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灰背隼已經帶著書信飛回白家莊了,好酒好菜會很快送來船上,白棟卻叫來公輸直,取了個樣子新奇的水壺來。這個水壺樣子的東西樣子外面還有刻盤,上方還開有氣孔,也不知是準備用來做什麼用的。不過白棟弄出的新鮮玩意兒實在是太多了,眾人早已見怪不怪,猜測著必是與那『經度』有關。

  現代人有一根竹竿、一個尺子和一塊表就能測量出自己所在位置的經緯度,而且方法極為簡單,上過初中地理課的就該知道,可在這個還用日晷和沙漏測量時間的時代就比較困難了,因為日晷只能精確到刻,用來測量經度誤差太大。以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白棟能夠做出的也只有公元1000年左右希臘人創造的『水鍾』,畫出簡單的圖樣後。就直接推給了公輸直,害得這傢伙幾天幾夜不眠不休,連頭髮都白了許多。

  這水鐘的原理是在水壺上部開出小孔,讓多餘的水可以從這個小孔溢出,這樣就能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恆定的壓力。水從貯水壺下部的小孔流出後,注入到內部的受水壺中,受水壺內則有一浮舟,浮舟上裝有指時箭竿,當受水壺中的水達到某一高度時,就可通過虹吸管使水注入旋轉的平衡輪,驅使一列齒輪轉動,從而按照晝夜的長短把計時用的鼓狀圓筒帶到時刻位置上。

  白棟要求的則更為精巧,不但要鑄造出較為粗糙的鐵質齒輪,還要用水銀代替水,這樣就可以免去了隨時排水的麻煩,只是如此一來,那個溢水小孔的外面就要多加一個起到自循環左右的壺體,讓整個水鍾看上去更像是個連體雙壺、又像一個畸形的葫蘆。

  就這一點點的改動卻是跨越了從日晷到水鍾到精緻水銀水鍾等幾代設計思路,甚至還有部分是15世紀華夏科學家的『停表』思想在其中,這幾乎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公輸直居然帶著公輸家的能工巧匠完成了!據說他在完成後的第一時間不是拿來給白棟看,而是將做出的兩個『水銀鍾』送了一個去首陽山,好教禽滑厘看看,天下第一巧匠究竟是咱公輸家的弟子還是你墨家的?白棟聽了不但沒有怪他,反倒連連誇獎公輸直的做為;科學技術的進步例來都是靠競爭催動的,墨家如果一怒之下研製出了更精妙的鐘表,他會更加開心。

  看到這個畸形葫蘆外面的鐵製錶盤和指針,趙峰不覺雙眼一亮:「白子,這莫非是新的計時之物?」老顏儉這些人或許還不知道計時物的進步代表了什麼,他這個算學家可是清清楚楚,興奮之下,恨不得一把搶過來細細把玩方趁心意。

  「這叫做『天汞鍾』,是用道家煉丹用的貢為內源做出的一種計時器,雖然還不算十分滿意,卻已經可以精確到『刻』的四十五分之一……」

  這個水銀鍾可以精確到每分,可在先秦時代的最小時間單位還是『刻』,白棟也只能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說明了,好在他的算學書籍此時已經遍及各國,面前這些夫子們對他提出的分數概念並不陌生。

  「刻的四十五分之一!」

  老顏儉和孟夫子等人大吃一驚,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家紛紛聚攏來看,果然發現這東西的刻盤與日晷大為不同,不僅刻度更為繁密,而且每時不用文字表述,而是用白棟算書上所用的符號代替。

  「不錯,正是精確到刻的四十五分之一,有了這樣的計時之物,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測算所處的經度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盜墓的公子

  不上船就不知道老秦人是如何的孱弱,除了嬴渠梁特別調撥的艨煌上還算有些經過訓練的水手,前後擁護的兩艘大翼上倒有多一半是旱鴨子。船隊併入渭水,還未行到陰晉,這些人就已經吐得稀里嘩啦,而且武功越高,吐得越凶;桑娃子和跳蚤更是發揮了高手風采,一張口就能噴出一丈多遠,水面上憑空多了些黃白之物,空氣中都是濃濃的胃液酸氣。

  這也難怪,歷史上老秦唯一一次大量動用舟船就是賑濟晉國的『泛舟之役』了,可那用的都是裝滿了糧食的民船,像老秦這種內陸國家幾時建立過水師?莫說老秦了,就是魏國這樣的強國也是將國力用於魏武卒的建設上,幾時聽說龐涓要做水軍都督了?

  算起來自吳越爭霸之後,就連齊國越國這樣的沿海國家也幾乎停下了水師建設;中原爭霸始終還是要靠陸上軍隊,有幾隻船隊供君主去海上看看日出、幻想一下傳說中的神山就好了,誰還會花費大力氣搞水師?水上人才嚴重缺乏啊……

  白棟感覺自己想得過於簡單了,就算越女門和歸未大夫他們接到自己的書信後便開始選拔水軍,以現在越國的國力怕是也要一段時間才成,關鍵是缺乏水上的將才;梁山伯的宋公明手下還有阮家兄弟和張橫張順這票水中龍呢,自己有什麼?白髮蒼蒼的子與老頭是很認真、也很執著,可他水上的功夫怕是還有些不夠,日後要長期來往海上運輸日本『猴子』。沒有個可靠的人可是不成啊。

  搜索枯腸地回憶歷史人物。可是想來想去也想不出這個時代有什麼水上的大才。白棟還真是有些苦惱。就算有了經緯度的測量方法、有了自己描繪出的海圖和設計的海船還是不夠啊……子與老頭有哥倫布一般的執妄,手下卻沒有西班牙那票瘋狂的水手啊,難道只能讓大海來鍛鍊他們麽?

  「夫君,我算出來了!」




章節目錄