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福爾摩斯這一個角色在影片的後半段缺席。
克洛莉斯·達西坐在了椅子上,面對著鏡頭,眼中有盈盈笑意,突然之間畫面一轉,真實的克洛莉斯·達西代替演員,出現在了屏幕上:「待會兒你可以見到許多人的,你一定想要見到他們。」
克洛莉斯貢獻了那一段真實的影像,喬治安娜、達西先生、伊莉莎白都出現在了熒幕里,這是人們第一次見到她們的影像,珍貴至極,不由得發出了低呼。
影像經過了克洛莉斯的剪輯,由兩個克洛莉斯的對話變為了克洛莉斯·達西對所有觀眾交流。
「只能讓你用這樣的方式和他們見面了,這就是我的生活,不對,這不是我全部的生活,我的生活里還有福爾摩斯先生,我猜你想見一見他……」
大家可太想看到福爾摩斯先生了。
「可是他不在片場,我還在等他回來,他可能明天就回來了……」
沒有見到福爾摩斯先生,觀眾難免有些失落。
科林看著半個世紀未見的老友,不由得揉了揉眼角,他看著她的模樣,發出了一聲低低的嘆息。
事隔經年,他們三個命運被綁緊在一起的人居然以此種方式再相見了,這也不知道該不該算光影的魔力呢?
嘆息聲落到了克洛莉斯的耳朵里,以為科林也是沒有見到福爾摩斯而遺憾。
她捏了捏他的指頭。
「儘管不知道你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但因著我們這一段非凡的際遇和緣分。我希望你能夠諸事順意、得償所願。」
影片在這裡正式宣告進入尾聲,達西小姐這一聲寫了十一部戲劇、三部小說,後投身至電影工業,為早期電影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是首批拍攝長篇電影的導演之一,也是最早拍攝彩色電影和有聲電影的導演之一,一生拍攝十二部電影,在戰爭爆發後,積極地投入至反戰隊伍中,以文藝激發人們的鬥志,一度被載入暗殺名單。
但都化險為夷,有人猜測是其愛人福爾摩斯與他領導的組織「騎士團」在庇護她。
克洛莉斯·達西享年八十九歲,臨終前她將所有的資產都捐給了名下的電影基金會,以鼓勵電影行業發展,她去世於晚春初夏交接的時節,天氣溫暖,走得安詳。在克洛莉斯·達西的墓碑上,刻著幾行字:
世界就在你手中,你是未來的一部分,去享受歲月,去享受愛情。
這是她給後世的忠告與祝福。
熒幕上,畫面定格在了克洛莉斯·達西的墓碑上,鏡頭緩緩拉遠,慢慢俯瞰整個倫敦大地,倫敦的大霧轉場。
克洛莉斯·達西小姐走出了《福爾摩斯探案集》的片場,她戴上了一頂繫著黃絲帶的帽子,穿著時下最摩登的衣裳走在倫敦的大街上。
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一群影迷認出了她,遞出照片,要她的簽名。
「感謝你的喜歡。」
克洛莉斯·達西十分大方地在照片上簽了名字。
離開影迷,她繼續往前走。
正如福爾摩斯先生所言,倫敦的風永不停止,這不一陣風吹過來,吹飛了她頭上的帽子。
帽子落到了一位先生腳下。
她回過身,想讓那位先生把帽子還給她。
可是在見到那雙眼睛的一刻,整個人就不知做何反應了。
「好久不見,達西小姐。」
畫面就格於此,影片終了。
片尾字幕打完,所有的觀眾都站起來鼓掌,影片的質量絕對可以說得上優質。
更何況影片之中還有如此珍貴的歷史紀實視頻。縱然有一些小瑕疵,也是瑕不掩瑜。
作為主創人員,克洛莉斯本該要去接受喝彩。可是她站在位置上,沒有動,和觀眾在一起,把自己當成觀眾,她才能創作出人們真正喜聞樂見的作品。
記者們有許多的問題想要問。
「影片中出現了真實的克洛莉斯·達西的影像,這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請問劇組是如何找到這一截影像的呢?」這位記者問出了許多人都疑惑的問題。
話筒遞給了製片人。
「這主要是我們劇組共同嘔心瀝血的成果……」製片人的眼睛瞥到了克洛莉斯以及克洛莉斯旁邊的投資人,立刻改口,「主要是我們編劇的努力,她就在那邊。」
製片人的一席話將觀眾與記者的目光移向了克洛莉斯。
「我不想接受採訪。」克洛莉斯低聲抗議,她編不出合適的理由,總不可能實話實說。
她的手和科林的還牽在一塊兒。
「那麼,跑。」科林牽著她的手,在話筒遞過來之前,推開了後面的門。
克洛莉斯跟著他,甩掉了身後的驚呼。
外頭的風有一些熱,汽車鳴笛聲、說話聲、笑鬧聲、蟬鳴聲都從他們的耳旁經過。
前方是被燈光染了色的天,看著如同絢爛的晚霞。
科林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克洛莉斯不知道他要往哪個方向去,目的地又是哪裡,她現在好自由,就像無休止的風一樣,也根本不想要停下來。
克洛莉斯·達西坐在了椅子上,面對著鏡頭,眼中有盈盈笑意,突然之間畫面一轉,真實的克洛莉斯·達西代替演員,出現在了屏幕上:「待會兒你可以見到許多人的,你一定想要見到他們。」
克洛莉斯貢獻了那一段真實的影像,喬治安娜、達西先生、伊莉莎白都出現在了熒幕里,這是人們第一次見到她們的影像,珍貴至極,不由得發出了低呼。
影像經過了克洛莉斯的剪輯,由兩個克洛莉斯的對話變為了克洛莉斯·達西對所有觀眾交流。
「只能讓你用這樣的方式和他們見面了,這就是我的生活,不對,這不是我全部的生活,我的生活里還有福爾摩斯先生,我猜你想見一見他……」
大家可太想看到福爾摩斯先生了。
「可是他不在片場,我還在等他回來,他可能明天就回來了……」
沒有見到福爾摩斯先生,觀眾難免有些失落。
科林看著半個世紀未見的老友,不由得揉了揉眼角,他看著她的模樣,發出了一聲低低的嘆息。
事隔經年,他們三個命運被綁緊在一起的人居然以此種方式再相見了,這也不知道該不該算光影的魔力呢?
