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是臣等的錯,皇上,您切莫傷心,皇上……」

  大臣們哀哀地哭著,此刻皇上真的哀傷,這都是他親手使出來的大臣,他希望和他們一起打造一個盛世,他希望君臣和睦一直到他百年,卻不得不親手送他們去大牢。

  「老九,老十三。」

  「兒臣在。」

  九阿哥和十三阿哥等候宣判。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3-14 21:09:31~2022-03-16 00:02:5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子舒是我媳婦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4章 三角 捉蟲

  皇上望著這兩個兒子, 年輕的臉上都是少年人的稚氣,充滿活力,他卻要送他們去戰場。

  皇上捧著奶湯一口氣喝完, 果然熊孩子給飛走空碗了。皇上道:「你兄弟二人可知錯?抬起頭來回話。」

  九阿哥猛地一抬頭, 憤憤不平且委屈, 心酸,不甘、各種複雜的情緒交雜,小小聲道:「汗阿瑪, 兒臣知錯。」

  十三阿哥真心因為這些官員的死因感受,頗有一種對同為人類的同理心,他抬頭, 大聲道:「汗阿瑪,兒臣知錯。大清的官員, 無論怎麼有錯, 都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去世, 兒臣很是痛惜,兒臣希望這差事可以辦的更好, 不要有這樣的遺憾發生。」十三阿哥難過的低了頭, 哽咽道:「請汗阿瑪責罰。」

  康熙對十三阿哥很是欣慰,看一眼九阿哥,目光落在戶部的人身上:「穆和倫、王鴻緒, 戶部的每一個人, 你們那?抬頭回話。」

  「回皇上,臣等知錯。」戶部官員抬頭,異口同聲, 穆和倫道:「回皇上, 那些都是臣等的同僚, 其中有臣等認識的,有和臣等交好的,甚至有著親友關係的,臣等心痛,臣等希望,不管他們做了什麼,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體體面面的……」穆和倫眼淚再次出來:「皇上,是臣等辦事不周,請皇上責罰。」

  皇上嘆氣,滿臉哀傷:「你們能夠知道錯誤,朕很欣慰,五十三條命,他們難道沒有一點優點嗎?他們難道沒有一點功勞嗎?他們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去世,被家人連累羞愧致死,被不孝子孫氣死……朕想想就心痛。既然都知錯了……」

  「皇上,臣有本奏。」卻是阿靈阿喊了出來,阿靈阿哭道:「他們都是為了大清啊,皇上,他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求皇上,看在他們這一年來的辛苦上,饒了這一次。」

  「皇上,此事是臣等失職,是臣等所有人失職。」陳廷敬也雙目含淚,白花花的鬍子一顫一顫。「皇上,這本來就是得罪人的差事,他們敢於擔任下來,已經是勇氣有嘉,不畏艱難,不徇私情,將事情辦到如今模樣,皇上,求皇上饒了這一次。」

  「求皇上,饒了這一次。」所有大臣一起求情。

  皇上蒼老的面容上帶有一絲不忍:「九阿哥和十三阿哥年輕第一次辦差,戶部的人的難處……朕都明白。可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有大清官員都應該有朝廷負責,生活,養老,逝後哀榮、家人恩蔭……都應該好好的。朕今天不罰他們,慣的他們越發不知道情理。……」

  「皇上!」揆敘道:「皇上,這差事本來就難辦,皇上!今天罰了他們,以後誰還做這樣的差事?皇上,求皇上,饒了他們這一次。」

  「皇上,都是臣等的錯,臣等願意擔負一罪同罰。」

  「這是打量朕不能全罰了?!」皇上努了,目光炯炯的,臉色鐵青,毫無笑意。褐色底暗花緞常服袍穿在身上,越發顯得背影沉沉的,仿若這一個大殿的光都吸在他的眼睛裡一般。

  大臣們都哭了:「皇上,求皇上,臣等真的知錯了。」

  一個大殿的哭聲很大,剛剛十三阿哥哭出來的時候,他就聽到了,他今兒之所以來這裡,就是因為聽到這一個大殿的哭聲。

  瀟灑不玩他的積木拼圖了,扭頭看過來。發現皇上又在發脾氣了,麻利地起身走到門口。

  皇上此刻,才是動了真火,皇上冷笑道:「都是你們的錯?安徽巡撫吳存禮不顧災情,在黃河大災期間毫無作為……河道總督紹甘剋扣治河工料,河道上上下下那麼多事情,也是你們的錯?你們擔得起嗎?黃河災荒,單是河南的140多萬民宅、800多萬畝耕地全部被淹,河南一省受災人數達1200萬人,893303萬人死亡,390萬人傾家蕩產,流離失所,你們擔得起嗎!」

  「如此天氣熱的時候,黃河決堤,對蝗蟲來說是繁殖的好時期,水災加蝗災,你們擔得起嗎?你們摸摸你們的良心?對得起養育你們的黃河!對得起這片天地!對得起萬萬百姓!你們也有家人,你們就沒有一點惻隱之心!」皇上的手拍打御案,老紅木的御案發出一聲聲悶響。「你們擔得起嗎!」這句話已經是怒吼。

  皇上疾言厲色地望著台階下方的大臣們,怒不可歇。

  「你們哪一個擔得起?揆敘你說,你參四貝勒在黃河殺人了,沒有仁心了,什麼是仁心?眼睜睜地看著黃河兩岸民不聊生,是仁心?對黃河災情無動無衷是仁心?」

  揆敘真哭了:「皇上,是臣犯錯,皇上,求皇上責罰。皇上,臣知道黃河災荒嚴重。皇上,臣不是說四貝勒治河、打壓貪官污吏不對。皇上明鑑。」

  「今天朕給你們明鑑,黃河兩岸的百姓,誰給他們明鑑!齊世武你說,你在吏部做尚書,你和朕說,四貝勒如此大開殺戒,要官員們寒心,要其他的官員們都不敢去黃河兩岸當官?朕今天倒要看看,黃河上的官,有沒有人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