拿下了三台機器,朝他豎起大拇指:「厲害,我以為怎麼也得要上萬了。」

  遠夏笑著說:「那機器確實有不少毛病,不然前一批客戶早就買走了。」

  「是這麼回事。不過我覺得這三台機器對你和與郁行一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吧,肯定都能修好。」

  「當然儘量要修好,不然這麼老遠帶回去還是廢鐵,太虧了。」

  買好機器,遠夏叫上李寶根乘船去了溫州。

  李寶根從沒坐過船,也暈船,不過情況不算太嚴重,不像馬建軍那樣吐得膽汁都出來了。

  司海波的門店已不在老地方,開到了溫州老街最繁華的百貨大樓里,門面比原來大了一倍,陳設的商品極其時尚,都是仿歐美大牌的款式。

  司海波不在店裡,在工廠上班,不過他早就囑咐了店員,如果遠夏來了,就帶他去工廠。

  店員按照老闆的吩咐,領著遠夏和李寶根打了一輛桑塔納直奔工廠。

  第一次坐小汽車的李寶根被狠狠驚了一下,溫州人也太有錢了,出門居然坐小轎車。

  司海波的工廠就設在溫州市區,這也算是溫州市招商引資的成績,是當地政府重點扶植的對象,短短几個月就將工廠按照要求建好了。

  遠夏去的時候,司海波正領著美國公司的駐中國代表參觀生產車間。

  遠夏沒去打擾他,而是自己參觀了起來,跟原來那個小作坊相比,這個工廠簡直就是鳥槍換炮,儼然已經是一個現代化工廠了,只是規模還不算大,僅有幾百個人。

  這是美國公司在大陸鞋廠的一個分廠,司海波之所以能夠爭取到這個項目,是因為美國公司的亞洲區總裁是溫州籍台灣人,對方願意為家鄉做點貢獻,才選擇了這裡,否則怎麼會選火車都不通的溫州設廠。

  當然溫州也不是全然沒有優勢,從去年起,就已經是國家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港口之一,鞋子生產出來後,直接裝在貨櫃上貨輪拉走,成本極其低廉。

  司海波陪著棕發灰眼的老外參觀完畢,出來的時候在門口碰到了遠夏,他朝遠夏點了點頭。遠夏也沒過去,便在一旁等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