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兒臣/臣等遵旨。吾皇聖明。」

  皇上點頭,待要吩咐他們都麻利兒退下吧,小太監來報:「皇上,三郡王求見。」

  皇上磨牙,這幾個兒子要鬧什麼?

  「宣。」

  「皇上宣三郡王~~」

  引領小太監帶著三郡王進來大殿,三郡王一甩馬蹄袖,一個標準的請安禮:「兒臣給汗阿瑪請安。」

  「起來吧。」皇上等著聽他說什麼。

  就是八貝勒和九阿哥都好奇,三郡王去了一趟翰林院,想出來什麼招兒。

  三郡王也不含糊:「汗阿瑪,八弟,九弟,各位大人。胤祉聽說這個事情,很不知道怎麼辦。一個是八弟,一個是九弟,胤祉也不知道幫哪個好。胤祉去了一個刑部大牢,見到那個小偷,胤祉觸動很大。汗阿瑪,諸位大臣,不管事情如何,能否格外開恩,護那小偷安全?」

  沒人說話,都在思量三郡王話里的意思。

  三郡王苦笑:「汗阿瑪,諸位大臣,胤祉知道,小偷是關鍵人證,更有銀子來歷的事情需要查清。可,他只是一個小偷。一個人要有吃有喝,怎麼會做小偷?胤祉心裡不忍。他偷來的銀票物事,他還一文沒有花用,……胤祉求汗阿瑪通融通融,給他一個好的牢房,保證他的安全。」

  刑部滿人尚書安布祿一聽急了:「皇上,三郡王,那小偷在刑部大牢,臣拿腦袋擔保他的安全。皇上,三郡王,我們刑部真的安全。」發現皇上不說話,更急了:「皇上,三郡王,安布祿發誓,誰敢要那小偷的命,從安布祿身上踏過去!」

  皇上輕輕一閉眼,小偷這條命要不是老八和老九護著,早死了不知多少回了。雖然皇上也知道這個小偷是老九安排的,可到底是一條人命。

  皇上看著安布祿的目光,莫測不明,深深的,要安布祿滿腦袋都是汗,只不停地磕頭。

  「安布祿?」

  「皇上,臣在。」安布祿要哭出來了。

  「朕記得你,是康熙四十年做的刑部尚書,這一轉眼,五年了。」皇上陷入回憶里,語氣低沉,透著一份深深的傷心,「朕記得,你是一條漢子啊。你阿瑪臨終之際還和朕說,安布祿是好兒郎,要朕給你一個機會。安布祿啊,你還記得你阿瑪嗎?」

  「皇上,臣記得。」安布祿的眼淚花花的,布滿忠厚肥胖的面堂。

  「朕有時候做夢,會夢到那些老臣,夢到你阿瑪,夢到黑龍江……」皇上的眼裡也有了淚水,「南邊有鄭家軍,西部有準格爾大軍,北方有沙俄的哥薩克騎兵燒殺搶掠東北,朕著急啊,朕急得一夜一夜地睡不著,東北,那是朕的老家,朕的老家人用破舊的小木船和沙俄的戰艦打仗,拿人頭站在黑龍江里,不要沙俄人過江……」

  「皇上!」安布祿大喊一身,痛哭不止。「皇上,我八旗人保護黑龍江,萬死不辭,皇上!」

  「朕明白,朕高興,可朕多希望,他們能看一眼這太平盛世?」皇上沒有擦眼淚,任由那淚水留下滿是天花麻點兒的蒼老面頰,「朕記得你的父親,身中八搶還衝上去,殺了一個老毛子。朕記得你的祖母,一頭撞了柱子,不要你父親記掛家裡,臨終留言說,好好打仗。」

  「皇上,皇上,是安布祿的錯,都是安布祿慫包。皇上您別傷心,皇上您保重自個兒。」安布祿伏地痛哭不止。一聲聲地哭著「皇上,您保重龍體。」

  皇上真的是傷心了。

  眼前是他的英雄們浴血奮戰,為了保護東北的一寸寸土地不要命地拿命堵江的英雄們。

  眼前是他的英雄的後代,是怎麼變成這樣的那?

  皇上的淚水更多。

  「是朕的錯。朕知道清官不好做,極力護著清官的後人。朕知道英雄的苦,極力護著你們。是朕的錯啊,護得你們,都變成這樣了。」

  皇上擦著眼淚,陷入深深的自責和自我懷疑里。

  群臣都不敢說話,三位皇子也都不敢說話,默默地行禮退下。

  十二阿哥默默站在一邊,不知道該說什麼安慰皇上。

  皇上因為這些事情,是真傷心了。

  做一個好官難,做一個清官更難,難比上青天。無他,你做清官,你自己不吃肉,你上面的,你下面的,也不能喝肉湯,不罵你不折騰那才見了鬼了!皇上都明白著。

  湯斌的孫子,考中進士直接做左通政;張伯行的兒子,以父蔭做到戶部員外郎;于成龍的孫子,受祖蔭如今是刑部員外郎……大清康熙一朝的清官,對比其他朝代那是真多了,皇上高興,皇上驕傲,皇上對他的每一個清官都護得嚴嚴實實的,皇上對他的英雄功臣的後代都給予照顧,可是為什麼,這些人都沒有了他們父輩的剛骨了那?

  他們憑自己的本事考中進士,皇上看著和自家子弟一樣高興。他們去上任,皇上像家裡長輩一樣經常找來問一問,辦差順利嗎?有沒有人欺負你?

  可就是沒有一個和皇上說這些事情。

  甚至於安布祿,皇上一想起來他的父親就淚流滿面的人,他就能為了那點私心,為了那點銀子,和楊侍郎有了瓜葛,他還要縱容刑部的人打殺那個小偷!

  皇上朦朧的視線里,是他曾經的老臣們的面堂,有些他都沒有見到最後一面,病逝任上,要他飲憾終身。

  「格爾古德,你要朕不照顧你的後人,是對的。他們現在憑藉自己的本事,跟著老大打仗,很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