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她在院子裡左顧右盼得看稀奇,柱子小聲地說了聲「土包子」。夏荷耳朵靈敏,當即撲捉到了,她心裡一委屈,後來好幾天沒理會柱子,結果讓柱子好生不習慣,反倒沒事往夏荷跟前晃悠。
當然,這是後話,且說現在,容老夫人得了信,當即派了一個小丫頭過來傳話,說是時辰晚了,她因為身子不爽利,早已歇下。今天就不見了,等明兒一早,小夫妻倆再過去向她請安。
別說是林菀,就連容謙也鬆了一口氣。兩人俱是疲憊不堪,當下話也沒多說,匆匆的洗漱一番,就上了榻睡下了。
一覺天明。林菀因連日來的奔波,泰半時候都是睡在馬車上的。如今到這高枕軟褥鋪就的大床,睡得倒是極其香甜。醒來之時,只覺精神百倍。
有了精神,她方有心情觀察這個屋子。與傳言有誤的是,當年容夫人一氣之下帶兒子回娘家長住,卻並不是不回容宅的。每逢過年前後幾個月,他們母子都會遷回來居住。
屋裡的家具是一套上了黑漆的,被養護得很好。林菀看不出是什麼木頭,只看那質地光澤,應是積年的老東西了。床是雕有吉祥如意紋的雕花大床,大紅色棉細紗帳子,夏天用的紅綢被子,應該都是知曉他們要回來,新換上的。
看向帳子外面,林菀的目光一下就被三扇松柏梅蘭紋屏風吸引了。她小心地避開還未醒的容謙,起身下了床。其實說起來房間裡的家具並不繁雜,但每個都布置得恰到好處。如果說和周家相比,東西似乎完全不是一檔次,博古架上的擺件也是平常的東西,但偏偏容家的陳設看起來更有底蘊。
這完全不像是容謙居住的地方,更像是哪個書香門第的公子所居的房間。林菀忽然覺得索然無味,她目光不經意瞟過牆上掛著的字畫。一下沒忍住笑出了聲。一團層層暈開的墨跡,完全看不明白是什麼東西,旁邊題了胖瘦不一的兩行字,下面署著容謙的名諱。
該是他幼時的塗鴉之作?卻被掛在了這裡。
昨夜進府匆忙,林菀沒看清外頭是什麼樣。當她和容謙出了屋子,她才明白,為何容謙不願意回到這裡來。
容宅的寂靜,與熱鬧的周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罈子里一株美人蕉葉子枯黃,半死不活的模樣在苟延殘喘。尋常的花草卻是枝繁葉茂,不像是有人養護,似天生天養了。
一路走來,他們穿過長廊、庭院,踩著一地的落葉,沒有撞見任何人。領路的丫鬟是容老夫人房裡的,極其惜字如金,輕易是不說話的。
到了容老夫人的明萱堂,林菀才從容宅寥落、殘敗中醒過神來。明萱堂雖然也有被風雨侵蝕的痕跡,但應該是府里修繕的最好的了。堂前種植的萱草又有「宜男草」、「忘憂草」之稱,如今正值花期,黃色的花朵在微風中搖曳生姿,顯得生機勃勃。
隨著門口的丫鬟一聲:「二爺和二奶奶來了。」林菀終於見到了容老夫人。
滿頭銀絲,綰了一個簡單的圓髻,除了一根木簪頭上再無其他裝飾。身上穿的是秋色及膝窄袖褙子,整個人打扮得極其素淨。容老夫人臉上面無表情,容謙和林菀對她行禮,她也只是微微抬了下眼皮:「來了?坐下吧。」
屋裡除了容老夫人,還坐了一個穿玉色襦裙的年輕女子,一直低著頭哄懷中的孩子。她挽著隨常雲髻,簪了一對碧玉簪,周身無多餘飾物,就連耳璫都沒帶。林菀在她對面坐下,正暗暗猜測她的身份。卻聽容老夫人提高了音量,喝道:「沒規矩!沒看見你大嫂嗎?還不與你大嫂見禮。她剛出了月子,來得都比你們早。」
爆喝來得太突然,林菀重新坐下來之後,不由提高了警惕。這時一個穿青綠比甲的丫頭捧來鏤空花紋銅質香爐,青煙裊裊,檀香四溢。容老夫人閉目養起神來,一句話也不肯多說了。
這種氛圍令人坐立難安。還是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驟然哭出聲,打破了一室平靜。最後容老夫人送了林菀一個檀香木珠手鍊,就放他們出來了。
出了明萱堂,容諾的髮妻孫氏,叫住他們道:「昨夜照顧孩兒,早早就睡下了,竟不知叔叔和弟妹歸家。今天見面也沒備禮,是我的不是。」
孫氏笑得溫和得體,與剛才在堂中木訥少言的形象完全不一致。林菀心裡奇怪,莫非這位大嫂在老夫人面前也不得寵嗎?
