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剛成婚的時候,瞧見她不高興,裴昀夜裡帶她出城,去山上偷紫雲寺的桃子,給人一棵百年老樹薅得精光,兩人躺在草地上,拂著夜風,天高地闊地啃桃子。
謝歲生來要強,永遠不問他喜不喜歡,有時候也在想,裴昀這樣隨遇而安的人,無論娶了哪個女子,都是一樣的寵著讓著吧。
驀然,會因為那一刻自己並不是特殊的人,謝歲有些氣惱。
滿大驪貴女譏笑謝歲嫁了個窩囊廢。
謝歲只是想,她嫁給了年少時,會在牆頭下弓著腰,讓她跳在背上的溫柔少年郎。
給裴昀送來了吃食,見他一口也吃不下去,卻因為夫人擔憂,勉強撐起笑顏,一口口咬著糕點。
謝歲背過身,眼眶微紅。
……
見過了哥哥,哥哥對吏部的事情一概不知,口中聲稱自己並未碰過京債,裴迎問得多了,他竟有些急了。
哥哥急起來,聲音也是輕的:「吏部的事我一概不知,帳簿也未曾碰過,你信太子不信我麼?」
裴迎當然更信兄長,再說,就算他真放京債,也合該將他救出來。
當晚,夜下一盞掛壁油燈,裴迎將紙鋪展開,提筆沾墨,凝神想了一會兒,眉毛微細,不知該如何在信里提及此事。
雖說昭王厚待她們一家人,但畢竟是因為自己遠走玉瓶州,這大半年裡,歸期杳杳無音訊,若是他還在京,此事倒容易,如今求他,只怕王爺鞭長莫及,勞心費神。
她正斟酌用詞,聽到動靜,軟榻上,黑袍蟒紋的男人正一手持了沉香珠,一面望著她,
她不喜歡沉香珠的氣味,那不過是他掩人耳目的香餌,虛假又霸道地侵入鼻端。
兩人默默無言,裴迎是個很愛熱鬧說笑的人,一反常態地連著幾日不理他,陳敏終長睫微垂。
最終,還是他先開了口,像一塊石頭鬆動,搖搖欲墜,終於從山坡上一骨碌滾下來,還是攜了艱澀,冷硬的。
「你平日不愛讀書,又嫌油燈太亮,寫字太累,成日裡睡個沒夠,眼下倒安安分分地坐了好一會兒,難得消停,是嫌床榻不夠軟嗎。」
殿下冷白的面龐,嘴角翹起嘲弄。
裴迎不抬眼皮,低頭,冷哼一聲,自顧自地蘸墨,提筆,卻遲遲落不下,不由得拿筆桿撓了撓小腦袋,一副悵然若失的模樣。
早知在書院的時候,便少與姜曳珠爭執,多聽夫子教導。
她寫得一手漂亮好字,肚裡卻沒有什麼墨水,一看書便頭疼,此刻,她想竭力地體現措辭文雅,好教王爺明白她很懂事。
眼見裴迎不搭理他的話茬,殿下將沉香珠擲在桌上。
氣氛有些尷尬,像是他方才對空氣說話似的。
裴迎第一次這樣大著膽子,冷臉撂挑子不理人。
「喀啦」一聲清響,不輕不重,卻莫名帶著股氣,面上仍是平靜如初,他也別過眼不去瞧她,終究因為這點聲音,暴露出慍惱。
小騙子一見無利可圖,便不再眼巴巴地湊過來說殿下您好香了。
「還在想如何給昭王寫信?」
他問得若無其事,似乎並不關心。
燈火下,少女髮髻上一排雪絨紅果流蘇,被筆端撓得鬆動,歪歪斜斜,她懵懵懂懂,憋出一兩個字,端正地寫下,面龐被火光映照得紅透了。
她容易體熱,容易臉紅。
