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知道,這是大清國的新氣象。

  對比歷朝歷代,騎車是獨屬於大清人的生活方式,以後的詩詞文章里都會有誰騎車摔跤,誰騎車撞到人的事兒……,民間話本里也已經騎車的情節——皇上心想,果然衣食住行實打實的改變,才是最根本原始的。

  等將來,他帶著文武大臣,一家老小回去東北祭祖,開著自己跑的車車在瀝青路面上,對比進關時候的馬匹,也是衣錦還鄉了。

  皇上笑了笑,思及熊孩子的鬧騰,問道:「他們兩個還在禮部?」

  出身鈕鈷祿家的御前侍衛搖頭:「老爺,剛二公子要人來傳話,小公子要去舅舅家,二公子跟著一起去了……」

  「什麼原因?」

  「……」

  「說!」

  「小公子在禮部聽舉子們說,朝廷要更改考試題目,八股文還考,卻是添加一些數學營造方面的,這是大不對,朝廷之前沒有通知,說添加就添加,戲耍他們讀書人。問二公子,為什麼朝廷沒有通知?二公子說,朝廷要考什麼,不需要通知,八股文章的考核標準是前朝定的,現在大清新定一樣,很正常……」

  侍衛腦袋一耷拉,不敢說下去。

  皇上龍目一睜:「繼續。」

  這侍衛眼睛一閉,赴死一般地回答一句:「小公子問二公子,那他要娘親穿紅寶石,怎麼考核。」

  皇上:「……」

  皇上不用思考,也知道太子的回答,熊孩子要鬧什麼,頭疼地按按眉心。

  此時瀟灑小道士已經到了舅舅家門口。

  太子停下來三輪車,一轉身,貼到他耳朵邊,再一次試圖阻止他:「天天朝你舅舅家跑,還記得二哥教導你的,不能和母家多親近?」

  「記得。瀟灑就要和舅舅家多親近。」瀟灑板著粉雕玉琢的小胖臉,很是威嚴的樣子。

  「要去見舅舅,見完舅舅去看姨姨。」瀟灑目標明確。

  太子頓時覺得聰明孩子就是不好帶,一般四五歲的孩子,哪有這樣那樣那麼多要求?太子一抹臉,汪家大門從裡面打開了,汪翰林領著一家人出來迎接太子殿下,幸好沒有當場來個大禮跪拜。

  「給二公子請安,給小公子請安。」眾人鞠躬抱歉或者福身行禮,太子端著太子的范兒,喊了一聲:「起。」抱著胖弟弟先邁步,進來大門。

  瀟灑在太子懷裡掙扎著要下來,胳膊朝舅舅的方向伸著,很有主見的樣子:「要舅舅抱。」

  「等一會兒。」

  「要和舅舅說悄悄話。瀟灑的小秘密。」

  「等一會兒。」

  太子緩步穿過影壁,進來汪家外院的大堂,汪家裡不似一般書香人家家有園池亭館之勝,歸益喜客往來鴻儒,而是好似沒有精心布置一般,大方天然,寬闊隨意,花草樹木隨意地長著,要太子感覺宛若郊遊一般的輕鬆自在。

  太子在心裡暗暗點頭,返璞歸真、洗盡鉛華呈素姿,不外如是也。太子一路進來二院,發現汪家的大堂外面沒有種著梅蘭竹菊,而是散漫地種著茉莉,更是笑了笑。

  端坐上首,汪家人再一次行禮,太子隨意打量一眼屋裡的布置,一身優雅的的閒適面帶微笑道:「今兒就過來閒著看看,不用多禮,汪翰林留下,其他人都去忙著。」

  汪翰林示意家人們都退下,接過來管家手裡的托盤,送上茶水點心,說道:「三月里踏春出遊,太子殿下今兒也帶著十九阿哥遊玩?」

  「孤這弟弟,在家裡呆著一天就屁股痒痒,見天兒朝外跑。」太子伸手摸摸熊孩子毛茸茸的小包包頭,因為他瞪圓的眼睛裡的不樂意樂呵。

  端起來茶杯,看一眼,茶湯綠透銀光,毫毛豐盛;聞一口,香氣清雅,如清月照林,意味深遠;輕抿一口,滋味醇和,回味持久。當即讚嘆道:「『採茶非采綠,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南京棲霞寺採茶的畫卷展開,茶的色、香、味、形俱佳,品啜一杯棲霞茶,讓人仿佛走進一蓑煙雨的江南,體會小橋流水般精緻的美感。」

  汪翰林笑道:「這樣偏門的詩詞太子殿下也能記得,要臣等實在心慕之。棲霞寺里種有茶樹,還有一片梅花林,清明前後採摘茶葉、輕度萎凋、適度揉捻,製成的干茶香氣濃郁,是一個意外之喜。」

  「臣等在南京的時候,和其他文人一樣天天嚮往見到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擅長詩詞,有一年上苑觀燈『刻漏遲銀箭,然燈爛玉京。凌空珠作樹。不夜火為城。……」不少文人都寫文章對比秦淮河的燈籠。臣記得最清楚的一次,康熙三十八年太子出塞寫的《塞垣對月》:赤烏縛下黃金丸,碧霄飛上白玉盤。邊城盛夏無暑氣。涼夜清露何溥溥……真真是要臣等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長在江南沒有見過塞外的人慚愧且仰望……」

  汪翰林一通馬屁,瀟灑小道士聽著稀奇,以為舅舅和二哥討論詩詞,賣力鼓掌:「舅舅棒棒噠,瀟灑和舅舅一起去大漠看日出哦。」一轉頭,黑溜溜的大眼睛亮亮的,再次鼓掌:「二哥也寫詩詞哦,二哥棒棒噠。」

  汪翰林以袖掩面笑一個。

  太子白眼一翻,嘴角抽抽:官場的人拍馬屁是一個大學問,要聽著是語出真心,要拍的對方舒坦明知道是馬屁還是舒坦,臉上的表情肢體語言都要搭配好……汪翰林要是擅長這個,現在也不會還只是一個布衣翰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