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頁
韓信笑了,“能在死前見到殿下一面,甚好。”
說罷已經將瓶中的東西一飲而盡,朝著劉元笑笑道:“死在殿下的手中,韓信死而無憾。”
引得劉元笑了,“這輩子劉元對誰都問心無愧,獨獨你,對不住你了。”
她在的時候,不管她在哪裡,韓信但凡有異動,劉元都能控制住韓信,讓他永遠也不可能為禍大漢,可一但劉元不在,韓信,他會不會反,會怎麼反,誰也不敢保證。
韓信擺擺手道:“若不是殿下,高祖皇帝在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能多活這麼多年,還是讓殿下親自動的手,韓信死而無憾。”
劉元沒有接話,只是看著韓信,“你啊你,一身的才華,行軍打仗的本事更是萬里挑一,卻為何是這樣的性子?”
一個當了多年的將軍,執掌了偌大一個北境的人,依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韓信想打仗,哪怕將匈奴趕到了漠北,他還想繼續殺下去,這也是為何當年召他回長安,而再也不許他回北境的原因。
“匈奴人強悍,早晚有一天他們還會回來的,不將他們趕盡殺絕,誰也別想過上太平的日子。”韓信衝著劉元大聲地喊。
他知道劉元為何調他回京,因為他殺得太狠,而大漢的軍隊,不能隨他一起瘋,容軍的將士,劉元帶兵的準則是能少死一個將士就少死一個將士,但韓信不在乎死了多少人,他只在乎自己有沒有贏。
一次又是一次的彈劾,一次又一次的劉元去信提醒,讓他適可而止,韓信聽進去了?
沒有,韓信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在知道劉元一定會不顧一切的保證糧草供應的情況下,他的目標只有一個,殺得匈奴片甲不留,好似這般就能將他心中的怒火全都釋放出來。
劉元看著韓信,“大將軍,大漢的太平得來不易,誰都不能毀了,包括你。”
韓信朝著劉元笑了,“殿下的心中大漢為重,故而哪怕你就因為這個大漢而落得無子無女的下場,你也從來不悔。”
劉元的身側,並無後人,到了最後,不是沒有人勸張良納個妾,至少為張家留個後,然而張良從來聽不進去,他這輩子,不管什麼原因,他只有劉元一妻。
“為何要悔?”劉元反問韓信,她為什麼要後悔,又有什麼值得她後悔的呢?
“子女都講緣份,人生本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我此生得到的夠多,沒有孩子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劉元的心力並沒有過多的留在孩子身上,早些年剛知道的時候會覺得對不起張良,想讓他離得她遠遠的。
張良卻留下來了,既然留下來了,劉元為何還要想不開。
韓信道:“我也早料到自己的結局,因此殿下提議我成親時,我沒有答應,也是同樣的原因。”
“為何大將軍不想,你什麼都不在意,連家人和孩子都不要,正是因為你沒有束縛,更叫人不放心。”一個本就不能自制的人,再無所約束,妥妥就是一頭髮瘋的猛虎,縱虎傷人,如何能夠。
“連殿下都容不下我,是信該死。”劉元沒有什麼人容不下,多少功臣,他們都善始善終了。
看看彭越,他的兒孫都往北境去,他們立下功勞時,朝廷該用還是用,並不遲疑。
只有他,從始至終都有他,是大漢朝所容不下的,也是劉元所容不下的。
第一次韓信看著劉元的眼中充滿了恨意。他只是想當一個自由的人,為什麼,為什麼就那麼不被世人所容?為什麼?
“你看著我,第一次有了恨,是因為你相信我。一直都相信的,如你所說,我動手殺你,落在你的眼裡,你認定了自己該死。可是,你還是不平的,不憤的是不是?”劉元詢問,韓信道:“當日蕭丞相與惠帝和殿下說的話,我都知道。”
話音落下劉元驚了,不可置信地看向韓信。
韓信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丞相當日與陛下和殿下說韓信時,恰好叫韓信的同鄉聽見,因而在多年後與韓信重逢,提醒了韓信。殿下可知,當日我是怎麼跟同鄉說的?”
“大將軍是相信我的。”劉元篤定地告訴韓信。
韓信點頭道:“是啊,我是相信殿下的,我相信,不管有多少人說我韓信不好馴服,也馴不服,信都是可以相信殿下,你也一定會相信我的,就因為你冒死救我,哪怕明知道高祖殺我利於天下,你還是救了我。”
韓信落了淚,他最相信的人,終還是沒有相信他,這也是為什麼劉元拿出瓶子時,韓信毫不猶豫地服下了。
劉元看著韓信的淚,認識韓信那麼多年,劉元還是第一次看到韓信落淚,叫劉元頓住,隨後道:“我不知大將軍為何找不到目標,於我而言,這個天下真好,好得我都不想死。”
韓信哭著,卻叫劉元說起這份難過時驚住了,看向劉元。
劉元道:“你知道嗎?大漢很大的,我與留侯走了這麼多年,還是沒能走完,真想再繼續走下去,可是我身體已經撐不住了。”
“我與留侯說,我還沒能看到的風景,希望活著的他能幫我去看。這句話,我也想留給大將軍。長安一個小小的侯府呆著多悶,沒有仗打,難道就沒事做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山高海闊,你會發現自己渺小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記。你這一生,做到了多少人拼盡一切都沒能做到的事,你已經很出色,不再需要證明自己。”
說罷已經將瓶中的東西一飲而盡,朝著劉元笑笑道:“死在殿下的手中,韓信死而無憾。”
引得劉元笑了,“這輩子劉元對誰都問心無愧,獨獨你,對不住你了。”
她在的時候,不管她在哪裡,韓信但凡有異動,劉元都能控制住韓信,讓他永遠也不可能為禍大漢,可一但劉元不在,韓信,他會不會反,會怎麼反,誰也不敢保證。
韓信擺擺手道:“若不是殿下,高祖皇帝在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能多活這麼多年,還是讓殿下親自動的手,韓信死而無憾。”
劉元沒有接話,只是看著韓信,“你啊你,一身的才華,行軍打仗的本事更是萬里挑一,卻為何是這樣的性子?”