寫字時,面頰不經意鼓起,嬰兒肥尚未退卻,像是在氣惱什麼,因為勞心兄長,唇上的胭脂也不塗了,他記得她喜歡將嘴唇抹得嫩紅,像兩片芍藥花瓣。
「殿下,您很閒嗎?」她罷了筆,有些鬱悶地抬頭。
陳敏終險些被這口茶嗆到,不緊不慢地拭了拭嘴角。
「你磨蹭了這麼久,耗著燈,讓人怎麼睡。」
「那我出去,不礙著您眼了。」裴迎起身便走。
「站住。」一道聲音冷冷地在背後響起,令人噤若寒蟬,裴迎脊背一僵。
陳敏終不明白,她如何能做到當著夫君的面,給另一個男人寫信。
裴迎她不走了,而是關上門,轉過身,笑意不及眼底。
「殿下您不肯幫您大舅子,視若無睹等著他送死,甚至有可能哥哥入獄,也在您的計劃之中,我爹到處給人拉老臉寒暄陪笑,嫂嫂兩個月身孕,回娘家低聲下氣求爺爺告奶奶,我哥哥是清白,這是哪裡的飛來橫禍!」
「如今我們家攀不著您,自家搬救兵解圍,求一求昭王,怎麼,這也讓您橫豎看不順眼了?」
她這話說得一板一眼,界限劃得這樣涇渭分明,聲音不大,卻口齒清晰,一口一個我們家,絲毫不讓。
見慣了裴迎嬌滴滴的模樣,頭一次見她這樣伶牙俐齒,她本就是個綿里藏針的人。
陳敏終一怔,淡淡開口。
「哪怕再快的馬,你這封信送出去,也要兩個月腳程,抵達玉瓶州時,你兄長估計已經當街問斬了。」
他是認真地給她分析此事不可行。
落在裴迎耳朵里,倒像嘲諷她一般,她頓時心灰意冷,隨即懊惱萬分。
她的嘴唇微微顫著,眼眸清亮,驀然伏在他膝前。
「殿下,今日見了哥哥,他已經憔悴得不成樣子,為了他咱們一家人沒睡過安穩覺,嫂嫂有孕在身,日日奔走,咱們不是一家人嗎,只要您給哥哥擔保……」
謝歲生來要強,永遠不問他喜不喜歡,有時候也在想,裴昀這樣隨遇而安的人,無論娶了哪個女子,都是一樣的寵著讓著吧。
驀然,會因為那一刻自己並不是特殊的人,謝歲有些氣惱。
滿大驪貴女譏笑謝歲嫁了個窩囊廢。
謝歲只是想,她嫁給了年少時,會在牆頭下弓著腰,讓她跳在背上的溫柔少年郎。
給裴昀送來了吃食,見他一口也吃不下去,卻因為夫人擔憂,勉強撐起笑顏,一口口咬著糕點。
謝歲背過身,眼眶微紅。
……
見過了哥哥,哥哥對吏部的事情一概不知,口中聲稱自己並未碰過京債,裴迎問得多了,他竟有些急了。
哥哥急起來,聲音也是輕的:「吏部的事我一概不知,帳簿也未曾碰過,你信太子不信我麼?」
裴迎當然更信兄長,再說,就算他真放京債,也合該將他救出來。
當晚,夜下一盞掛壁油燈,裴迎將紙鋪展開,提筆沾墨,凝神想了一會兒,眉毛微細,不知該如何在信里提及此事。
雖說昭王厚待她們一家人,但畢竟是因為自己遠走玉瓶州,這大半年裡,歸期杳杳無音訊,若是他還在京,此事倒容易,如今求他,只怕王爺鞭長莫及,勞心費神。
她正斟酌用詞,聽到動靜,軟榻上,黑袍蟒紋的男人正一手持了沉香珠,一面望著她,
她不喜歡沉香珠的氣味,那不過是他掩人耳目的香餌,虛假又霸道地侵入鼻端。
兩人默默無言,裴迎是個很愛熱鬧說笑的人,一反常態地連著幾日不理他,陳敏終長睫微垂。
