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起走在秦禾身側,驚愕的看著周圍環境在眼前驟然變幻。

  僅僅幾步,如行萬里,在輿圖中觀山閱海,覽盡華夏之廣袤。他們身臨其境,仿佛看見一個素白的身影萬里跋涉,穿梭於江海泊川之間,正用一爐燃起的香菸繪製山河脈絡。

  那是貞觀,他單薄的影子折射在輿圖中每一個角落,或站在崢嶸險峻的高峰,或行於遮天蔽月的淵谷,或立於潮水翻覆的江灘,觀山河之形貌,測地脈之遠近,從而精準無誤的測繪出貫通勾連的江山輿圖。

  這樣一副完整全面到囊括四海八荒的輿圖,哪怕裡面沒有世間流傳中說的寶藏,也是歷代王朝夢寐以求的稀世珍本,難怪那麼多人都妄想得到貞觀輿圖,因為它的價值遠遠不止於此,秦禾甚至看到了歷朝歷代的綿延龍脈。

  繼大端滅亡之後,正好歷經八代王朝,是以八條清晰可見的龍脈,組成一卷完整的貞觀輿圖。

  認清這點的秦禾心底掀起滔天巨浪,她驀地睜大雙眼,脫口而出:「八幅輿圖,繪的是八代王朝的龍脈。」更令她難以置信的是,「貞觀老祖繪的不是前朝,而是後世,從一千三百年前到至今的八朝龍脈。」

  唐起一怔,不可思議地望向秦禾,要知道,貞觀老祖一千多年前就已經作古,為清理門戶死在浮池山,他如何會提前繪製出此後一千多年各代王朝的江山龍脈?

  看著他倆大驚小怪,向盈卻不足為奇,因為她早就心中有數。

  向盈是最早參透貞觀輿圖的人,當然從圖中看出了貞觀推演出了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從大端、周梁……一直到明朝清末,會經歷的江山易主,改朝換代,早就被貞觀預測洞悉,藏在了輿圖之中。

  他繪出了天機,所以貞觀輿圖為八幅,攏共八朝八代八條龍脈。

  而世人所謂的得貞觀輿圖者得天下,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得到它確實能掌握後世千年的家國興亡,試問,沒有哪個帝王將相不想得到吧?

  向盈記得當年她看到輿圖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貞觀不應該這樣籍籍無名,貞觀這兩個字,應該載入青史,名留千古。

  然後世間就散出了貞觀輿圖的各種傳聞,最後還有載入史冊的那句:「帝後以貞觀輿圖為引,捨身為饗,葬疫鬼於屍瘞。」

  那場癘疫之災後,貞觀輿圖從此名震天下。

  當這一切歸於眼前,秦禾終於理出了一絲眉目。

  他們踩在地圖上,幾步路便穿山過峽,抵達了陰陽路的盡頭。只見群山環繞擁簇間,萬仞青山拔地起,直聳雲天。

  半山腰上盤著一條巨大的石化蟒蛇,蛇頭伏首在鬱鬱蒼蒼的松林之中,只隱隱露出半截兒。

  「就是這裡。」向盈盯著巍峨高山,將陰陽尺握回手中,「綠水青山,藏得真好啊。」

  她的身後跟著無數從漵水帶來的儺面人,隊伍浩蕩。

  「確實是處好地方,」秦禾瞥一眼向盈身後的大部隊,忽然問:「你帶他們來這兒,不會是想要占了這個山頭吧?」

  向盈側目,覷一眼秦禾:「也未嘗不可。」

  秦禾開口:「這座山藏在輿圖之中,又是貞觀老祖跋涉萬里作的穴場,必然是祖師爺的墓了?!」

  向盈勾了一下嘴角,不置可否。

  秦禾又道:「你逼死貞觀老祖,現在又來挖祖師爺的墳,真正是做到了欺師滅祖啊。」

  聽到第一句話,向盈的嘴角慢慢往下壓,雙目無神的直視前方,毫無焦距般落在一塊不起眼的石頭上。向盈忽然想起了一些過往,那時候的她還在貞觀身邊,扮演著一個天真純良的好徒弟,他們將一個流亡在外的傷兵送回家,向盈就順勢問過貞觀:「師父,您的家在哪兒呢?」

  貞觀猝不及防被問起,怔了一下,眼裡漸漸湧起無盡的傷心和落寞,但他還是強壓著,輕聲說:「不知觀。」

  「不知觀在哪兒?」向盈笑眯眯地問,「師父您能帶我回家嗎?」

  貞觀垂下眼瞼,眼中蒙上一層薄薄的霧氣,他說:「恐怕不能。」

  「為什麼?」

  「因為……」那層霧在他眼底凝結成潮濕的水氣,他頓了好長時間,才勉強壓下那股洶湧而來的情緒,不至於在徒弟面前失態,然後才說,「我回不去了。」

  可是貞觀那幅神態,明明藏著對回家的日思夜想。

  他想回去,他連做夢都想回到禹山,回到不知觀,他想師父,想貞白,想老春、一早、馮天、圓子,還想時常來不知觀做客的秦慕師叔,他想禹山的雞鴨飛鳥,一草一木。可是他再也回不去了,自從師父殞命,他們的家就沒有了。

  想到此,向盈頂著張老爺枯槁的身體緩緩回頭,望向人群之中。

  唐起側身站在一旁,下意識順著向盈的視線看去,方才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展開的江山輿圖上,這時才發現儺面人的列隊中間居然抬著一副棺材。唐起怔忪片刻,剛要準備拉拽秦禾,突然山腰處傳來一陣動靜。

  眾人齊齊抬頭,就見那條盤繞的巨蟒竟然在微微顫動,抖落下蟒身上好似沉積了千年的積塵,沙土撲簌簌地往下掉,露出堅硬黝黑的鱗片。

  在唐起有限的認知里,他只在玄幻影視劇里見過體積如此龐大的蟒。

  身後有人驚愕不已:「那是……蟒蛇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