嘆息聲落到了克洛莉斯的耳朵里,以為科林也是沒有見到福爾摩斯而遺憾。
她捏了捏他的指頭。
「儘管不知道你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但因著我們這一段非凡的際遇和緣分。我希望你能夠諸事順意、得償所願。」
影片在這裡正式宣告進入尾聲,達西小姐這一聲寫了十一部戲劇、三部小說,後投身至電影工業,為早期電影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是首批拍攝長篇電影的導演之一,也是最早拍攝彩色電影和有聲電影的導演之一,一生拍攝十二部電影,在戰爭爆發後,積極地投入至反戰隊伍中,以文藝激發人們的鬥志,一度被載入暗殺名單。
但都化險為夷,有人猜測是其愛人福爾摩斯與他領導的組織「騎士團」在庇護她。
克洛莉斯·達西享年八十九歲,臨終前她將所有的資產都捐給了名下的電影基金會,以鼓勵電影行業發展,她去世於晚春初夏交接的時節,天氣溫暖,走得安詳。在克洛莉斯·達西的墓碑上,刻著幾行字:
世界就在你手中,你是未來的一部分,去享受歲月,去享受愛情。
這是她給後世的忠告與祝福。
熒幕上,畫面定格在了克洛莉斯·達西的墓碑上,鏡頭緩緩拉遠,慢慢俯瞰整個倫敦大地,倫敦的大霧轉場。
克洛莉斯·達西小姐走出了《福爾摩斯探案集》的片場,她戴上了一頂繫著黃絲帶的帽子,穿著時下最摩登的衣裳走在倫敦的大街上。
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一群影迷認出了她,遞出照片,要她的簽名。
「感謝你的喜歡。」
克洛莉斯·達西十分大方地在照片上簽了名字。
離開影迷,她繼續往前走。
正如福爾摩斯先生所言,倫敦的風永不停止,這不一陣風吹過來,吹飛了她頭上的帽子。
帽子落到了一位先生腳下。
她回過身,想讓那位先生把帽子還給她。
可是在見到那雙眼睛的一刻,整個人就不知做何反應了。
「好久不見,達西小姐。」
畫面就格於此,影片終了。
片尾字幕打完,所有的觀眾都站起來鼓掌,影片的質量絕對可以說得上優質。
更何況影片之中還有如此珍貴的歷史紀實視頻。縱然有一些小瑕疵,也是瑕不掩瑜。
作為主創人員,克洛莉斯本該要去接受喝彩。可是她站在位置上,沒有動,和觀眾在一起,把自己當成觀眾,她才能創作出人們真正喜聞樂見的作品。
記者們有許多的問題想要問。
「影片中出現了真實的克洛莉斯·達西的影像,這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請問劇組是如何找到這一截影像的呢?」這位記者問出了許多人都疑惑的問題。
話筒遞給了製片人。
「這主要是我們劇組共同嘔心瀝血的成果……」製片人的眼睛瞥到了克洛莉斯以及克洛莉斯旁邊的投資人,立刻改口,「主要是我們編劇的努力,她就在那邊。」
製片人的一席話將觀眾與記者的目光移向了克洛莉斯。
「我不想接受採訪。」克洛莉斯低聲抗議,她編不出合適的理由,總不可能實話實說。
她的手和科林的還牽在一塊兒。
「那麼,跑。」科林牽著她的手,在話筒遞過來之前,推開了後面的門。
克洛莉斯跟著他,甩掉了身後的驚呼。
外頭的風有一些熱,汽車鳴笛聲、說話聲、笑鬧聲、蟬鳴聲都從他們的耳旁經過。
前方是被燈光染了色的天,看著如同絢爛的晚霞。
科林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克洛莉斯不知道他要往哪個方向去,目的地又是哪裡,她現在好自由,就像無休止的風一樣,也根本不想要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