「嫂嫂無心之失,我哪會怪罪。」
「待會我遣人把禮送到你院子裡去。」孫氏想了想,又道:「弟妹得空了來我院裡走走,陪我說說話。我院裡種了一些海棠花,很好找的。」
林菀笑笑應了,兩人又寒暄幾句,才各自回院了。
孫氏看著林菀夫妻倆相攜而去,心裡到底不太痛快。她把懷中的孩子交給身後白白胖胖的乳娘,讓乳娘先帶孩子回屋,她要在外頭走走。
丫鬟翠喜不平道:「老夫人去了信,讓大爺接您去平川鎮,二爺這都回來了,大爺卻連連回音都沒有。難道要把奶奶扔這破舊的老宅過一輩子嗎?」
「大爺他……是不會來接我的了。」孫氏嘆道。容諾臨行前,曾想讓她去拜會生母,孫氏當時大怒,二話不說就拒了。夫妻倆吵了一架,不歡而散。
「我苦命的姑娘。」翠喜哭喪著臉,「嫁給大爺這樣身世不清不楚的人,已經夠委屈姑娘了。卻還要被冷待。」
當然,這是後話,且說現在,容老夫人得了信,當即派了一個小丫頭過來傳話,說是時辰晚了,她因為身子不爽利,早已歇下。今天就不見了,等明兒一早,小夫妻倆再過去向她請安。
別說是林菀,就連容謙也鬆了一口氣。兩人俱是疲憊不堪,當下話也沒多說,匆匆的洗漱一番,就上了榻睡下了。
一覺天明。林菀因連日來的奔波,泰半時候都是睡在馬車上的。如今到這高枕軟褥鋪就的大床,睡得倒是極其香甜。醒來之時,只覺精神百倍。
有了精神,她方有心情觀察這個屋子。與傳言有誤的是,當年容夫人一氣之下帶兒子回娘家長住,卻並不是不回容宅的。每逢過年前後幾個月,他們母子都會遷回來居住。
屋裡的家具是一套上了黑漆的,被養護得很好。林菀看不出是什麼木頭,只看那質地光澤,應是積年的老東西了。床是雕有吉祥如意紋的雕花大床,大紅色棉細紗帳子,夏天用的紅綢被子,應該都是知曉他們要回來,新換上的。
看向帳子外面,林菀的目光一下就被三扇松柏梅蘭紋屏風吸引了。她小心地避開還未醒的容謙,起身下了床。其實說起來房間裡的家具並不繁雜,但每個都布置得恰到好處。如果說和周家相比,東西似乎完全不是一檔次,博古架上的擺件也是平常的東西,但偏偏容家的陳設看起來更有底蘊。
這完全不像是容謙居住的地方,更像是哪個書香門第的公子所居的房間。林菀忽然覺得索然無味,她目光不經意瞟過牆上掛著的字畫。一下沒忍住笑出了聲。一團層層暈開的墨跡,完全看不明白是什麼東西,旁邊題了胖瘦不一的兩行字,下面署著容謙的名諱。
該是他幼時的塗鴉之作?卻被掛在了這裡。
昨夜進府匆忙,林菀沒看清外頭是什麼樣。當她和容謙出了屋子,她才明白,為何容謙不願意回到這裡來。
容宅的寂靜,與熱鬧的周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罈子里一株美人蕉葉子枯黃,半死不活的模樣在苟延殘喘。尋常的花草卻是枝繁葉茂,不像是有人養護,似天生天養了。
