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生啊,轉折就是這麼快!

  歲尾,潘士堯領全家從縣城回來過年,潘士雲放了寒假...

  二十三祭灶之後,潘兆科請二麻子過來宰了家裡的一頭豬,分送親朋之後,剩下的就留著自家過年吃,加上老頭子潘恆春還有張家外公,老潘家算是四世同堂了。

  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祥和年,潘兆科做了個決定,趁四個兒子一個閨女都在,他要把家分了,以後讓這幫孩子自己折騰去!

  潘兆科心知自己不是做買賣的料,但他敢放手讓兒子們自己去干,干好干壞了都是他們自己的能耐,他啊,和張學蘭等著享福就成!

  不對,現在他可是潘家村的書記,村里大小事宜他都得管,還得經常開會,瞎忙活的日子多著呢!

  年初一不宜動干戈,不宜爭吵,年初二起要走親訪友,也沒時間,直到年初五吃完破五飯,潘兆科才把所有子女喊到了面前,商量分家產的事。

  除卻窯廠和碎石廠,劉鐵柱的施工隊還有潘兆科三成的份,至於手裡的閒錢,潘兆科不準備分給任何一個人,就留著他和張學蘭養老,他還有小兒子和閨女沒辦事呢,到時候都得花錢...

  較真算起來,劉鐵柱的施工隊潘兆科掙的錢最少,潘兆科在心裡有了初步打算,窯廠兩個兒子平攤,碎石廠也是兩個兒子平攤,至於劉鐵柱施工隊占的分子就留給他閨女算了。

  潘兆科讓四個兒子抓鬮,抓到什麼就分什麼。

  結果是潘士堯和潘士勛分碎石廠,潘士松和潘士告分窯廠。

  這個結果多少讓秀英不痛快,老二兩口子可不是什麼善茬,秀英打心裡不想讓潘士堯跟他們合夥,如果可以,她倒是想讓她男人跟老三合夥。

  不止秀英不痛快,王家美也不舒坦,比起跟潘士堯這個精明人合夥,她更想讓潘士勛領潘士告干,潘士告這個蘿蔔頭初中都還沒上,最好糊弄,若是跟潘士告合夥了,那碎石廠還不就等於是他兩口之的囊中之物。

  這兩女人心裡的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姚祺妹就沒太多想法了,她男人潘士松能分到窯廠最好,只要不是跟老二合夥,老大和老四任誰都一樣,老四就算現在還小,他們兩口子拉扯他一把也是應該的。

  王家美問出了心裡話,「阿噠,能想跟誰一塊干就跟誰一塊嗎?」

  言下之意就是十分不想跟老大合夥了。

  他們不想合夥,潘士堯兩口子意見還大著呢,秀英當即道,「老三,你跟你大哥一塊干唄。」

  潘兆科覺得現在分的最合適,潘兆科自認還算是個能看準人的,若是讓老四跟著老二,那還不得被啃得骨頭渣都不剩,老三的為人潘兆科信得過,讓老四跟著他,潘兆科再放心不過,至於老大和老二,誰都不是能吃虧的人,合一塊干那更好,有一方的牽制,任誰都不能出么蛾子。

  思及此,潘兆科直接回絕道,「抓到什麼是什麼,誰不想干,我全收回來!」

  這下好了,任誰也不敢再吭聲。

  還剩下劉鐵柱施工隊占的份子,潘兆科道,「這個就留給士雲吧。」

  哪知潘兆科話音剛落,就遭到了張學蘭的強烈反對,「不成,留給我都不能給士雲。」

  開什麼玩笑,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潘士雲早晚要嫁出去,供她上大學已經仁至義盡了,現在還要倒貼錢給她,說什麼張學蘭都不能答應這事。

  張學蘭這人心直口快慣了,她想什麼就說什麼,絲毫沒考慮到她把話說這麼直白,潘士雲心裡有多不痛快。

  潘兆科一看這陣仗,忙打住了話,和稀泥道,「那這事以後再說,士雲還在上著學,等她畢業了再說。」

  四下無人時,潘兆科不免要試圖說服張學蘭,「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又不是把錢給別人,權當是給士雲備了份嫁妝,當著孩子的面,你說話也注意些。」

  張學蘭不痛快道,「你給了士雲就等於把錢給了別人,遠的不說,張家那窮小子可是在等著呢,讓他白占了這個便宜,還不抵把錢給我收著,我不嫌錢多!」

  張學蘭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潘兆科還能怎麼說,只能把這事給擱置了。

  只是潘兆科到底是開了口的,說好給潘士雲一塊肥肉,可就快到嘴的肥肉又給收了回去,潘士雲能不耿耿於懷?別人撇開不談,潘士雲第一個不痛快的人就是張學蘭。

  **年夏,潘士雲大學畢業了,畢業之後潘士雲被分配到了本市的一中教數學,張欽銘比她晚上兩年大學,還在省城讀大二,讀得是土木工程,因為潘士雲工作在異地,小年輕兩不得不來回跑,汽車票、火車票不覺就累積了厚厚一迭。

  九一年夏,張欽銘畢業之後分配到東北某央企,但考慮到潘士雲工作的問題,張欽銘沒去報導,因為時下機會多,張欽銘有足夠的信心,哪怕他不分配的單位,也能找到順心的工作,譬如他的恩師,還在等著他加入他的團隊...

  不管怎麼說,張欽銘為了潘士雲放棄工作,足以讓潘士雲更加堅定非他不嫁的心,這年夏,潘士雲正式向家裡人提出要跟張欽銘結婚的事。

  ☆、番外七

  潘士雲和張欽銘的事,老潘家人基本上或多或少知道,只是潘士雲還沒有當著所有人的面正式提,不過我們的潘兆科還不知道這個情況。

  因為之前給潘士雲出主意的一直是潘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