最終,還是他先開了口,像一塊石頭鬆動,搖搖欲墜,終於從山坡上一骨碌滾下來,還是攜了艱澀,冷硬的。
「你平日不愛讀書,又嫌油燈太亮,寫字太累,成日裡睡個沒夠,眼下倒安安分分地坐了好一會兒,難得消停,是嫌床榻不夠軟嗎。」
殿下冷白的面龐,嘴角翹起嘲弄。
裴迎不抬眼皮,低頭,冷哼一聲,自顧自地蘸墨,提筆,卻遲遲落不下,不由得拿筆桿撓了撓小腦袋,一副悵然若失的模樣。
早知在書院的時候,便少與姜曳珠爭執,多聽夫子教導。
她寫得一手漂亮好字,肚裡卻沒有什麼墨水,一看書便頭疼,此刻,她想竭力地體現措辭文雅,好教王爺明白她很懂事。
眼見裴迎不搭理他的話茬,殿下將沉香珠擲在桌上。
氣氛有些尷尬,像是他方才對空氣說話似的。
裴迎第一次這樣大著膽子,冷臉撂挑子不理人。
「喀啦」一聲清響,不輕不重,卻莫名帶著股氣,面上仍是平靜如初,他也別過眼不去瞧她,終究因為這點聲音,暴露出慍惱。
小騙子一見無利可圖,便不再眼巴巴地湊過來說殿下您好香了。
「還在想如何給昭王寫信?」
他問得若無其事,似乎並不關心。
燈火下,少女髮髻上一排雪絨紅果流蘇,被筆端撓得鬆動,歪歪斜斜,她懵懵懂懂,憋出一兩個字,端正地寫下,面龐被火光映照得紅透了。
她容易體熱,容易臉紅。
寫字時,面頰不經意鼓起,嬰兒肥尚未退卻,像是在氣惱什麼,因為勞心兄長,唇上的胭脂也不塗了,他記得她喜歡將嘴唇抹得嫩紅,像兩片芍藥花瓣。
「殿下,您很閒嗎?」她罷了筆,有些鬱悶地抬頭。
陳敏終險些被這口茶嗆到,不緊不慢地拭了拭嘴角。
「你磨蹭了這麼久,耗著燈,讓人怎麼睡。」
「那我出去,不礙著您眼了。」裴迎起身便走。
「站住。」一道聲音冷冷地在背後響起,令人噤若寒蟬,裴迎脊背一僵。
陳敏終不明白,她如何能做到當著夫君的面,給另一個男人寫信。
裴迎她不走了,而是關上門,轉過身,笑意不及眼底。
「殿下您不肯幫您大舅子,視若無睹等著他送死,甚至有可能哥哥入獄,也在您的計劃之中,我爹到處給人拉老臉寒暄陪笑,嫂嫂兩個月身孕,回娘家低聲下氣求爺爺告奶奶,我哥哥是清白,這是哪裡的飛來橫禍!」
「如今我們家攀不著您,自家搬救兵解圍,求一求昭王,怎麼,這也讓您橫豎看不順眼了?」
她這話說得一板一眼,界限劃得這樣涇渭分明,聲音不大,卻口齒清晰,一口一個我們家,絲毫不讓。
見慣了裴迎嬌滴滴的模樣,頭一次見她這樣伶牙俐齒,她本就是個綿里藏針的人。
陳敏終一怔,淡淡開口。
「哪怕再快的馬,你這封信送出去,也要兩個月腳程,抵達玉瓶州時,你兄長估計已經當街問斬了。」
他是認真地給她分析此事不可行。
落在裴迎耳朵里,倒像嘲諷她一般,她頓時心灰意冷,隨即懊惱萬分。
她的嘴唇微微顫著,眼眸清亮,驀然伏在他膝前。
「殿下,今日見了哥哥,他已經憔悴得不成樣子,為了他咱們一家人沒睡過安穩覺,嫂嫂有孕在身,日日奔走,咱們不是一家人嗎,只要您給哥哥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