一路走來,他們穿過長廊、庭院,踩著一地的落葉,沒有撞見任何人。領路的丫鬟是容老夫人房裡的,極其惜字如金,輕易是不說話的。
到了容老夫人的明萱堂,林菀才從容宅寥落、殘敗中醒過神來。明萱堂雖然也有被風雨侵蝕的痕跡,但應該是府里修繕的最好的了。堂前種植的萱草又有「宜男草」、「忘憂草」之稱,如今正值花期,黃色的花朵在微風中搖曳生姿,顯得生機勃勃。
隨著門口的丫鬟一聲:「二爺和二奶奶來了。」林菀終於見到了容老夫人。
滿頭銀絲,綰了一個簡單的圓髻,除了一根木簪頭上再無其他裝飾。身上穿的是秋色及膝窄袖褙子,整個人打扮得極其素淨。容老夫人臉上面無表情,容謙和林菀對她行禮,她也只是微微抬了下眼皮:「來了?坐下吧。」
屋裡除了容老夫人,還坐了一個穿玉色襦裙的年輕女子,一直低著頭哄懷中的孩子。她挽著隨常雲髻,簪了一對碧玉簪,周身無多餘飾物,就連耳璫都沒帶。林菀在她對面坐下,正暗暗猜測她的身份。卻聽容老夫人提高了音量,喝道:「沒規矩!沒看見你大嫂嗎?還不與你大嫂見禮。她剛出了月子,來得都比你們早。」
爆喝來得太突然,林菀重新坐下來之後,不由提高了警惕。這時一個穿青綠比甲的丫頭捧來鏤空花紋銅質香爐,青煙裊裊,檀香四溢。容老夫人閉目養起神來,一句話也不肯多說了。
這種氛圍令人坐立難安。還是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驟然哭出聲,打破了一室平靜。最後容老夫人送了林菀一個檀香木珠手鍊,就放他們出來了。
出了明萱堂,容諾的髮妻孫氏,叫住他們道:「昨夜照顧孩兒,早早就睡下了,竟不知叔叔和弟妹歸家。今天見面也沒備禮,是我的不是。」
孫氏笑得溫和得體,與剛才在堂中木訥少言的形象完全不一致。林菀心裡奇怪,莫非這位大嫂在老夫人面前也不得寵嗎?
「嫂嫂無心之失,我哪會怪罪。」
「待會我遣人把禮送到你院子裡去。」孫氏想了想,又道:「弟妹得空了來我院裡走走,陪我說說話。我院裡種了一些海棠花,很好找的。」
林菀笑笑應了,兩人又寒暄幾句,才各自回院了。
孫氏看著林菀夫妻倆相攜而去,心裡到底不太痛快。她把懷中的孩子交給身後白白胖胖的乳娘,讓乳娘先帶孩子回屋,她要在外頭走走。
丫鬟翠喜不平道:「老夫人去了信,讓大爺接您去平川鎮,二爺這都回來了,大爺卻連連回音都沒有。難道要把奶奶扔這破舊的老宅過一輩子嗎?」
「大爺他……是不會來接我的了。」孫氏嘆道。容諾臨行前,曾想讓她去拜會生母,孫氏當時大怒,二話不說就拒了。夫妻倆吵了一架,不歡而散。
「我苦命的姑娘。」翠喜哭喪著臉,「嫁給大爺這樣身世不清不楚的人,已經夠委屈姑娘了。卻還要被冷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