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遠夏信心滿滿:「相信咱們中國人的智慧與勤勞,會很快過上好日子的。」

  他們有對方的詳細課表,會在上完課後一起吃飯,都沒課的時候,便結伴去圖書館學習、去科技社跟大家交流,或者去球場打球。

  開學後不久,屈文淵也在遠夏的引薦下加入了科技社,這小子在科技社如魚得水,有時候他也會跟著他們兩個一起去打球。

  總體說來,郁行一要比遠夏忙,主要是他覺得自己基礎不太紮實,有所欠缺,要把他自己認為學得不紮實的地方重新鞏固。

  對學習,郁行一從不以為苦,他珍惜現有的生活,決不浪費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郁行一忙,遠夏自然也陪著一起忙,以至於他的室友問他:「六兒,你是不是也打算考研呢?」

  「沒有啊。我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都等著我養活呢,畢了業就去工作。」遠夏開玩笑說。

  雖然遠夏不喜歡把自己的傷疤展示給人看,但相處了兩年的室友,大家還是陸續知道了他家的情況,也明白他為何對賺錢。

  當然,大家還是敬佩得比較多,畢竟這事要是攤在自己頭上,誰能保證比遠夏做得更好?

  遠夏不需要同情,像他這麼強大的人,對他同情只是滿足自己的道德虛榮罷了。

  「那你天天跟郁哥一塊待著,我以為你在向他學習怎麼考研呢。」劉楊說。

  遠夏斜睨他:「怎麼,我不考研,就不能熱愛學習了?你以為獎學金是那麼好拿的?」

  徐團結說:「別理他,他就是六十分萬歲,自然不能理解你的追求。」

  遠夏說:「是啊,你畢了業能去首鋼,我要是不努力一點,就得分回我老家去了。」

  當然,這都是他的說辭,他自然不會跟人說他成天跟郁行一待一塊的真正原因。

  對於分配到什麼單位,他並不太在意,反正他遲早都要自己創業的,不過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分在越城,這樣離郁行一更近一些,郁行一畢業之前,他沒有打算創業。

  說到分配工作,劉楊忍不住仰天長嘆:「這個按照原籍分配工作的原則,真是太絕情了。因為這個,紅錦到現在都不肯答應和我在一起,她明年就要回老家了。」

  遠夏問他:「讓你去寧波你去不去?」

  劉楊搖頭。

  遠夏說:「那你的意思是想讓紅錦師姐跟著你去北京?」

  「要是有單位主動接收,還是可以的。不過她好像不太願意跑到北方去生活,說北方太冷,她怕冷,又說飲食習慣不一樣,不喜歡吃麵食,可我們也吃米飯,她又說沒有海鮮吃。」劉楊垂頭喪氣,他很沮喪,說白了,司紅錦沒那麼愛他。

  武勁松說:「要不乾脆一點,你跟著去寧波得了。」

  劉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那不行,我的戶口一定要遷回北京的。否則以後想回去就難了。」

  遠夏忍不住聳肩,他還挺懂得這個的,北京戶口確實比外地戶口好,國家首都,各種資源都往北京傾斜,不說別的,光說以後子女上大學,升學率不知道比外省市要高多少。

  遠夏聳肩:「既然誰都不肯讓步,那就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魯豐年說:「難怪都說談戀愛只能找老鄉,畢業後也就不必因為地域原因分手。」

  「大學裡戀愛,沒幾個能成的,最後都是勞燕分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戀愛。」徐團結說。

  遠夏說:「是這麼回事。」至少在這個年代,還極少有衝破這個限制在一起的。

  因此,很多人在大學裡乾脆不談戀愛。遠夏不戀愛,跟郁行一形影不離,在老師同學眼中,完全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再正常不過了。儘管他們的愛慕者很不少。

  每天上課,下課,日子平淡而充盈,這樣的生活對遠夏來說,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幸福,有時候,他甚至會覺得這種幸福是假象,一夢醒來,又都會消失。

  既然一切都照舊,那就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這天下午,遠夏上了五六節課,在圖書館跟郁行一會合,兩人一起上自習。

  正做著題,武勁松領著馬建設過來了:「小六,你朋友找你。」

  馬建設見到遠夏,十分激動:「遠夏,我家裡出事了。」

  「啊,發生什麼事了?出去說。」遠夏一聽,騰地站了起來,將桌上的書一收,趕緊朝外走去。

  郁行一見狀,也趕緊收書跟著出來了。

  到了圖書館門外,遠夏才拍著好友的背說:「別緊張,慢慢說。」

  馬建設深吸了好幾口氣,這才說:「是建軍,他跟人跑到浙江去進貨,結果遇到劫匪,錢被搶了,他還被打傷了。我爸接到他朋友打來的電話,現在趕過去了。」

  遠夏大吃一驚:「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在哪裡被搶的?傷得嚴重嗎?」

  馬建設搖頭:「我還不知道,他們在那邊住院。好像是義烏。」

  遠夏非常驚訝:「他怎麼跑到義烏去了?」

  雖然他開始說是去義烏買小商品,事實上,他從沒去過義烏,每次都是去的溫州,不過他也確實提起過義烏的小商品,估計馬建軍聽過去了。

  馬建設將事情經過說了。

  原來是馬建軍一直想買手扶拖拉機,但一輛拖拉機得三千多塊錢,他們兄弟跟著遠夏做生意賺的,加上父母存的,還是不夠,所以他就想自己跑去倒騰商品賣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