一個當了多年的將軍,執掌了偌大一個北境的人,依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韓信想打仗,哪怕將匈奴趕到了漠北,他還想繼續殺下去,這也是為何當年召他回長安,而再也不許他回北境的原因。
“匈奴人強悍,早晚有一天他們還會回來的,不將他們趕盡殺絕,誰也別想過上太平的日子。”韓信衝著劉元大聲地喊。
他知道劉元為何調他回京,因為他殺得太狠,而大漢的軍隊,不能隨他一起瘋,容軍的將士,劉元帶兵的準則是能少死一個將士就少死一個將士,但韓信不在乎死了多少人,他只在乎自己有沒有贏。
一次又是一次的彈劾,一次又一次的劉元去信提醒,讓他適可而止,韓信聽進去了?
沒有,韓信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在知道劉元一定會不顧一切的保證糧草供應的情況下,他的目標只有一個,殺得匈奴片甲不留,好似這般就能將他心中的怒火全都釋放出來。
劉元看著韓信,“大將軍,大漢的太平得來不易,誰都不能毀了,包括你。”
韓信朝著劉元笑了,“殿下的心中大漢為重,故而哪怕你就因為這個大漢而落得無子無女的下場,你也從來不悔。”
劉元的身側,並無後人,到了最後,不是沒有人勸張良納個妾,至少為張家留個後,然而張良從來聽不進去,他這輩子,不管什麼原因,他只有劉元一妻。
“為何要悔?”劉元反問韓信,她為什麼要後悔,又有什麼值得她後悔的呢?
“子女都講緣份,人生本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我此生得到的夠多,沒有孩子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劉元的心力並沒有過多的留在孩子身上,早些年剛知道的時候會覺得對不起張良,想讓他離得她遠遠的。
張良卻留下來了,既然留下來了,劉元為何還要想不開。
韓信道:“我也早料到自己的結局,因此殿下提議我成親時,我沒有答應,也是同樣的原因。”
“為何大將軍不想,你什麼都不在意,連家人和孩子都不要,正是因為你沒有束縛,更叫人不放心。”一個本就不能自制的人,再無所約束,妥妥就是一頭髮瘋的猛虎,縱虎傷人,如何能夠。
“連殿下都容不下我,是信該死。”劉元沒有什麼人容不下,多少功臣,他們都善始善終了。
看看彭越,他的兒孫都往北境去,他們立下功勞時,朝廷該用還是用,並不遲疑。
只有他,從始至終都有他,是大漢朝所容不下的,也是劉元所容不下的。
第一次韓信看著劉元的眼中充滿了恨意。他只是想當一個自由的人,為什麼,為什麼就那麼不被世人所容?為什麼?
“你看著我,第一次有了恨,是因為你相信我。一直都相信的,如你所說,我動手殺你,落在你的眼裡,你認定了自己該死。可是,你還是不平的,不憤的是不是?”劉元詢問,韓信道:“當日蕭丞相與惠帝和殿下說的話,我都知道。”
話音落下劉元驚了,不可置信地看向韓信。
韓信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丞相當日與陛下和殿下說韓信時,恰好叫韓信的同鄉聽見,因而在多年後與韓信重逢,提醒了韓信。殿下可知,當日我是怎麼跟同鄉說的?”
“大將軍是相信我的。”劉元篤定地告訴韓信。
韓信點頭道:“是啊,我是相信殿下的,我相信,不管有多少人說我韓信不好馴服,也馴不服,信都是可以相信殿下,你也一定會相信我的,就因為你冒死救我,哪怕明知道高祖殺我利於天下,你還是救了我。”
韓信落了淚,他最相信的人,終還是沒有相信他,這也是為什麼劉元拿出瓶子時,韓信毫不猶豫地服下了。
劉元看著韓信的淚,認識韓信那麼多年,劉元還是第一次看到韓信落淚,叫劉元頓住,隨後道:“我不知大將軍為何找不到目標,於我而言,這個天下真好,好得我都不想死。”
韓信哭著,卻叫劉元說起這份難過時驚住了,看向劉元。
劉元道:“你知道嗎?大漢很大的,我與留侯走了這麼多年,還是沒能走完,真想再繼續走下去,可是我身體已經撐不住了。”
“我與留侯說,我還沒能看到的風景,希望活著的他能幫我去看。這句話,我也想留給大將軍。長安一個小小的侯府呆著多悶,沒有仗打,難道就沒事做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山高海闊,你會發現自己渺小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記。你這一生,做到了多少人拼盡一切都沒能做到的事,你已經很出色,不再需要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