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哭聲里的情感太複雜。自從李闖王打進北京城,崇禎皇帝上吊死了,在不少明代遺民文人心中,可用「天崩地坼」等詞彙來形容。孝陵作為朱明江山的重要象徵之一,一直到清初之際時常有人前來「哭陵」、或通過詩畫詠嘆,不斷抒發內心憂鬱、緬懷故國家山之情。

  可是如今,他們心裡的傷疤都好了,皇上還記得。

  皇上的心境也是複雜。

  身為滿洲皇帝,一登基就面臨各方矛盾,各種階級矛盾,國家窮國庫更窮,他一心要坐好一個皇帝,坐穩這個江山,……幾次前面祭拜朱元璋,大多為的是拉攏人心,此刻才是底氣足了,單純的尊重前人。

  大清,不再是,重複之前的江山,大清一統關內關外,打通西域要道,大清改天換地,將要給予這片土地新的文明,將要開創屬於自己的盛世!

  皇上眼裡精光一閃,右手放在胸前的東珠串上,面容嚴肅,望著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環水繞,望著這座帝王陵寢,默默地,再由甬道旁行下來,接見守陵內監及陵戶人等,挨個問話,賞賜金銀錢物。

  再次下令他們看護好皇陵,諭禁樵採,令督撫地方官嚴加巡察,一樣樣的很是操心費心,跟隨的官員們都感嘆抹淚。

  瀟灑和十七哥早就偷偷脫離皇上的隊伍,跑到松林里的鹿群里,抱著一頭小鹿偷偷打盹兒。

  皇上早就知道熊孩子待不住,參謁孝陵後,要前往玄武湖,皇上看向年長的兒子:「將你們兩個弟弟找回來。」

  幾個做哥哥的,一起尷尬地笑。九阿哥和十阿哥一路小跑到林子裡,一眼看到鹿群聚集的地方,小兄弟兩個躺在草地上呼哈大睡。

  「十七弟、十九弟,快醒醒。」哥倆一邊喊,一邊扶起來打著哈欠迷瞪眼的弟弟,快速地給整理好衣衫冠帽。

  瀟灑伸手揉揉眼睛,摸摸肚子:「九哥、十哥、餓了。」

  十阿哥道:「哥哥們也餓了。去玄武湖坐船,在船里吃東西。」

  十七阿哥伸手搓搓臉,醒困,還是沒有大精神:「今天起來的太早了。」

  九阿哥拍他肩膀一下:「還沒習慣?」

  這哪裡是能習慣的事情?哪次大祭司要結束的時候,不是又困又餓的?哥四個回來,皇上瞧一眼,一個個的,好似他是後爹不給吃不吃睡一樣,臉一板:「站好,出發。」

  「遵汗阿瑪命令。」

  哥幾個大喊一嗓子,精神一震,端起來皇子威儀,跟在皇上和太子的身後,邁著小八字步出來皇陵。到了玄武湖,瀟灑迫不及待要吃東西,皇上因為看見官吏用裝飾良好的御船供他乘載,當場予以拒絕:「朕就這幾個人,做這樣大船?」

  皇上只肯坐一小舟泛湖,也不要大隊人馬陪著。

  山光水色的大自然風光,不分大船小船一樣看。皇上心情美好,站在船頭當即作詩一首:「淼淼長湖水,春來發綠波。飛鳴下鳧雁,朝暮集漁蓑。」抒發完情懷,一轉頭,就太子還陪在他身邊。

  「汗阿瑪好詩詞!『發綠波』用得更是妙。」太子很是捧場。

  皇上:「……」不用問,幾個臭小子都躲在船艙里偷偷用著點心。

  皇上巡察了明成祖朱棣敕建的金陵大報恩寺,在主持的陪同下,再度登上被譽為「中原大奇觀」之一的琉璃佛塔。登高望遠,環顧浮屠四周,眺覽古都金陵的山川形勝,心情曠然欣悅。

  詩性發作的皇上不禁詠道:「涌地千尋起,摩霄九級懸。琉璃垂法相,翡翠結香菸。締造人功巧,流傳世代遷。曠然彌遠望,萬象拱諸天。」

  跟隨的人夸個不停,夸出來好多花兒。

  皇上聽得滿意,通體舒暢,看向明顯是睜眼睡覺的熊孩子:「胤禝,你來說說。」

  瀟灑一個醒神,板著小胖臉搖頭晃腦:「回皇上話,大雞腿和素齋的美麗味道,好似一枚子彈,沖我們而來。」

  ………

  皇上又氣又笑地捏捏他的小臉蛋,大發慈悲道:「回去用午膳。」

  皇上回來學政園林,換了家常衣服,和兒子們用了午膳,在躺椅上休息一會兒,看完北京發來的信件,稍作休息,用完晚食,看看天色將黑,再次換了衣服,再次出發。

  當地官員幾次懇請,邀請皇上去遊玩秦淮河,皇上琢磨著,可以去看一看秦淮河。

  皇上來到秦淮河畔,是為了巡察民情。但見「十里秦淮」一帶彩坊綿延,張旗結彩,畫舫凌波,萬人圍觀,呈現出十分繁華茂盛的景象。隨行的官吏紛紛奏請玄燁乘坐河中御船,觀覽這一久負盛名的江南人文勝境。

  皇上面對如此鋪張浪費,並不開心,訓斥兩江總督赫壽:「朕自出京來,凡經過地方,民間之物一毫不用。前曾諭禁止結彩及預備船隻,今此處為何又結彩、預備船隻?」

  旁邊幾位官吏見狀,立馬感到有些不妙,南京知府靈機一動,趕忙打起了圓場:「皇上,此現象乃金陵當地一貫的民風所在,每逢春夏秋之時,不少民眾便常乘小船在秦淮河上游觀;這次皇上幸巡前,官府已向百姓傳達過諭旨,要求一切從儉、不得鋪張浪費,但民眾為了表達感恩皇上心愿,就是不肯聽從,非要這麼迎駕不可,不過這樣的花費也並不多。」

  其他人連忙跟著,都說沒花錢,都是老百姓的一片愛民之心布拉布拉。曹寅站在人群里望著十九阿哥,笑而不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